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莫讓“學霸”成為演藝圈消費話題

發布時間:2022-05-09 17:40:00來源: 齊魯晚報

  作者:劉雨涵

  最近,“轉行當演員北大校花現狀”成為(wei) 熱議話題,讓演員彭高唱浮現在大眾(zhong) 麵前。彭高唱之前一路保送進入北大,在轉行成為(wei) 演員之後經曆了一連串挫敗,最終北漂10年不得誌而返回故鄉(xiang) 。彭高唱在演藝道路上的努力堅韌讓人感佩,但若是持續以“學霸”身份標榜營銷自己,讓“學霸演員”變成一種話題消費,以求尋得行走演藝圈的捷徑,這種走偏的功利心也會(hui) 招致反感。

  學生時代的彭高唱,妥妥的是“別人家的小孩”。一路享受著鮮花和掌聲長大,被保送至湖南省某重點中學後,按她的說法,自己一直是“學校最有名的學生”。不僅(jin) 學習(xi) 成績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文藝特長也讓她在學校的大型活動中成為(wei) 主角,最終彭高唱被保送至北京大學。而到了北大,彭高唱卻屢屢遭遇挫敗,她本以為(wei) 文藝匯演主持人和合唱比賽鋼琴伴奏的人選非自己莫屬,卻失之交臂。在取得雙學位從(cong) 北大畢業(ye) 後,彭高唱在廣告公司工作了兩(liang) 年,繼而轉行當演員。因為(wei) 當初在戲劇社受到了導演的鼓勵,彭高唱想要當文藝片的女一號。但是校園文藝積極分子和專(zhuan) 業(ye) 演員之間,卻差了十萬(wan) 八千裏,做了7年的演員,彭高唱還在演藝圈的中下層徘徊,這讓一直是優(you) 等生的她倍感失落。

  近段時間彭高唱之所以受到關(guan) 注,一是因為(wei) 今年3月份她發布了一條告別北京的短視頻,北漂10年花掉近40萬(wan) 元的房租,她打算退掉每月租金4000元的房子,回到老家長沙。二是因為(wei) 她參加了紀錄式綜藝節目《中國婚禮》,回溯了自己學生時代的輝煌經曆,和男友舉(ju) 行了沒有婚房、沒有婚車、沒有彩禮的“裸婚”,“嶽父向女婿要80元彩禮”“轉行當演員北大校花現狀”等話題衝(chong) 上熱搜。

  早前有北大“豬肉哥”陸步軒,現如今有演員彭高唱,“學霸”們(men) 的逆轉人生總是引人唏噓和議論。有人為(wei) 彭高唱惋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有人稱讚她“無怨無悔做自己”。彭高唱一直有誌在必得的衝(chong) 勁,彭高唱的爸爸說,小時候女兒(er) 學舞蹈起步晚,受到其他家長的冷嘲熱諷,她通過兩(liang) 三個(ge) 月的苦練擊破質疑。也許彭高唱冥冥之中覺得自己的演員之路也會(hui) 如同兒(er) 時學舞蹈一樣,通過努力就能從(cong) 後進生成為(wei) 資優(you) 生。她說自己對於(yu) 表演也是“學霸”思維,拿到劇本或是作品上線之後,她都會(hui) 去分析總結,也會(hui) 去學習(xi) 別人的表演。“如果我工作上有一天沒有進步的話,就會(hui) 焦慮,好像這一天被浪費了。”正在播出的電視劇《請叫我總監》中,彭高唱出演了同樣是高材生出身的馮(feng) 經理,前段時間的電視劇《女心理師》中,她也出演了單元角色,在一些小製作影視劇中,彭高唱還能接演到女一、女二的角色,也算是穩中有升。

  彭高唱的韌勁值得佩服,然而術業(ye) 有專(zhuan) 攻,表演作為(wei) 藝術行當,不是考試和做題,更需要靈氣和天分。彭高唱說她在《女心理師》中的表演已經到達自己的極限,但是放在演藝圈的大環境中,看起來也隻是中規中矩。好的演員能夠把自己“舍出去”,像是“靈魂附體(ti) ”一般,而通過理性分析和日拱一卒的精神,假以時日也許能夠成為(wei) 合格的演員,但是距離出色和出彩卻差得很遠。

  演藝圈中立“學霸”人設的明星已經翻車不少,作為(wei) 真“學霸”的彭高唱也深知自己的身份能夠帶起話題度,於(yu) 是積極配合節目組和劇方進行“轉行當演員北大校花現狀”的話題營銷。早前她還作為(wei) “北大校花”代表登上過《天天向上》,以“北大才女”為(wei) 標簽三度參加智力闖關(guan) 節目《一站到底》,節目組封她為(wei) “全能女神”。她曾在節目中感慨,“作為(wei) 一個(ge) 藝人,評價(jia) 你的標準隻有一個(ge) ,就是紅與(yu) 不紅”。

  彭高唱以“紅不紅”作為(wei) 衡量自己演藝發展水平的標準,看來她進入演藝圈的初心,並非是願意為(wei) 文藝片甘坐冷板凳,而是能夠出人頭地。如此的心態,恐怕難以走到演員金字塔的頂端。

  演藝圈中貨真價(jia) 實的真“學霸”其實不少,比如清華畢業(ye) 的李健,北大畢業(ye) 的李雪琴等,但是名校光環隻是他們(men) 錦上添花的配料,如果當成主菜,那就變了味道。李健當年在水木年華最紅火的時候選擇離開,經曆了長達五年的低穀期。但他說,創作靈感來的時候就抵消掉了所有煩惱,“歌本身給我的回饋,給我的安慰太多了”。可見李健一路走來初心不改、寵辱不驚。

  以名校“學霸”為(wei) 話題營銷,也許能夠具有一時的熱度,但絕非長久之計,還可能變成自身難以掙脫的桎梏,讓名校的光環變成無處逃避的陰影,上演又一出“傷(shang) 仲永”。(劉雨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