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有效的穩定支持機製,完善基礎研究資助體係
作者:阿儒涵(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副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大基礎研究財政投入力度、優(you) 化支出結構,對企業(ye) 基礎研究投入實行稅收優(you) 惠,鼓勵社會(hui) 以捐贈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續穩定的投入機製”。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水平,優(you) 化基礎研究資助機製已成為(wei) 各界共識。
然而,在當前我國進入創新發展新階段,亟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從(cong) 基礎研究大國邁向基礎研究強國的重要曆史時期,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中缺乏有效的穩定支持機製,已經成為(wei) 影響我國基礎研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出問題。構建有效的穩定支持機製,完善財政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將是提升我國基礎研究能力與(yu) 水平的重要改革舉(ju) 措。
基礎研究亟須有效的穩定支持機製
自1985年科技體(ti) 製改革以來,我國已逐步構建了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形成了以穩定的機構撥款與(yu) 競爭(zheng) 性項目資助相結合的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有效提升了我國基礎研究的能力與(yu) 水平,使我國在短短30餘(yu) 年的時間內(nei) 快速邁入基礎研究大國行列。
其中,穩定的機構撥款包括中央公益類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基本科研業(ye) 務費、高校的“雙一流”建設經費以及以中國科學院先導計劃等為(wei) 代表的對部分國立科研機構的定向資助;競爭(zheng) 性項目資助方麵則形成了“金字塔”形的資助結構。金字塔的底端是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青年、地區科學基金為(wei) 代表的科學基金資助。這些基金在盡可能廣泛的範圍內(nei) 資助自然科學全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具有廣泛競爭(zheng) 、資助領域分散、資金體(ti) 量有限的特點;金字塔的中間部分以對特定領域方向和團隊的資助為(wei) 代表,此類資助旨在麵向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團隊,在特定領域開展研究攻關(guan) ,為(wei) 解決(jue) 共性關(guan) 鍵問題、實現先發製人積蓄力量;金字塔的頂端則以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對基礎研究的資助為(wei) 代表,此類資助具有針對性更強,麵向少數高水平團隊,資助體(ti) 量大等特點。
現有資助體(ti) 現涵蓋了對不同類型基礎研究活動、不同類型基礎研究人員的資助,對我國基礎研究能力與(yu) 水平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國已構建了穩定、競爭(zheng) 相結合的財政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但穩定支持經費主要用於(yu) 維持機構運行或經過二次競爭(zheng) 分配轉化為(wei) 競爭(zheng) 性項目經費,距離達到穩定支持科研活動的目標尚有差距。此外,基礎研究資源導向問題依然突出,有待進一步為(wei) 科研人員提供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的條件。
三方麵發力優(you) 化基礎研究資助機製
事實上,對高水平基礎研究團隊、重要領域方向等實行有效的穩定支持是國際上在基礎研究資助中形成的有益經驗。
一是,基礎研究的原創性、顛覆性、拓展人類認識自然的邊界、開辟新的認知疆域等特點決(jue) 定了實行差異化資助機製,對高水平團隊實行長期穩定支持的必要性。采用差異化的資助機製,對高水平的基礎研究團隊給予長期穩定支持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德國馬普學會(hui) 為(wei) 優(you) 秀的科學家提供長期穩定的經費資助。自1948年起,馬普學會(hui) 的科研人員已獲得18項諾貝爾獎。日本為(wei) 維持其在化學等基礎研究領域國際領先的地位,於(yu) 2007年起實施“世界頂級國際研究基計劃”(WPI),為(wei) 科學家提供長期穩定的經費資助、國際化的研究環境。短短十餘(yu) 年,已有2位中心成員獲得了諾貝爾獎。
二是,國家對基礎研究的戰略需求決(jue) 定了對特定領域開展長期穩定支持的必要性。隨著基礎研究在社會(hui) 經濟發展中作用的日益凸顯,國際科技競爭(zheng) 已前移至基礎研究階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基礎研究是整個(ge) 科學體(ti) 係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guan) ”,“基礎研究要勇於(yu) 探索、突出原創,更要應用牽引、突破瓶頸,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實踐中,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圍繞特定領域建立國立科研機構、國家實驗室,對基礎研究開展長期穩定支持的做法為(wei) 其夯實科技強國地位、掌握核心關(guan) 鍵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對基礎研究能力快速提升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構建有效的穩定支持機製,完善我國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應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發力: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優(you) 化我國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架構。在現有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的架構內(nei) ,一方麵,明確資助端穩定支持機製及各類競爭(zheng) 性項目機製的定位,加強統籌協調,優(you) 化資助端供給結構;另一方麵,厘清執行端國立科研機構與(yu) 高校、研究型大學與(yu) 非研究型大學等不同類型的基礎研究執行主體(ti) 在資助體(ti) 係中的定位。改革現有“人人平等”“全民競爭(zheng) ”的局麵,構建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高效有序的基礎研究資助體(ti) 係。
第二,對高水平基礎研究團隊實行有效的穩定支持。對於(yu) 以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實驗室等為(wei) 代表的、經過競爭(zheng) 遴選,脫穎而出的高水平基礎研究團隊,給予有效的穩定支持。穩定支持的內(nei) 容不僅(jin) 包括團隊的運行經費,更重要的是穩定的研究經費及個(ge) 人薪酬。為(wei) 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對國家戰略需求的特定領域方向實行穩定支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腦科學等與(yu) 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相關(guan) 的特定領域方向,給予有效的穩定支持。保障相應領域的科研人員不受資源導向的影響,長期潛心研究,為(wei) 國家戰略需求提供保障。
此外,應進一步完善與(yu) 資助機製相關(guan) 聯的科技評價(jia) 、科研人員薪酬等製度設計。打通規劃、資源配置、績效管理之間的管理壁壘,有效提升政府基礎研究資助的效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