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菁館創始人鍾明:“AI新錦繡”讓傳統非遺煥新生
中新網成都5月22日電 (王利文)“我們(men) 希望做出來的蜀錦蜀繡具有成都特色與(yu) 辨識度,就要走其他人沒走過的路。”22日,在鍾明創始的蜀菁館工作室內(nei) ,有十餘(yu) 年繡齡的繡工劉道華正在通過AI製圖技術設計的蜀錦上繡製大熊貓。
用數字圖片處理技術把客戶指定的照片和圖案繪製成設計稿,再使用機器據此織造出蜀錦麵料,最後由繡工在蜀錦麵料上織繡。鍾明團隊通過AI製圖的方式大大縮短了紋樣繪製的時間,而且使得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
鍾明表示:“如此一來,傳(chuan) 統的蜀錦蜀繡用豐(feng) 富的呈現方式滿足了顧客的定製需求,還擺脫了傳(chuan) 統作品中花鳥蟲魚等內(nei) 容和主題的局限,契合了當代消費者的審美品位,更贏得了追求個(ge) 性的青年群體(ti) 的青睞。”
鍾明從(cong) 事傳(chuan) 統手工藝已有17年時間,於(yu) 2016開始研究圖片處理技術與(yu) 蜀繡的結合,在創意階段,就錦繡的規劃和分布、色彩搭配、圖案簡潔化、時尚演化等方麵摸索出了獨到經驗。
文化傳(chuan) 承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yu) 。在鍾明看來:“‘AI新錦繡’是應對市場化的作為(wei) ,也拓寬了傳(chuan) 統手工藝表達的可能性,從(cong) 而讓蜀繡進入千家萬(wan) 戶,傳(chuan) 統非遺也得以煥發新生。”
蜀錦蜀繡工藝品分為(wei) 藝術品蜀繡與(yu) 實用品蜀繡,藝術品錦繡是傳(chuan) 統錦繡地域性特征表達和技藝性針法堅守的重要陣地。目前,蜀菁館在花卉主題和藏羌彝人物主題上進行了新的嚐試,與(yu) 郝淑萍和孟德芝兩(liang) 位蜀繡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取得了合作,在“AI新錦繡”花卉和人物上將有所突破。
“當今蜀繡在藝術性、技藝水平上已經遠勝任何一個(ge) 時代,但藝術品蜀繡注定不能被穿在身上。”通過AI技術找到錦繡結合的現代社會(hui) 生存之道後,鍾明團隊又開始思考,能不能兩(liang) 條腿走路,把蜀錦蜀繡帶回生活。
2021年,團隊用AI技術在高跟鞋和益州半臂上做文章,推出了“步步生花”係列高跟鞋和“錦江燈影”主題益州半臂,傳(chuan) 統蜀繡元素和時尚外觀產(chan) 生碰撞。
“益州半臂是曆史上有名的服裝品類,‘錦江燈影’圖案采集自錦江夜晚江麵上的多彩燈影,經AI技術處理成錦繡設計稿。”鍾明希望錦繡結合的益州半臂能成為(wei) 四川漢服標誌,哪怕沒有大熊貓、芙蓉花等元素元素,也能被人們(men) 一眼認出:看啊,那就是益州半臂,來自成都的漢服。
今年,鍾明團隊準備參照唐代雲(yun) 頭鞋製作一款錦繡居家拖鞋,此款拖鞋將改變傳(chuan) 統雲(yun) 頭鞋上的寶相花圖樣,取而代之的是客戶提供的定製花型圖案,既能賦予錦繡現代感造型,又用非遺技藝為(wei) 其定製專(zhuan) 屬“成都記憶”。
經過十幾年探索,鍾明團隊摸索出了藝術品錦繡和實用品錦繡兩(liang) 條路子。談及未來,鍾明表示,目前工作室傳(chuan) 承蜀錦蜀繡的力量還十分有限,“隻有更多的人來參與(yu) ,將錦繡製作產(chan) 業(ye) 化,我們(men) 的發展速度才能更快、步子更大,‘成都記憶’才能彰顯‘中國工藝’,進行‘世界表達’”。(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