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手賬】中國好手藝 :坭興陶
【中國好手藝 】
坭興(xing) 陶
講述人: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西工藝美術大師 王兆儒
坭興(xing) 陶,產(chan) 自廣西欽州。與(yu) 江蘇宜興(xing) 紫砂陶、雲(yun) 南建水紫陶、重慶榮昌安富陶同為(wei) 中國四大名陶。
要想製出上品坭興(xing) 陶,須取欽州“母親(qin) 河”欽江東(dong) 岸之泥為(wei) “肉”,西岸之泥為(wei) “骨”,兩(liang) 相合璧,方易塑型。因泥質細膩,宜於(yu) 鐫書(shu) 刻畫,細如發絲(si) 的工筆畫、小如米粒的微型書(shu) 法,都能鐫刻其上,體(ti) 現出筆畫細微、書(shu) 風肖妙之美。
陶泥經攪拌過濾、拉坯成型、雕刻裝飾、裝窯燒製和打磨拋光,方能驚豔麵世。我此生有幸,將家傳(chuan) 的詩、書(shu) 、畫、印藝術融入陶器之中,也算是為(wei) 傳(chuan) 承坭興(xing) 陶盡了一點力。
坭興(xing) 陶的靈魂,莫過於(yu) 經1100多攝氏度高溫燒製發生的“窯變”,色彩斑斕,每器獨一。曆經與(yu) 水相逢、受火“烤”驗之坭興(xing) 陶,若能具備鋼質金聲、窯變五彩、造型經典、雕飾精致、內(nei) 涵高雅、悅目賞心等“六德”,方為(wei) 上品。
以坭興(xing) 陶製成茶具,盛水多日而不腐;用作花瓶,種養(yang) 花草枝繁葉茂,所以備受歡迎。隨著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原來漂洋過海身價(jia) 不菲的坭興(xing) 陶,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已年近九旬。欣慰的是,坭興(xing) 陶後繼有人——女兒(er) 王茁不僅(jin) 繼承我的手藝,更將“中山王篆”書(shu) 法字體(ti) 引入坭興(xing) 陶創作之中,為(wei) 老技藝注入了新活力,成為(wei)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坭興(xing) 陶專(zhuan) 家。我們(men) 父女倆(lia) 成立藝術館,共同傳(chuan) 承著這個(ge)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21日 01版)
總策劃:楊穀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李方舟 李宜蒙
誦讀:董大正
動畫:李宜蒙
視覺設計:孔鵬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周仕興(xing) 通訊員 周順彬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 責編:張悅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