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生動記述《共產黨宣言》的中國足跡

發布時間:2022-05-25 13: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shu) 薦讀·文學】

  生動記述《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中國足跡

  ——讀徐錦庚報告文學《望道》

  作者:陳濤(中國作家網總編輯)

  作為(wei) 一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有著廣泛的覆蓋麵與(yu) 影響力,長期以來,對《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闡釋解讀多停留在政治與(yu) 學術領域。徐錦庚的報告文學《望道:〈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首部中文全譯本的前世今生》(浙江文藝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是從(cong) 文學角度的一次敘寫(xie) 。作品對《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誕生與(yu) 傳(chuan) 播進行了係統考證,厚植於(yu) 黨(dang) 史,有較強的政治性與(yu) 學術性,同時文筆優(you) 美生動。作品生動記述《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中國足跡,以文學生動呈現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中國化的過程。

  作為(wei) 書(shu) 名,“望道”二字,可作名詞,取自陳望道之名,有指陳望道之意,也可作動詞,指的是以陳望道為(wei) 代表的早期知識分子在尋求真理、救亡圖存的“望道”之旅,以及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矢誌不渝的精神風貌,形象展示了早期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與(yu) 使命。

  如何以文學方式處理這種重大曆史題材?如何處理好文學性與(yu) 政治性的融匯呈現?這不僅(jin) 是作者需要麵對的問題,同時也是讀者在閱讀之初會(hui) 思考的問題。

  剛拿到這個(ge) 作品時,我在想象作者的處理方式,這背後實際上也是一種閱讀期待。期待什麽(me) 呢?我想,主要有這些方麵的內(nei) 容:作為(wei) 一部經典著作,《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究竟是在何種背景下產(chan) 生的?作為(wei) 共同執筆者的馬克思與(yu) 恩格斯以怎樣的內(nei) 心狀態完成了這部作品?它是如何在中國一點點被介紹、認可,然後經典化、中國化的?作為(wei) 首位將《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介紹至國內(nei) 的譯者,陳望道是一個(ge) 怎樣的人?他的性格、成長經曆如何?為(wei) 何首位中譯本的譯者是他?《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與(yu) 當時中國社會(hui) 如何建立起千絲(si) 萬(wan) 縷的關(guan) 聯,並且如何在早期黨(dang) 員的頭腦中生根發芽,讓他們(men) 體(ti) 會(hui) 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並將對共產(chan) 主義(yi) 的堅定信仰變成終身追求?

  《望道》對這些問題大多都進行了直接或間接的回答。作者從(cong) 馬克思與(yu) 恩格斯的交往寫(xie) 起,引出《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誕生,又從(cong) 國際形勢轉入國內(nei) 形勢,緊緊圍繞《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這條主線,生動展示了這本隻有56頁的32開小書(shu) ,是如何為(wei)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點燃新的希望之火,如何影響了一群“望道”們(men) ,對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而這群“望道”們(men) 又如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並且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持續不斷從(cong) 中汲取養(yang) 分。

  文學是人學,總歸要落實到具體(ti) 的一個(ge) 個(ge) 人物上麵。作者刻畫了一群內(nei) 心充滿信仰、不屈不撓的共產(chan) 黨(dang) 人群像,寫(xie) 出了他們(men) 的激情與(yu) 執著,寫(xie) 出了他們(men) 默默平凡的偉(wei) 大。作品中的不少場景描寫(xie) 感人至深。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會(hui) 議間隙,周恩來與(yu) 陳望道交談,周恩來問陳望道《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首印本找到沒有”,陳望道無奈地搖搖頭說“沒有”。周恩來輕輕歎口氣,“長征的時候,它是我的貼身夥(huo) 伴嗬。本來還想再看一眼,看來這個(ge) 願望無法實現了。”陳望道也歎口氣:“我尋訪多年,一直沒有消息。我已經老朽了,恐怕滿足不了總理的願望了。”兩(liang) 位老人無言以對,默默地坐著,顯得失望而無助。的確,這也如作者所寫(xie)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寫(xie) 《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時,絕對想不到,一位大國總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對這部作品牽腸掛肚。當然,他們(men) 也絕對想不到,這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國度裏有數量如此龐大的忠實追隨者。

  《望道》雖是一部文學作品,但是裏麵不乏各種的考據與(yu) 考證,作者在翔實資料的基礎上給出了合乎邏輯的評判。此外,書(shu) 中還對《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各種譯本進行了梳理,除陳望道譯本外,還有華崗譯本、成徐譯本、陳瘦石譯本、喬(qiao) 冠華譯本、博古校譯本、莫斯科譯本等,作者逐一分析點評,也體(ti) 現了一種嚴(yan) 謹的學術態度。但不管是何種譯本,《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不僅(jin) 是劃破舊時代夜空的那道閃電,更是照耀新時代航程的永恒燈塔”。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