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吹進元宇宙
站在一間古色古香的中式書(shu) 房內(nei) ,麵前是一張約2米長桌。桌上,筆、墨、紙、硯依次排開,旁邊的香爐燃起一縷青煙。遠處,竹笛的樂(le) 聲悠悠傳(chuan) 來,琵琶、古箏等傳(chuan) 統樂(le) 器漸次響起……
在悠揚的國風BGM旋律下,身著潮牌帽衫的年輕人小敏正置身其中,拿起毛筆揮毫潑墨,時而練起雄秀端莊的楷書(shu) ,時而寫(xie) 下遒美健秀的草書(shu) ,仿佛回到千年風雅的唐宋時期。
眼前這個(ge) 穿越景象,既不是小說中的場景,也不是在文化景區內(nei) ,而是發生在VR虛擬世界中。95後資深VR玩家小敏告訴我們(men) ,這是前不久在愛奇藝奇遇VR上線的中國書(shu) 法模擬應用《墨之韻》,玩家可以利用墨汁和毛筆在虛擬宣紙上進行無障礙創作,感受傳(chuan) 統書(shu) 法藝術。
在各大社交平台的彈幕與(yu) 評論區,不少網友在小敏的分享視頻中留言道:“妙哉”、“真是古風韻十足”。穿越式的場景,加之沉浸式的書(shu) 法體(ti) 驗,越來越多的潮流青年開始在虛擬世界愛上傳(chuan) 統文化。國風、國潮的熱浪,悄然吹進了VR圈。
近幾年,年輕人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熱情不斷高漲。而VR、元宇宙等新技術、新形態的出現,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沉浸式體(ti) 驗提供了發展空間。厚重的文化不再是塵封的曆史,轉而開始變幻出更多姿態,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元宇宙裏玩國風是什麽(me) 體(ti) 驗?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首王維的《山居秋暝》成為(wei) 小敏在奇遇VR裏臨(lin) 摹次數最多的詩句。
據小敏介紹,為(wei) 了讓新手能體(ti) 驗到書(shu) 法樂(le) 趣,《墨之韻》收錄了10多幅臨(lin) 摹字帖,其中不乏李白、王維等詩人之大作。即使是沒有接觸過書(shu) 法的萌新,也可以根據字帖來臨(lin) 摹,潛移默化地提升書(shu) 法欣賞水平。
“現實中要體(ti) 驗一次書(shu) 法,可能得先備齊筆墨紙硯,但在VR世界裏,我可以通過手柄來感受毛筆的筆觸、漢字的筆順,甚至可以自己磨墨。”當然,對小敏來說,最有儀(yi) 式感的是每次創作後,她都可以自己DIY印章,在落款處蓋上名字。“這感覺就像是創作出一副古代名作一樣。”
在小敏看來,VR裏練書(shu) 法除了給大家帶來一種新奇體(ti) 驗,更是承載了文化傳(chuan) 播的意義(yi) 。今年春節前,小敏帶10歲小侄女體(ti) 驗了一回《墨之韻》。據小敏回憶,除夕前夜,小侄女還真的買(mai) 了一副紅色春聯紙,在上麵練起毛筆字。
在奇遇社區裏,小敏也觀察到,很多年輕人在分享書(shu) 法作品外,還創作起了水墨畫。另外,因為(wei) 自帶英文版本,《墨之韻》也受到諸多外國人青睞,讓國粹走向世界。
來自奇遇VR社區網友分享
與(yu) 小敏這種體(ti) 驗派玩家不同,VR畫師企鵝媽媽已經從(cong) 事了近3年的VR繪畫創作,國風便是其中一個(ge) 方向。
2016年,穀歌發布一款VR專(zhuan) 用繪畫軟件《Tilt Brush》,用戶可以在虛擬空間內(nei) 實現全3D作畫效果,使用者塗抹的不僅(jin) 有顏料,還有各種各樣的動態光效筆刷,甚至可以360度旋轉畫布,並穿越它。
這也是VR繪畫第一次走進大眾(zhong) 視野。此後幾年中,這種3D作畫方式迅速吸引了一批海外藝術家關(guan) 注,也出現了專(zhuan) 業(ye) 的VR職業(ye) 畫師。
企鵝媽媽告訴我們(men) ,她在2019年接觸到VR繪畫時,這種作畫方式在國內(nei) 還沒有流行起來,很多成型的VR畫作都是由海外藝術家完成,作品也大多是美國的迪士尼及漫威風格、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漫畫及歐洲油畫等,國風類作品還非常罕見。
“我們(men)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果用這種新興(xing) 科技手段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結合起來,會(hui) 不會(hui) 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帶著這個(ge) 想法,企鵝媽媽自學摸索了VR繪畫,並開始嚐試國風主題創作。
不到兩(liang) 年時間,她陸續創作出《國潮小獅子》《水墨荷塘》《敦煌壁畫九色鹿》等令人印象深刻的VR國風作品,還經常與(yu) 國際VR繪畫藝術家進行交流,讓國風文化在全球VR繪畫領域擁有一席之地。
今年的央視春節元宵晚會(hui) 上,企鵝媽媽還為(wei) 觀眾(zhong) 複刻了元宵燈會(hui) 的盛世。畫麵裏,盛唐建築與(yu) 彩燈交相輝映,紅色絲(si) 綢連接起一個(ge) 個(ge) 祈福燈,形態各異的國潮小獅子蹲坐在紅色柱子上,營造出“星月與(yu) 燈火齊飛,人間共夜天一色”的3D全景。
有觀眾(zhong) 評價(jia) :“看完恍如重返盛唐上元燈節的長安街頭,有一種燈在畫中走,人在詩裏遊的感覺,原來最能打動內(nei) 心的還是傳(chuan) 統文化。”更有觀眾(zhong) 驚訝於(yu) ,她竟然隻用一支“畫筆”,就在VR三維世界裏,讓大家浪漫地感受到國風魅力。
從(cong) 新意十足的創意,到精雕細琢的創作與(yu) 調整。整個(ge) 過程中,企鵝媽媽也感受到年輕人對VR國風繪畫的喜愛。“當博物館裏的文物、寶貴遺產(chan) 等以VR繪畫的形態動起來,傳(chuan) 統文化也可以變得更加時尚,讓年輕人的曆史記憶和文化認同被瞬間喚醒。”
如今,企鵝媽媽仍在嚐試更多國風風格。“敦煌壁畫九色鹿至今已有兩(liang) 個(ge) 版本,第一次用線描的方式還原,第二次則是參考了皮影戲元素,將黑色剪影與(yu) 光效組合起來。”她也期待自己的作品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傳(chuan) 統文化。
VR科技賦能,讓傳(chuan) 統文化“潮”起來
一係列國風類VR應用、作品頻頻出圈的背後,離不開這屆年輕人對國風文化的青睞。
近幾年,傳(chuan) 統文化多麵開花,年輕人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步提高,讓傳(chuan) 統文化出圈有了廣泛群眾(zhong) 基礎。無論是在影視領域,還是消費領域,國風都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影視方麵,從(cong) 《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映,證明觀眾(zhong) 非常認可用最新動畫技術對古典神話進行當代解讀;愛奇藝發布“華夏古城宇宙”IP係列,相繼推出《風起洛陽》《風起隴西》新作,帶領觀眾(zhong) 領略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風貌。電視節目上,傳(chuan) 統文化類舞蹈節目更是出圈,《唐宮夜宴》展現盛唐美景,《國色天香》引領國潮漢服文化,《隻此青綠》展現大宋千裏江山,在全民層麵將漢服文化、傳(chuan) 統樂(le) 器與(yu) 國風舞蹈等紮根傳(chuan) 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推至新高峰。
在消費領域,《2022 Z世代消費指數報告》指出,“超六成Z世代受訪者首先會(hui) 考慮國貨品牌,他們(men) 喜歡的國潮元素包括中國紅、水墨、故宮、神話故事以及經典IP再現等。”“國潮熱”的背後是青年群體(ti)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自信。
因此,當國風成為(wei) 年輕人追捧的“爆款”,VR這種新興(xing) 技術開始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碰撞出更多火花。
早在2017年,故宮就推出“故宮VR體(ti) 驗館”,大家可以帶著VR眼鏡暢遊故宮,更能走進暫未開放的區域遊覽。同樣的,敦煌唯美壁畫也在VR中綻放全新生命力。通過“敦煌秘境—宋潮VR互動展”,觀眾(zhong) 可以通過VR看到晚唐12窟、盛唐103窟等文化瑰寶,還能與(yu) 其展開互動,感受撲麵而來的飛天歌舞。在不同城市進行展出時,都吸引了眾(zhong) 多年輕人前去打卡。
但由於(yu) 幾年前消費級VR硬件設備、內(nei) 容生態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大多數年輕人還需要到指定場所完成體(ti) 驗。而現在情況則大有不同,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已達 1123 萬(wan) 台。VR一體(ti) 機設備愈發普及、元宇宙概念隨之到來,讓傳(chuan) 統文化、創作國風作品等有了更多樣、寬廣的空間。
愛奇藝旗下奇遇VR一體(ti) 機
愛奇藝奇遇VR運營負責人薑傑(化名)向我們(men) 透露,過去幾年,VR用戶群體(ti) 是相對小眾(zhong) 、封閉的圈子,市麵上的VR體(ti) 驗遊戲等也都以硬核類為(wei) 主。這兩(liang) 年,VR一體(ti) 機逐漸克服了此前清晰度低、識別精度差、眩暈感等種種問題,在硬件層麵上取得了性能與(yu) 便攜性的平衡。在內(nei) 容方麵,VR也有非常大的擴展,趣味休閑、運動親(qin) 子、派對類內(nei) 容開始出現,由此也讓VR受眾(zhong) 從(cong) 極客圈子轉變成更廣泛的用戶群體(ti) 。
“一個(ge) 明顯的感受是,過去我們(men) 很久看不到一款國風內(nei) 容,但現在每月甚至是每隔幾周就會(hui) 有國風方向或帶有國風元素內(nei) 容出現,國風類VR內(nei) 容開始明顯增速。” 薑傑提到。
以奇遇VR內(nei) 的《樂(le) 動未來·音計劃》音樂(le) 運動類遊戲來看,近期遊戲創作方就對內(nei) 容進行了升級,新增了敦煌、杭州闖關(guan) 主題場景,玩家既可以在敦煌飛天壁畫中揮舞光劍,也可以在墨色竹林裏舞動乾坤。而國風的山水畫與(yu) 配樂(le) ,也成為(wei) 奇遇VR另一款冥想應用的組成部分。這些國風元素的加入,既沒有刻意生搬硬套,又降低了用戶對國風的接受門檻,且依然保留了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化風韻。
有意思的是,薑傑也觀察到,除了國內(nei) 創作者,也有很多海外開發者結合中國風元素推出一些內(nei) 容,類似三國題材、功夫類遊戲等。
在薑傑看來,傳(chuan) 統文化與(yu) VR的結合,不能隻是跟隨,更要利用好VR沉浸、互動的特點,發揮出VR身臨(lin) 其境的感官價(jia) 值。“像《墨之韻》這樣的內(nei) 容,我們(men) 在前期了解中發現,主創團隊除了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外,還將書(shu) 法體(ti) 係中講究的‘形神兼備’運用其中,就連提筆力度也盡可能地做出真實的毛筆筆觸,以保證用戶最大限度地體(ti) 驗到運筆效果。”
同時,國內(nei) 《大象世界》等VR繪畫應用的出現,也讓傳(chuan) 統文化有了創新表達。薑傑告訴我們(men) ,在奇遇社區舉(ju) 辦的創作活動中,會(hui) 有不少年輕人自發創作國風類作品,陶俑、水墨山水畫等作品開始出現。企鵝媽媽也感受到VR國風創作開始“出圈”。近一年,她相繼與(yu) 非遺、國際機構等進行多次國風繪畫合作,作品也頻繁登上熱門綜藝、晚會(hui) 等,大家逐漸認識到VR繪畫這種創新形式。
“作為(wei) 傳(chuan) 承數千年的文明古國,中國有太多值得被喜愛、被傳(chuan) 頌的文化瑰寶。我們(men) 希望能把新興(xing) 技術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結合起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VR穿越到曆史時空中,讓古今對話變得真實可感。”薑傑感悟到。
虛擬新世界:國風當道,未來已來
過去,年輕人想體(ti) 驗華夏五千年燦爛文化,更多是通過聽、看與(yu) 腦海中的想象。現在,通過VR、虛擬製作等技術加持,人們(men) 得以真正進入到另一個(ge) 時空中,感受千年華夏生活,體(ti) 驗一段別樣人生。
除了《墨之韻》等國風類VR線上內(nei) 容,由愛奇藝打造的《風起洛陽》線下VR全感電影也將在年中落成。通過線下沉浸式VR探索,人們(men) 將穿越回古城洛陽,體(ti) 驗那個(ge) 時代洛陽呈現出來的百姓江湖、皇朝廟堂、民間煙火、中華燦爛文明等,讓國潮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風起洛陽》劇照
據愛奇藝此前透露,整個(ge) 項目會(hui) 在原有IP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創新地把專(zhuan) 業(ye) 演員表演、影視置景和VR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ge) 實景加虛擬結合的體(ti) 驗。玩家將切身體(ti) 會(hui) 到坐馬車的顛簸感、竹筏漂流等,在聽覺視覺之外,觸覺、嗅覺也都會(hui) 被調動起來,形成全感體(ti) 驗。
相信不遠的將來,更多打破虛實邊界的國風文化互動形態會(hui) 相繼出現。
在VR玩家小敏看來,VR的多人社交屬性也可以延續到國風創作中。“如果能和朋友遠程共同創作書(shu) 法,感覺會(hui) 更好玩,甚至可以一人寫(xie) 上聯、一人寫(xie) 下聯,很有古代對對子的味兒(er) 。”
專(zhuan) 業(ye) 領域對VR的需求也不可忽視。企鵝媽媽希望VR創作可以具有更多實用性。“現在的創作應用筆刷較少,精度比傳(chuan) 統繪畫和三維建模要低,希望未來能有更精細的工具出現,讓VR創作門檻變得更低。” 企鵝媽媽還暢想,未來也許可以在VR世界裏複刻瓷器、燒製汝窯。
作為(wei) VR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薑傑更希望看到國風類VR內(nei) 容走向世界,在元宇宙探索出更多樣的形式。“目前,我們(men) 也在加強與(yu) 高等院校的內(nei) 容合作,挖掘有價(jia) 值的國風創意想法,期待能在海內(nei) 外的年輕人心中形成一定辨識度。”
我們(men) 能想象,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拿起VR進行書(shu) 法、水墨畫等國風創作,“活”起來的,將不單單是傳(chuan) 統文化,更是世世代代相傳(chuan) 的民族精神。我們(men) 更有理由相信,未來,不管是現實世界還是虛擬空間,國風,都正當紅。
校審:李佳琦 編輯:嶽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