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強東亞漢籍研究利用

發布時間:2022-05-25 13:53:00來源: 光明網

  4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為(wei) 我國的古籍工作擘畫了發展藍圖。近日,為(wei) 進一步推動古籍文獻收藏機構所藏文獻的整理、研究及開發利用,以古籍文獻整理出版為(wei) 中心搭建海內(nei) 外從(cong) 業(ye) 者溝通交流平台,由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辦的第二屆“古籍文獻收藏、研究與(yu) 整理出版”國際學術論壇在北京、桂林、溫州三地同步召開。來自學術界、圖書(shu) 館界和出版界的4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相聚雲(yun) 端,圍繞“東(dong) 亞(ya) 漢籍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進行了探討。

  東(dong) 亞(ya) 漢籍具有豐(feng) 富的曆史遺存,是中華文明傳(chuan) 播與(yu) 東(dong) 亞(ya) 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東(dong) 亞(ya) 漢籍研究曆來是海外古籍研究的重鎮,梳理東(dong) 亞(ya) 漢籍的收藏、整理和傳(chuan) 播情況,揭示其中文明塑造與(yu) 互鑒的價(jia) 值,具有重要學術意義(yi) 。因此,本屆論壇銜接首屆“海外古籍文獻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議題,聚焦“東(dong) 亞(ya) 漢籍”的整理和文獻研究。

  會(hui) 上,圍繞東(dong) 亞(ya) 漢籍的整理問題,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所長黃仕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其對日本所藏中國戲曲文獻的調查、整理、影印出版的研究情況。浙江大學亞(ya) 洲文明研究院副院長王勇介紹了近代東(dong) 亞(ya) 筆談文獻資料整理與(yu) 研究情況,通過《大河內(nei) 文書(shu) 》整理與(yu) 研究的案例,強調了新史料利用的重要性。南京大學文學院金程宇教授以其所藏朝鮮時期稀見漢詩文集四種為(wei) 例,介紹了佚作考略和異文研究經驗,呼籲增加文獻收集,深度發掘和利用異本和善本,推動東(dong) 亞(ya) 漢籍研究。

  東(dong) 亞(ya) 漢籍研究如何“新材料蓋新房”是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關(guan) 注的話題。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張伯偉(wei) 強調“作為(wei) 方法的漢文化圈”理念,將東(dong) 亞(ya) 漢文化研究提升到全球化視野。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吳國武從(cong) 東(dong) 亞(ya) 漢籍圈層的各自特色和比較會(hui) 通的角度,關(guan) 注新舊、東(dong) 西學術的交匯互動,探討東(dong) 亞(ya) 古典學的現代建構,具有整體(ti) 性視野。

  會(hui) 上,多家圖書(shu) 館和古籍收藏機構還介紹交流了各自館藏相關(guan) 古籍文獻概況,涵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區域漢籍文獻,並圍繞文獻征集、整理、出版與(yu) 數字化組織管理的經驗,探討了如何為(wei) 推進東(dong) 亞(ya) 漢籍研究奠定文獻基礎。(胡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