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津:一座老工業城市的蝶變

發布時間:2022-05-30 17: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國產(chan) 第一輛自行車、第一隻手表、第一台電視機等工業(ye) 產(chan) 品先後問世於(yu) 此;我國工業(ye) 41個(ge) 大類,這裏有39個(ge) ,在207個(ge) 中類裏,這裏有191個(ge) 。這裏是天津,它的血脈裏流淌著工業(ye) 蓬勃發展的因子,它的大腦裏印滿近代工業(ye) 的榮耀與(yu) 輝煌……這些年,天津堅持“製造業(ye) 立市”戰略部署,一座老工業(ye) 城市正迎來蝶變。

  創新是生命線

  這是一張有些發黃的證書(shu) ,上麵寫(xie) 著“發字第一號”:“發明人:侯德榜;發明名稱:侯氏堿法。前項發明業(ye) 經本局審查合格,給予發明權五年……”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檔案室,保存著一張1953年頒發的“新中國第一號發明證書(shu) ”。

  退海之濱,大片的鹽堿灘,吸引了留學回國的實業(ye) 家範旭東(dong) 。20世紀初,堿是工業(ye) 之母,突破不了純堿製造技術,我國工業(ye) 發展就被“卡住脖子”。範旭東(dong) 成立永利堿廠,邀請同樣留學歸來的科學家侯德榜加入。永利突破技術封鎖、日本入侵等巨大困難,先後突破西方國家壟斷的索爾維法、察安法兩(liang) 種製堿工藝,並於(yu) 20世紀40年代發明“侯氏製堿法”。1953年7月,侯氏製堿法獲得“新中國第一號發明證書(shu) ”。

  在渤化永利公司的丁辛醇生產(chan) 現場,該公司計劃發展部副部長王鬆指著高大的生產(chan) 裝置介紹:“在生產(chan) 丁醇和辛醇的過程中,需要一種名稱為(wei) ‘銠派克’的催化劑。而其原料銠的價(jia) 格非常昂貴,甚至超過鉑金,但使用壽命僅(jin) 為(wei) 3到4年。每更換一次這種催化劑,多則花費三四個(ge) 億(yi) ,少則接近億(yi) 元。而催化劑更換後,金屬銠的回收還需要運到國外進行,同時再向國外公司購買(mai) 新的催化劑,費時費力且需要大量資金。”

  如果把技術引進比喻為(wei) “輸血”,那麽(me) 再創新就是實現“造血”。從(cong) 事化工行業(ye) 31年的渤化永利副總工程師聶增來把目光投向了成本高昂的銠催化劑。

  “我們(men) 在消化吸收了專(zhuan) 利商的催化劑管理理論基礎上,結合同行業(ye) 普遍采用的銠催化劑‘升溫-補加(一次補足)-升溫’的現狀,提出了創新性的管理原則,通過十幾年來的實踐,效果良好。如果按照減少三個(ge) 使用周期的銠催化劑加工費計算,兩(liang) 套裝置能夠節約資金近億(yi) 元。”聶增來介紹。

  丁辛醇裝置生產(chan) 過程中,會(hui) 產(chan) 生混合醇醛副產(chan) 廢液,聶增來帶領技術人員在裝置清潔高效運行和原材料“吃幹榨淨”上開展技術研發。他們(men) 研發出新建混合醇醛回收裝置和原有丁辛醇加氫裝置相結合的生產(chan) 工藝,僅(jin) 2021年全年回收混合丁醇8425噸,按照回收率93%計算,產(chan) 生將近3千萬(wan) 元的效益。

  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基地的研究人員在調研中發現,天津在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技術改造和升級的過程中,有科技資源就近轉化的優(you) 勢。中重科技研發的國內(nei) 首條300型萬(wan) 能H型鋼生產(chan) 線打破國際技術壟斷,成為(wei) 國內(nei) 型鋼裝備的領跑者。冶金和石化產(chan) 業(ye) ,積極調整產(chan) 品結構,逐步向精品、高端方向靠攏。臨(lin) 海產(chan) 業(ye) 發展帶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產(chan) 業(ye) 加速集聚,產(chan) 業(ye) 集聚度和關(guan) 聯度進一步增強。石油化工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斷完善,中沙新材料園、兩(liang) 化搬遷、中石化LNG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實施。這得益於(yu) 天津對科技、人才、產(chan) 業(ye) 、空間的統籌協調能力。

  人才是關(guan) 鍵因素

  要重振天津工業(ye) 重鎮的輝煌,人才是關(guan) 鍵因素。注重引進人才、培養(yang) 人才是天津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又一經驗。

  近年來,天津麵向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等重點產(chan) 業(ye) ,聚焦營造宜居宜業(ye) 的人才發展生態,加強創新型、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積極涵養(yang) 產(chan) 業(ye) 基礎人才,挖掘更多優(you) 質就業(ye) 崗位,依托產(chan) 業(ye) 人才創新創業(ye) 聯盟建設,擴大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輻射效應。

  周二的早晨,天津食品集團門口的農(nong) 鮮生活門店,營業(ye) 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冰櫃裏的海河巴氏奶隻剩下3瓶。巴氏奶是由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鮮奶,保質期較短,它的特點是采用72℃至85℃、15秒的殺菌方式,在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活性營養(yang) 物質並保持了純正口感。

  老百姓對巴氏奶的需求,對牛奶包裝儲(chu) 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津食品集團海河乳業(ye) 公司冷鏈車間主任李衛順提出引進自動化玻璃瓶裝生產(chan) 線,並帶領冷鏈車間設備團隊聯合動力車間自主研發製造了第二代脫箱機,並申請獲得“低噪音式抓瓶脫箱機”國家專(zhuan) 利。海河乳業(ye) 冷鏈車間先後引進一套全自動CIP清洗係統、兩(liang) 套閥陣係統、自動翻缸係統、在線菌種添加係統和在線果料添加係統,使低溫產(chan) 品日產(chan) 能從(cong) 原來的70噸提升到140噸。

  灌裝機器忙碌運轉,身著工服、佩戴口罩的工人們(men) 在各自崗位上緊張作業(ye) ,認真檢視葡萄酒灌裝的每一個(ge) 環節,洗瓶、灌裝、壓塞、封帽、貼標、裝箱,整個(ge) 生產(chan) 流程井井有條……這是記者在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生產(chan) 灌裝車間看到的景象。“近年來,公司大力推進精益管理,生產(chan) 係統整體(ti) 效率提高50%以上,能耗下降約30%。”王朝公司總工程師王方介紹,“公司從(cong) 品質、包裝、技術等方麵對產(chan) 品進行了全方位賦能,核心產(chan) 品矩陣架構已經搭建成型。”

  “進入葡萄酒領域,一幹就是32年,剛進王朝公司時我隻是一名普通的技術員。”王方有感而發,“企業(ye) 創辦初期,公司技術人才匱乏,主要由法方派技術人員並提供釀造設備,現在公司早已完成了從(cong) 國人製造到國人‘智’造的轉變。”

  2005年,王朝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先後培養(yang) 出國務院特貼專(zhuan) 家6人、中國葡萄酒釀酒大師3人、全國行業(ye) 能手6人等一批國內(nei) 葡萄酒釀酒傑出人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