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發展:惠及億萬百姓生活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3.1萬(wan) 億(yi) 元,比2012年增長9倍。自2013年起,中國連續9年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我國網絡零售店鋪數超過2000萬(wan) 家,全國約有1/6的市場主體(ti) 在從(cong) 事電子商務行業(ye) 。
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8.12億(yi) 人。快遞服務業(ye) 發展迅猛,2021年超過1000億(yi) 件。
剛剛過去的5月份,北京朝陽區82歲的李奶奶度過了很長一段“足不出戶”的日子。“為(wei) 了防疫安全,孩子們(men) 都不過來了,就我一個(ge) 人在家。開始心裏挺緊張的,不能下樓,日常生活怎麽(me) 辦?”很快,孫女打來視頻電話,問清楚了奶奶的需要,每周網上下單,快遞到社區,誌願服務送上門。“什麽(me) 都不缺,心裏踏實。”李奶奶樂(le) 嗬嗬地說。
從(cong) 單純的統計數據來看,李奶奶不能算是中國8.12億(yi) 網絡購物用戶之一,但她已經實實在在地從(cong) 中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中獲益。如今的中國,十幾億(yi) 消費者的生活和日常,與(yu) 電子商務緊緊聯係在一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我國電子商務從(cong) 快速發展的成長期步入提質增效的成熟期,電子商務深度融入生產(chan) 生活各領域,成為(wei) 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也成為(wei) 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成就舉(ju) 世矚目,也為(wei) 全球貿易投資注入發展新動能。
電子商務催生出四個(ge) “世界第一”
巴基斯坦的粉鹽,保加利亞(ya) 的玫瑰水,盧旺達的咖啡,斯裏蘭(lan) 卡的紅茶……近年來,多國駐華大使直播帶貨,積極推廣本國產(chan) 品,不少外國優(you) 質特色商品借助電商進入中國市場以後落地生根,成了“網紅”,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的跨境電商“買(mai) ”全球,也“賣”全球。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產(chan) 品,通過“打飛的”的方式從(cong) 世界各地飛到中國,也從(cong) 中國各地飛向全球。
世界第一網絡零售市場、世界第一網購人群、世界第一快遞服務業(ye) 、世界第一移動支付規模……十年間,中國電子商務跑出加速度,“網絡零售、跨境電商、移動支付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線上線下消費加快融合,不僅(jin) 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深刻改變了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
2021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突破1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對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貢獻率接近四分之一,網絡購物已經成為(wei) 居民消費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全國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2.0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3%,增速持續提升;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wei) 1.9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同比增幅達24.5%。截至2021年6月,我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wei) 3.84億(yi) ,占網民整體(ti) 近40%。根據商務大數據統計,全國重點監測電商平台直播超2400萬(wan) 場。
電子商務交易額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電子商務在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方麵發揮了舉(ju) 足輕重的作用,成為(wei) 催生數字產(chan) 業(ye) 化、拉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推進治理數字化的重要引擎。
電子商務創新升級不斷加速,為(wei) 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提供了豐(feng) 富的場景。2019年以來,我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專(zhuan) 利申請來源國,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專(zhuan) 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電子商務市場主體(ti) 更優(you) 更強,中國電子商務企業(ye) 占據2020年電子商務企業(ye) 全球市值前5名中的4席。電子商務成為(wei) 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推動智能製造、傳(chuan) 統零售轉型、服務業(ye) 線上線下融合成效顯著,線上線下相互依托、融合發展成為(wei) 新常態。
乘上電商“翅膀”致富奔小康
柑橘、辣椒、土豆、柚子……這些不起眼的鄉(xiang) 野土貨,借助電商平台,搖身一變成為(wei) 供不應求的“網紅”產(chan) 品……重慶市秀山縣通過大力發展農(nong) 村電商,將地處偏遠的劣勢和自然資源較好的優(you) 勢進行互換,促進產(chan) 品變商品、勞動變勞務、收成變收入。
秀山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有著“一腳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特殊區位,是一代文豪沈從(cong) 文筆下的“邊城”。受地理條件限製,武陵山區,7800餘(yu) 種農(nong) 特產(chan) 品僅(jin) 有600種變成了商品,絕大多數在大山中“沉睡”。近年來,貧困對象乘上電商的“翅膀”逐步脫貧致富奔小康,農(nong) 村電商成為(wei) 脫貧攻堅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
“通過電商,我的臍橙賣出了好價(jia) 格,直接增收了10萬(wan) 多元。靠傳(chuan) 統的銷售,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秀山縣雅江鎮的臍橙種植大戶王成剛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臍橙,還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麻雀坡臍橙”。過去5年,秀山縣累計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705億(yi) 元、網絡零售額136億(yi) 元,賣出價(jia) 值64億(yi) 元的農(nong) 產(chan) 品及加工品,發出1.1億(yi) 個(ge) 快遞包裹,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榮譽稱號。
近年來,商務部會(hui) 同財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開展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支持1489個(ge) 縣,對832個(ge) 脫貧縣實現了全覆蓋。經過持續努力,我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nong) 村電子商務拉近了農(nong) 民與(yu) 市場的距離,讓農(nong) 村產(chan) 品可以賣得更遠、賣得更好,更加重視品質和品牌,全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累計帶動618.8萬(wan) 脫貧農(nong) 民增收。農(nong) 村電商吸引了一批農(nong) 民工、大學生、轉業(ye) 軍(jun)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促進了農(nong) 民創業(ye) 就業(ye) 。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nong) 村網商(店)達到1632.5萬(wan) 家。網購成為(wei) 農(nong) 民生活常態,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子商務進入農(nong) 村,改變了農(nong) 民的生活和消費習(xi) 慣。農(nong) 村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推動農(nong) 村物流網絡設施布局加快完善。
跨境電商為(wei) 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
進口業(ye) 務量從(cong) 平均一天300單到超過10萬(wan) 單;進口商品從(cong) 母嬰用品擴充至美妝、食品、運動產(chan) 品、寵物用品等等;商品來源從(cong) 幾個(ge) 國家到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率先在杭州實現“從(cong) 無到有”的突破,全國首個(ge) 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園、首個(ge) 綜合試驗區,都在這裏誕生。
國內(nei) 消費者“買(mai) 全球”帶來更加豐(feng) 富選擇的同時,跨境電商出口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為(wei) 中國製造“賣全球”開辟新通道。作為(wei) 長期參與(yu) 跨境電商業(ye) 務的一線關(guan) 員,錢江海關(guan) 駐下沙辦事處跨境電商監管一科四級高級主辦金涵見證了跨境電商新業(ye) 態“從(cong) 無到有”,暢通“買(mai) 全球,賣全球”新通道的全過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發生了重大變革,跨境電商從(cong) 無到有快速發展。”盛秋平表示。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跨境電商這一新業(ye) 態正持續展現出強勁活力。據海關(guan) 統計,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規模達到1.92萬(wan) 億(yi) 元,增長18.6%。目前,在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備案的企業(ye) 已經超過3萬(wan) 家。跨境電商企業(ye) 通過打造要素集聚、反應快速的柔性供應鏈,更好滿足了海外消費者個(ge) 性化、定製化的需求。
我國跨境電商持續快速增長。從(cong) 2015年至今,國務院先後六批批準設立了132個(ge) 跨境電商綜試區,已覆蓋全國30個(ge) 省區市。2018年,我國創新出台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政策,並逐步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31個(ge) 省區市。商務部會(hui) 同各部門和各地方,向全國複製推廣了近70項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我國還積極參與(yu) 國際合作,在世貿組織、G20、APEC、國際海關(guan) 組織等多邊場合提出中國方案,並與(yu) 23個(ge) 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
海關(guan) 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全國海關(guan) 積極促進外貿新業(ye) 態有序發展,‘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cang) ’等監管模式,滿足了跨境電商企業(ye) 的發展需求,使‘買(mai) 全球’‘賣全球’成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