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何理解“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發布時間:2022-06-09 16:01: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何自力(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強調,“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始終是黨(dang) 領導經濟工作的重要要求。實踐證明,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關(guan) 係到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hui) 和諧穩定,關(guan) 係到社會(hui) 主義(yi) 生產(chan) 目的的實現,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至關(guan) 重要。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科學內(nei) 涵、方法論等方麵,對其進行深入理解。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宏觀調控的重大創新。宏觀調控是宏觀經濟治理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chan) 力布局優(you) 化,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宏觀經濟運行實行區間調控意義(yi) 重大:一是有助於(yu) 發出宏觀調控預警信號。對宏觀經濟波動進行及時有力的調控是確保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先決(jue) 條件。確定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就等於(yu) 劃定了宏觀經濟運行的預警線,一旦發現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偏離合理區間,相關(guan) 機構就可以快速啟動調控機製,避免經濟陷入危機。二是有助於(yu) 穩定市場預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穩定市場預期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條件,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是市場主體(ti) 觀察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重要窗口,明確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有助於(yu) 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三是有助於(yu) 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區間調控將經濟波動視為(wei) 一個(ge) 量變過程,著眼於(yu) 調控目標在合理區間的波動,隻要調控目標的波動不越過設定的合理區間,就達到了宏觀調控的目的。這符合經濟規律,有助於(yu) 提高宏觀調控的效果。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宏觀調控中的具體(ti) 體(ti) 現。“穩”與(yu) “進”是辯證統一的關(guan) 係。穩中求進,就是依托穩定謀發展,借助發展求穩定。在宏觀經濟治理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的重點是穩住經濟運行,確保經濟增長、就業(ye) 、物價(jia) 、投資、貿易等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係統性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的重點是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創新驅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穩”與(yu) “進”是相互促進的。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才能為(wei) 調整經濟結構和改革開放創造穩定宏觀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為(wei)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創造良好條件。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需要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wei) ,社會(hui) 生產(chan) 按比例發展是客觀經濟規律。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運行的平衡,既要求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總量平衡,也要求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結構平衡。相應的,在宏觀調控體(ti) 製上要求實現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的有機結合。隻有這樣才能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社會(hui) 生產(chan) 按比例發展。我國宏觀調控要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要求經濟增速、物價(jia) 、就業(ye) 、國際收支、經濟結構、收入分配、區域發展、生態環境等指標在規定的合理區間波動,以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穩定運行。為(wei) 此,一方麵在宏觀調控中加強需求管理,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發揮需求對供給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麵加強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實踐證明,我國宏觀調控將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結合在一起,著力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為(wei) 保持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效保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