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陸上到海上絲綢之路 160萬字長篇小說《子歸城》現西部眾生圖譜

發布時間:2022-06-13 15: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160萬(wan) 字的長篇小說《子歸城》時間跨度達百年,橫亙(gen) 陸上和海上絲(si) 綢之路,百餘(yu) 人物登場退場,為(wei) 讀者獻上了一部西部的芸芸眾(zhong) 生圖譜。

  作家劉岸長篇小說《子歸城》研討會(hui) 11日在北京、福州、蘭(lan) 州、廈門四地,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舉(ju) 行。

  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子歸城》是作家曆經13年嘔心瀝血完成,全書(shu) 總計160餘(yu) 萬(wan) 字,包括《古城驛》《根居地》《天狼星下》《石刻千秋》四部。小說以家國情懷、民族團結和經濟繁榮為(wei) 主題,巧妙架接起“陸上絲(si) 綢之路”和“海上絲(si) 綢之路”,以劉天亮、林拐子等人的經曆及家族命運為(wei) 主線,把中國東(dong) 部和西部、當代和曆史巧妙對接,把鮮為(wei) 人知的曆史傳(chuan) 奇與(yu) 光怪陸離的當今世界無縫銜接,譜就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曆史畫卷,在還原和再現陸地和海上絲(si) 綢之路的同時,又呈現了當代人的精神衍變和心靈影像。《子歸城》的明暗兩(liang) 條線索,時間跨度從(cong) 百年前辛亥革命前後到21世紀的現代,地域廣度從(cong) 西北邊疆到東(dong) 南沿海,對“海絲(si) ”港口城市廈門、泉州等地也作了細致描繪。

  中國作家協會(hui) 黨(dang) 組副主席、中國小說協會(hui) 會(hui) 長吳義(yi) 勤印象特別深的是這部書(shu) 非常好讀,故事性強,具有強烈的傳(chuan) 奇性、異域性、動作性,非常好看,可以說是奇人奇事奇風異俗,情節特別曲折懸念迭起,又成功刻畫了很多很特殊的人物形象。同時該作具有巨大的知識性,“有某種百科全書(shu) 的感覺”。

  評論家潘凱雄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談到,這部小說可謂是百年前西部的芸芸眾(zhong) 生圖譜,光是小說人物就有100多人,重點人物30餘(yu) 人,對小說家如何書(shu) 寫(xie) 群像提出了挑戰。

  甘肅省作家協會(hui) 主席葉舟用“除鏽”來形容這部長篇小說。在他看來,西部區域在大家印象中已經斑斑鏽跡,而且這種鏽跡已經沉屙太深,現在有了“一帶一路”倡議,其實就是為(wei) 這條路除鏽,除去這片區域以及這片區域文化上的斑斑繡跡,要讓它閃亮和發光。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小說的人物特色、語言風格、文學氣象等方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大家表示,這部作品跨度百年,結構堅實宏大,故事豐(feng) 富飽滿,情節奇詭獨特,語言充滿張力。作者通過生動感人的傳(chuan) 奇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通過絲(si) 綢之路途中一個(ge) 地方的興(xing) 衰命運,形象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深遠曆史意義(yi) 和重大現實意義(yi) ,謳歌民族自強自信精神,反映人民心聲,以藝術的張力揭示出,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人民才能創造曆史,創造未來,實現振興(xing) 中華的百年之夢。

  研討會(hui) 由中國作家協會(hui) 小說委員會(hui) 、《文藝報》社、福建省作家協會(hui) 、廈門市文聯主辦。(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