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輕食搭配有了指南 營養師教你如何吃出健康

發布時間:2022-06-16 11:32:00來源: 揚子晚報

  輕食,成為(wei) 保持身材與(yu) 追求健康生活人群追捧的對象,特別是在炎炎夏季,更是眾(zhong) 多減肥達人們(men) 餐桌上的常客。近日,中國烹飪協會(hui) 發布《輕食營養(yang) 配餐設計指南》(下稱《指南》),明確了輕食的定義(yi) 與(yu) 內(nei) 涵,並對其營養(yang) 設計、加工烹飪方式和供餐等進行指導,進一步規範產(chan) 品特征描述。如何吃輕食,才能健康又營養(yang) 呢?聽聽東(dong) 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夏朋濱營養(yang) 師怎麽(me) 說。

  A輕食,就是“吃草”嗎?

  到底什麽(me) 是輕食呢?輕食=沙拉、日料、素食?其實,並不局限於(yu) 此。《指南》中指出,輕食是以單例或套餐形式提供給消費者的控製總能量的配餐食品。輕食的營養(yang) 成分需滿足人體(ti) 適宜營養(yang) 需求,可通過減少脂肪和鈉的總含量,以及合理設計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控製總能量,通過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其它微量營養(yang) 素含量實現營養(yang) 豐(feng) 富。輕食的營養(yang) 成分需來源或主要來源於(yu) 天然食材,同類食材可使用食物互換法進行搭配。經營者選擇食材時,宜選用具有不同營養(yang) 特征的新鮮食材,盡量避免使用過度加工的存在營養(yang) 損失的原料。

  《指南》提到,輕食應遵循品種多樣、合理搭配的原則,至少包括蔬菜類、水果類、穀類及薯類、動物性食品類、大豆及堅果類、奶及奶製品類、油鹽類等食材中的4類,總品種不宜少於(yu) 6種。

  B吃輕食,真的健康嗎?

  蔬菜沙拉成為(wei) 了很多輕食店裏的核心內(nei) 容,除了蔬菜外,還添加了雞胸肉或雞肉丸、牛排、白煮蛋、全麥麵包等多種食物。在烹飪方法上,在這類健康輕食當中,各項料理也都注重少油、低糖、低鹽的健康烹調理念,多是以涼拌為(wei) 主。讓人們(men) 感覺到新鮮、清爽。

  這種飲食是否真的健康呢?夏朋濱營養(yang) 師介紹說,對於(yu) 正常人來說,輕食的食物搭配是合理的。既減少了能量的攝入,又攝入了豐(feng) 富的維生素,還保留了其原本食物的味道。同時配有雞蛋、雞胸肉等蛋白質,達到了營養(yang) 均衡,不會(hui) 因為(wei) 隻吃蔬菜而導致營養(yang) 不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輕食搭配的醬料,也許會(hui) 成為(wei) “熱量炸彈”。輕食中常用到的沙拉醬、千島醬、蛋黃醬等熱量都很高,比如沙拉醬脂肪含量一般為(wei) 40%至60%,蛋黃醬最高可達80%,所以建議盡量選擇熱量較低的油醋汁等。

  C生吃蔬菜,一定營養(yang) 嗎?

  說起輕食,首先想到的是沙拉。但是生吃蔬菜,保持蔬菜原本的味道,真的營養(yang) 嗎?夏朋濱指出,根據烹飪方式的不同,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確是多少會(hui) 被破壞流失,尤其以水溶性維生素為(wei) 代表的維生素B族與(yu) 維生素C最容易溶入水中,維生素C在烹飪過程中也最容易流失。但烹飪並不會(hui) 讓蔬菜中的所有營養(yang) 素流失,根據烹飪方式的不同一般會(hui) 殘留40%-80%。但是,對於(yu) 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與(yu) 油脂一同攝入更有助於(yu) 吸收,烹飪過程中也不容易流失,比如胡蘿卜隻有跟脂肪一起進食才能更好地吸收。

  夏朋濱提醒,並非所有的蔬菜都適宜生吃,如富含硝酸鹽蔬菜、含草酸較多的蔬菜、野菜、澱粉類蔬菜、塌地生長的綠葉菜等生吃不僅(jin) 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食物中毒,會(hui) 導致一係列不良的後果。

  劃重點>>>

  如何讓輕食更加健康又美味?

  夏朋濱營養(yang) 師介紹,在輕食的搭配中,主食以全麥麵包、全穀類食物為(wei) 主。同時搭配雞蛋、牛肉、牛奶、豆類等蛋白質食物,蔬菜的品種最好是深色與(yu) 綠色同時兼顧。在調料選擇上,可以淋上少量橄欖油或油醋汁等。

  夏朋濱營養(yang) 師特別提醒,製作輕食的各個(ge) 環節要保持清潔過程,將蔬菜徹底洗幹淨,菜板切生熟食物分開。製作好後要盡快食用,食用中雙手不要隨便再抓菜譜、玩手機等。

  輕食好吃,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對於(yu)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患有胃炎、胃潰瘍、慢性腹瀉、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建議少食用輕食。因為(wei) 輕食大多是涼的,攝入冷的食物,促使他們(men) 虛弱的胃腸功能更加紊亂(luan) ,可能會(hui) 導致腹瀉等。(記者 楊彥 通訊員 劉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