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聞隨筆】公共場所不是偷拍的免責之地

發布時間:2022-06-24 16: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作者:聶書(shu) 江(中國政法大學法治傳(chuan) 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日,“女孩被偷拍要求刪除反遭譏諷”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事件的起因是,在廣州地鐵3號線車廂內(nei) 的李女士發現自己被陌生男子偷拍,在上前要求對方刪除照片時,遭到一位旁觀的路人斥責:“無理取鬧、強詞奪理!”“偷拍是看得起她!”這一事件表明,對於(yu) 偷拍,尤其是公共場所偷拍的違法性,一些人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

  偷拍是利用攝像器材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對方人格信息的行為(wei) 。如果偷拍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並且在法律規定範圍內(nei) 活動,那麽(me) ,這些行為(wei) 就情有可原。比如有些城市開展的“隨手拍,促文明”執法活動,對違反市容和環境衛生的不文明行為(wei) ,市民拍下來發給“智慧城管”係統,就不屬於(yu) 侵權。但是,如果未經當事人同意且違反了合理實施條件的話,那麽(me) 偷拍就侵犯了人們(men) 的人格權。人格權是民事主體(ti) 享有的生命權、身體(ti) 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具體(ti) 到公共場所的偷拍行為(wei) ,主要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與(yu) 隱私權。

  偷拍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ti) 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跟人們(men) 平時的認知不同,如今肖像界定的標準已經從(cong) 個(ge) 人麵部特征,擴展到更多部位的可識別性。過去人們(men) 認為(wei) ,肖像僅(jin) 僅(jin) 以麵部特征為(wei) 中心,但是,隨著社會(hui) 生活發展以及攝影技術使用,人們(men) 對肖像權的保護訴求越來越大,肖像在麵部特征的基礎上擴展到其他身體(ti) 部分特征,如側(ce) 影、肢體(ti) 動作等識別度較低,但是能夠反映個(ge) 人的外在形象的圖像。也就是說,雖然偷拍的鏡頭中沒有拍到對方的臉部,但是,如果能夠從(cong) 畫麵中識別出某個(ge) 人的話,這種偷拍行為(wei) 依然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

  與(yu) 此同時,偷拍還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wei) 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如果把鏡頭對著對方的某個(ge) 私密部位,或打擾了對方的生活安寧,或把對方的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甚至謀求私利,便侵犯了個(ge) 人的隱私權。2022年6月13日,公安機關(guan) 就查獲一起類似案例,王某在中國地質大學一便利店內(nei) ,用手機偷拍女生裙底。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王某的行為(wei) 構成了偷拍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wei) ,因此對其實施行政拘留五日處分。

  在某些人的意識裏,經常聚集、供公眾(zhong) 使用且服務大眾(zhong) 的地鐵、公園、體(ti) 育場、商場等公共場所,是一種公開的場域,不具有私密性,身處其中時,個(ge) 人就“不要奢談隱私權”。因此,一些年輕的女孩子即使“被偷拍”,隻要不是特別嚴(yan) 重,也就“不會(hui) 較真”。然而,柔軟的善良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偷拍的歪風邪氣。在一些城市的網紅打卡地或熱門商圈,經常有手持“長槍短炮”的所謂“攝影愛好者”,明目張膽地蹲守街邊,看見年輕漂亮的女孩,不打招呼就尾隨跟拍,甚至還肆無忌憚地偷拍女孩子的隱私部位,然後偷偷將這些“軟色情”照片在某些網站、論壇上兜售,漸漸形成了一條偷拍黑灰產(chan) 業(ye) 鏈。

  公共場所不是偷拍的免責之地。根據最新頒布的民法典,即使是在公共場所,如果是因第三人的行為(wei) ,給他人造成權利損害,那麽(me) 第三人依然要承擔侵權責任。而且,如果情節嚴(yan) 重的話,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員還可以根據相關(guan) 規定,向第三人追償(chang) 。

  從(cong) 德行的角度看,偷拍還是一種不尊重人格尊嚴(yan) 的不道德行為(wei) 。人格尊嚴(yan) 是公民的名譽和作為(wei) 一個(ge) 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黑格爾強調,法的命令是“成為(wei) 一個(ge) 人,並尊重他人為(wei) 人”。也就是說,人格尊嚴(yan) 是法治的核心價(jia) 值,絕不能把人單純用作手段。因此,即使在公共空間,隻要對他人無端偷拍,就觸犯了法律和違反了道德,侵犯了人格權,都將受到法律的製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