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跨境全流程數字化優化提升

發布時間:2022-06-28 11:23: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洪勇(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宗商品價(jia) 格暴漲、物流成本激增等因素加快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構,國際貿易形勢日趨複雜,不確定性增大。各類國際展會(hui) 紛紛延期或取消,外貿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的機會(hui) 大幅減少。國際貿易訂單正從(cong) 大批量、少頻次、標準化商品向小批量、多頻次、個(ge) 性化商品轉變。為(wei) 應對以上變化,廣大民營中小企業(ye) 日益重視跨境電商等新模式,借助阿裏國際站等平台加快傳(chuan) 統外貿數字化轉型步伐。化解外貿渠道卡脖子風險的關(guan) 鍵在於(yu) 建立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本土跨境電商平台。使用全流程數字化產(chan) 品和服務,是我國電商平台探索出的一條引領行業(ye) 的道路,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跨境電商推動外貿轉型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增速遠高於(yu) 外貿整體(ti) 增速。海關(guan) 統計顯示,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年增長近10倍。跨境電商監管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出台了“清單核放,匯總統計”、企業(ye) 所得稅核定征收等一係列政策。

  我國跨境電商正在邁入全流程數字化的變革期。自1999年以來,我國各類跨境電商平台逐步成長壯大,成為(wei) 保就業(ye) 、穩外貿的重要抓手。以我國最早的跨境電商平台,阿裏巴巴國際站為(wei) 研究對象,根據平台各個(ge) 階段為(wei) 商家提供的服務,可以將我國跨境電商平台發展分為(wei) 探索期、發展期和變革期三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的主要特征是黃頁展示。跨境電商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信息撮合服務,買(mai) 賣雙方線上溝通、線下交易。第二個(ge) 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在線交易。跨境電商平台為(wei) 企業(ye) 搭建信用擔保體(ti) 係,保障企業(ye) 在線跨境交易。第三個(ge) 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全流程數字化。平台搭建金融、支付、物流、通關(guan) 、匯兌(dui) 等全流程數字化服務體(ti) 係,從(cong) 傳(chuan) 統線上撮合平台向一站式數字化外貿服務平台轉型。

  跨境電商大幅降低了傳(chuan) 統外貿專(zhuan) 業(ye) 化門檻。民營中小企業(ye) 借助跨境電商模式實現外貿數字化轉型,可以縮小“數字鴻溝”,實現普惠貿易和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國民營中小企業(ye) 開展跨境電商業(ye) 務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一是跨境商機的不確定性。世界各地市場存在政策、經濟、文化、法律、風俗、語言等方麵差異,滿足消費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物流配送的不確定性。當前高昂的海運或航空國際物流成本讓很多中小企業(ye) 難以承受。一些國家或地區落後的物流基礎設施也嚴(yan) 重影響跨境物流發展。三是支付結算的不確定性。跨境支付體(ti) 係還不完善,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還有待提升。四是金融支持的不確定性。由於(yu) 我國跨境信用體(ti) 係不健全,傳(chuan) 統金融機構對民營中小企業(ye) 從(cong) 事跨境電商業(ye) 務支持有限。五是人才保障的不確定性。既了解電商又了解外貿業(ye) 務的複合型人才較少。

  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全流程跨境電商服務

  為(wei) 幫扶民營中小企業(ye) 應對不確定風險挑戰,應加快完善跨境電商服務業(ye) ,為(wei) 中小企業(ye) 進一步發展提供信息展示、交易服務、金融支持、通關(guan) 檢驗、物流履約、外匯兌(dui) 換、出口退稅等全流程跨境電商服務,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具體(ti) 來講,可以實施以下四方麵措施。

  第一,探索品牌出海路徑。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等附加值較高的環節,吸納全球創新智慧,升級品牌設計理念。拓展營銷渠道,借力社交網絡傳(chuan) 播方式,擴大品牌宣傳(chuan) 。了解本地消費者文化差異,實現麵向消費者定製化銷售,提高消費者對產(chan) 品的信任。打造跨境電商品牌,建立健全跨境電商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增強我國跨境電商產(chan) 品定價(jia) 主動權,有效提高跨境電商產(chan) 品溢價(jia) 能力。

  第二,完善全球物流服務體(ti) 係。一方麵,加快建設海外倉(cang) 。推動跨境物流企業(ye) 與(yu) 製造業(ye) 聯動發展,形成跨境物流與(yu) 國內(nei) 製造業(ye) 協同“出海”的發展格局,通過強化雙方在供需合作及供應鏈層麵的深度協同,推動製造供應鏈和流通供應鏈的相互耦合。另一方麵,提升物流服務創新能力。充分利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物流服務的業(ye) 務流程全麵深入融合,加快形成物流運輸全流程的信息化、自動化和無人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傳(chuan) 遞成本,保證運輸服務的安全性、時效性和成本性。實現跨境電商物流“一單到底”,做到全程透明可視化。

  第三,完善跨境金融服務體(ti) 係。一是開展跨境電商收付款業(ye) 務。鼓勵我國銀行和第三方收款企業(ye) 優(you) 化收款產(chan) 品、拓展海外合作,為(wei) 跨境電商與(yu) 傳(chuan) 統外貿融合提供一站式跨境支付解決(jue) 方案。二是發展金融信貸業(ye) 務。鼓勵金融機構探索跨境電子商務與(yu) 傳(chuan) 統貿易融合發展的融資方式,擴大電子商務企業(ye) 融資抵押品的範圍。支持傳(chuan) 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企業(ye) 發展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建設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為(wei) 國內(nei) 中小外貿企業(ye) 提供更係統、更穩定的信貸服務。三是創新電商保險業(ye) 務。鼓勵電商企業(ye) 與(yu) 國內(nei) 銀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合作,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在線信保、在線保理等業(ye) 務。依托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覆蓋跨境電商采購全流程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的保險產(chan) 品。

  第四,搭建人才培育與(yu) 引進機製。一方麵,鼓勵高等院校設立跨境電子商務專(zhuan) 業(ye) 課程,培養(yang) 跨境電子商務專(zhuan) 業(ye) 人才。推動在跨境電商園區設立產(chan) 學研合作基地,組織開展跨境電商經驗交流,加快培養(yang) 跨境電商應用型人才,鼓勵跨境電商平台為(wei) 高校學生提供具備真實從(cong) 業(ye) 環境的人才培養(yang) 項目。另一方麵,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機製。大力支持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國內(nei) 外交流、培訓資助等,實行以跨境電商人才集聚和引進為(wei) 目的的國際合作,以市場化激勵機製引進國際高層次專(zhuan) 業(ye) 人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