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合弱勢群體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紅利
作者:朱巍(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網絡數字時代已經到來,產(chan) 業(ye) 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為(wei) 經濟社會(hui) 帶來了巨大機遇,我們(men) 在研究數字經濟中產(chan) 業(ye) 轉型、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經濟和智能算法的同時,也不能遺忘數字時代中的弱勢群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網信事業(ye) 要發展,就必須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彌合數字鴻溝,加強數字時代弱勢群體(ti) 的數字權利,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在互聯網發展成果中的獲得感。
一般來說,數字時代弱勢群體(ti) 主要包括四部分人群:老齡群體(ti) 、貧困人口、網絡發展落後的邊遠地區人群及殘疾人。這四類人群共同的特點是因年齡、經濟、基礎設施或身體(ti) 殘障等,導致他們(men) 無法充分享受到數字時代紅利。換句話說,經濟發展水平、基礎硬件設施建設情況以及一些個(ge) 人原因是數字時代弱勢群體(ti) 產(chan) 生數字鴻溝的主要障礙。而從(cong) 權利保障的角度看,當前彌合弱勢群體(ti) 在數字時代的鴻溝,更加平等廣泛地享有數字社會(hui) 發展成果,需要重點從(cong) 四個(ge) 方麵做好權利保障:
第一,數字平等權。弱勢群體(ti) 的平等權,主要體(ti) 現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的條款中,既包括對老齡和殘障的禁止歧視條款,也包括網絡硬件設施全麵發展的全民普惠權。數字平等權與(yu) 傳(chuan) 統的平權內(nei) 涵和外延不盡相同,數字平等權著重於(yu) 技術對弱勢群體(ti) 的扶植,通過特殊賦權產(chan) 生的結果平等。例如,在電子產(chan) 品中加入針對老年群體(ti) 使用屏幕的字體(ti) 放大功能、針對殘疾人使用時的身體(ti) 輔助功能的設置等,以及對貧困群體(ti) 購買(mai) 電子產(chan) 品的優(you) 惠政策、對邊遠地區基礎設施的專(zhuan) 項投入等。履行好數字平等權是國家、社會(hui) 和企業(ye) 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重要組成方麵,應考慮將對相關(guan) 領域的投入納入到稅收減免、政策補償(chang) 和扶持中,將保障數字平等權作為(wei) 消除弱勢群體(ti) 數字鴻溝的核心目標。
第二,數字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本身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數字時代的受教育權主要體(ti) 現在對特殊人群的數字素養(yang) 的提升。數字受教育權包括對老齡人口、殘障人群等弱勢群體(ti) 的普法、技術解釋、功能說明、風險提示等方麵。特別是風險提示方麵,近年來,弱勢群體(ti) 遭遇網絡詐騙的案件頻發,而他們(men) 本身具有的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相對較弱,尤其是老年人群,成為(wei) 了電信詐騙的主要針對群體(ti) 。保障好弱勢群體(ti) 的數字受教育權,需要媒體(ti) 、社交平台和公安機關(guan) 等相關(guan) 單位作為(wei) 進行網絡素養(yang) 教育的主體(ti) ,做好風險預警、風險告知、案例傳(chuan) 播、法律宣傳(chuan) 和技術講解等工作。弱勢群體(ti) 的數字素養(yang) 提升得越高,數字犯罪的被害人就會(hui) 越來越少;風險提示做得越好,網民的各項權益也就能夠被保護、保障得越好。
第三,數字安全保障。我國民法典規定了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yi) 務,相對於(yu) 網絡服務提供者而言,網絡服務的使用者、消費者和數字化產(chan) 品的用戶都是安全保障權利人。按照民法典規定,如果網絡經營者如果不能證明自己已經盡到安全保障義(yi) 務,應承擔侵權責任。在數字時代對安全保障義(yi) 務的理解,應充分考慮權利主體(ti) 的不同類別,並分級分類進行細化和認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平台和金融機構對弱勢群體(ti) 的資金安全提示、不安全網絡環境的風險提示、大額或高風險轉賬限製、個(ge) 人信息安全等都屬於(yu) 數字安全的保障範圍。
第四,數字賦能。保障弱勢群體(ti) 的數字權利,不僅(jin) 是要對特殊群體(ti) 實施特殊權利的保障,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數字產(chan) 業(ye) 進行數字賦能。數字賦能是數字權利的特殊表現方式,是弱勢群體(ti) 獲得網絡經濟普惠紅利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電商、直播和數字人是弱勢群體(ti) 利用移動互聯網數字賦能創業(ye) 和就業(ye) 的主要渠道,包括地方政府、網絡平台、供應鏈企業(ye) 和其他經營者在內(nei) ,應為(wei) 弱勢群體(ti) 數字創業(ye) 和就業(ye) 提供政策、稅收、技術的扶植,優(you) 化弱勢群體(ti) 的創業(ye) 就業(ye) 環境。特別是針對邊遠地區居民、貧困人群和殘疾人,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出台相關(guan) 政策,鼓勵引導數字技術創業(ye) 發展獲取數字紅利,如此既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ye) 崗位,從(cong) 而為(wei) 解決(jue) 當地的就業(ye) 問題分憂。這就需要對弱勢群體(ti) 在硬件上提供支持,在流量上提供扶持,在商業(ye) 上提供優(you) 惠便利,在政策上予以鼓勵,從(cong) 不同維度為(wei) 弱勢群體(ti) 獲取數字紅利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guan) 閱讀:
數字技術賦能高質量生態文明建設
以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厚植我國發展新優(you) 勢
網絡安全提質增效,助力網絡強國建設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一次具有風向標意義(yi) 的盛會(hui)
彌合數字鴻溝,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
數字經濟發展保障就業(ye) 質量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