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執政理念

發布時間:2022-08-09 16:0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郭建寧

  2021年3月,武夷山九曲溪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朱熹園。看到牆上印有“國以民為(wei) 本,社稷亦為(wei) 民而立”,總書(shu) 記駐足凝視。2018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時引用過這句古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常說,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ti) 中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我們(men) 的根本執政理念。”堅持這一執政理念,要求廣大黨(dang) 員幹部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牢記黨(dang) 的根本宗旨,想群眾(zhong) 之所想,急群眾(zhong) 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

  民本思想在我國曆史上源遠流長。我國古代有許多重視百姓、愛護百姓的論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者,國之根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等。在國家治理中,強調施行仁政和德治、順應民心,提出“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些憂民、愛民、利民、養(yang) 民、保民的思想,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內(nei) 容。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根本執政理念,是對我國古代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重視人民群眾(zhong) 這一點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馬克思主義(yi) 有相通之處。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根本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人民是推動曆史前進的真正動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用馬克思主義(yi) 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dang) ,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守護者,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傳(chuan) 承者。我們(men) 黨(dang) 清醒認識到,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jue) 於(yu) 人心向背。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就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me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黨(dang) 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堅持尊重社會(hui) 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曆史主體(ti) 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wei) 崇高理想奮鬥和為(wei) 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dang) 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斷把為(wei) 人民造福事業(ye) 推向前進。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國人民成為(wei) 國家、社會(hui) 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斷發展,14億(yi) 多人口實現全麵小康,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wei) 現實。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對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而言,“人民”二字重於(yu) 千鈞。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日子越過越好,歸根結底就在於(yu)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men) 黨(dang) 同樣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民生問題,一件事接著一件事抓,一年接著一年幹,用心用情用力,為(wei) 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而接續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郭建寧)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