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宋詞之州”2022中國詞學高峰論壇召開 溯源千年宋韻風華

發布時間:2022-08-10 15: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8月9日電(記者 施紫楠)在南開大學終身校董、中華詩詞學會(hui) 名譽會(hui) 長葉嘉瑩看來,“中國文學體(ti) 式中,詞有著比詩更為(wei) 細膩深刻、難以言說的深隱幽微意境。”

  9日,“宋詞之州”2022中國詞學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埭溪鎮召開,中國詞學研究會(hui) 湖州中心掛牌成立,來自北京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大學等20餘(yu) 所高校詞學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宋詞展開學術研討。

  葉嘉瑩在賀詞中表示,自己第一次接觸詞便興(xing) 趣頗深,從(cong) 而開始詞學研究之路。她認為(wei) ,詞裏幽微隱約的情思難以述說,但值得眾(zhong) 人探索與(yu) 研究。

  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研究中心主任、中華詩詞研究院院長楊誌新認為(wei) ,中華詩詞文化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參與(yu) 支撐了中華文明的範式建構和大格局。

  “湖州具有獨特的山川地貌和豐(feng) 厚的人文積澱,是詞文化的一方重鎮,在詞的發展傳(chuan) 承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和作用。”楊誌新說,在湖州召開學術研討會(hui) ,對持續推動詩詞文化的接續傳(chuan) 承和繁榮發展必將起到良好作用。

  宋韻文化是浙江文化的獨特標識,宋詞則是宋韻文化的核心載體(ti) 。此次詞學高峰論壇,正是一場宋韻文化的溯源之行,通過回首湖州千年文脈,探尋宋詞文化基因,挖掘發揚宋詞文化精髓。

  作為(wei) 一座與(yu) 宋詞結緣的城市,吳興(xing) 至今還留有西塞山、水晶宮、六客堂等飽含“宋詞記憶”的風雅地名,李清照、趙孟頫等著名詞人都曾與(yu) 其結下深厚文緣。

  清末民初,埭溪人朱祖謀集宋詞之大成,編訂通行宋詞選本《宋詞三百首》,更是留下集中展示宋詞之美的文化寶庫。

  “從(cong) 宋詞的墨香中走來,吳興(xing) 正在成為(wei) 一座連接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生活的城市。”吳興(xing) 區委書(shu) 記趙如浪直言,作為(wei) 絲(si) 之源、茶之源、書(shu) 畫之源,文化味是吳興(xing) 的堅實底座。

  趙如浪說,下一步,吳興(xing) 將持續挖掘宋詞文化資源,用好中國詞學高峰論壇、中國詞學館、宋詞文化藝術節等文化載體(ti) ,擦亮“宋詞之州”文化品牌,助力浙江打造宋韻文化傳(chuan) 世高地。

  “從(cong) 中國古典詞學角度出發,‘文人詞’從(cong) 吳興(xing) 開始,在吳興(xing) 結穴,‘一頭一尾’都在吳興(xing) ,這裏也可以說是現代詞學的開創之地。”中國詞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四川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學院教授王兆鵬說。

  王兆鵬建議,將吳興(xing) 詞學資源聯結起來,開發轉化為(wei) 文旅資源,如規劃開發一條湖州詞路文化線,融文化為(wei) 故事,化故事為(wei) 場景,變遊覽為(wei) 遊戲,讓詞文化走進千家萬(wan) 戶。

  首屆中華詞學研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中國詞學研究會(hui) 名譽會(hui) 長楊海明則建議,以湖州為(wei) 代表,接下來或可與(yu) 周邊環太湖地區聯合開發打造“詞品牌”,讓中國詞學文化的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