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00多元就能青春永駐,“不老神藥”是真的嗎?
如何才能長生不老?這個(ge) 古今中外的難題,在電商平台上,似乎有了輕輕鬆鬆的解決(jue) 方案——近兩(liang) 年,各大電商平台熱銷一種核心成分為(wei) 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的“不老藥”。這些商品宣稱經跨境電商渠道原裝進口,官方海外旗艦店每瓶售價(jia) 高達數千元,一般人高攀不起。但近段時間,越來越多海外購小店一邊宣傳(chuan) “每天2粒、真不會(hui) 老”,一邊把售價(jia) 拉低至每瓶100多元,能吃一個(ge) 月。每月100多元就能青春永駐,如此便宜好用的“不老神藥”是真的嗎?
在科學界,NMN的抗衰老作用有一定的實驗成果支持,但能否作為(wei) 食品藥品,目前沒有定論。我國對保健品、食品或藥品有嚴(yan) 格的監管標準,例如需要進行原料及產(chan) 品穩定性試驗、毒理安全性評價(jia) 試驗等。這些工作,NMN均未完成。去年年初,市場監管總局曾組織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排查轄區內(nei) 違法經營以NMN為(wei) 主要成分的“不老藥”行為(wei) ;同年7月,又在給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第1067號建議的答複中表示,NMN在我國尚未獲得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和藥品許可,不能作為(wei) 食品和藥品進行生產(chan) 經營。
正因為(wei) 生產(chan) 經營“不老藥”涉嫌違法,商家們(men) 這才繞了一大圈,舍近求遠地用跨境電商把產(chan) 品搬回國內(nei) ——媒體(ti) 調查發現,大量NMN產(chan) 品以國外設廠、收並購國外企業(ye) 等方式生產(chan) ,再以“海外品牌”的名義(yi) 回國銷售。某些品牌號稱原裝進口,但商品標簽不符合跨境電商商品的正規格式,且沒有備案號,有的品牌甚至懶得再找跨境物流或保稅倉(cang) “洗澡”,直接從(cong) 國內(nei) 某批發市場發貨,確有可能是披著“洋皮”的國產(chan) 品。
消費者不清楚這背後的彎彎繞,隻是被商家炫酷的高科技文案種了草。而且“不老藥”的“人設”很討巧,吃下去能不能長生不老,怎麽(me) 著也需要數年觀察,反正在7日無理由退貨保障期內(nei) ,消費者很難看出效果。所以,在購買(mai) 評價(jia) 、購物分享裏,消費者大多隻能留下“希望有效”等美好願望,而那些篤定吃了“能讓代謝能力回到10至20年前”“從(cong) 細胞核心開始抗衰老”的分享,細看都帶有廣告標識。更關(guan) 鍵的是,因為(wei) 號稱走跨境電商渠道,絕大多數商家不支持7日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就算感覺不妙,也失去了維權先機。
事實表明,“不老藥”處於(yu) 監管灰色地帶,即使不考慮真實效果如何,也存在虛標含量、虛假宣傳(chuan) 等亂(luan) 象。《食品工業(ye) 科技》今年上半年刊發了一篇論文,檢測了6種市售NMN產(chan) 品,發現部分產(chan) 品虛報NMN含量,有的實際含量隻有其標稱值的三分之一。跨境電商不是違法商品的庇護所,其經營行為(wei) 同樣受我國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管轄。NMN是不是真抗老還有待研究;以跨境電商繞過監管的方式銷售是否合法,還需要監管部門和平台明確。但是,“不老藥”沒有實證支持的虛假宣傳(chuan) 、虛標含量等問題應當予以糾正。
在我國,NMN仍處於(yu) 研究階段。今年其作為(wei) 化妝品新原料備案獲批,說明其成分功效有一定科學性。企業(ye) 想要生產(chan) 銷售NMN類食品藥品,應當在相關(guan) 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基礎性研究,弄清楚作用機理、原料製備、生產(chan) 工藝等產(chan) 品技術要求,並達到標準化生產(chan) 水平。如果真能合法合規地生產(chan) 出有效的NMN類抗老藥,何愁賣不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 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