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北京動畫周主場閉幕活動舉行
8月9日下午,首屆北京動畫周主場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圓滿落幕。中國動畫學會(hui) 會(hui) 長馬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傑群,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沈潔,北京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霍學文,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陳維成,歌華傳(chuan) 媒集團董事、副總經理羅曉軍(jun) ,北京銀行副行長王健出席,相關(guan) 支持單位、專(zhuan) 家學者、行業(ye) 代表、學生代表、媒體(ti) 代表參加。
首屆北京動畫周主體(ti) 活動6天,舉(ju) 辦了6場論壇、5場培訓、5個(ge) 主題展覽、2場國際主題日活動、2場創投活動、數百部作品展映展播,放映開幕動畫電影《山海經之再見怪獸(shou) 》、搭建線上元宇宙空間及涵蓋十餘(yu) 家視頻平台的網上直播,線上線下累計參與(yu) 人次破億(yi) 。其中動畫論壇和中國動畫教育講堂在新華社、北京時間、中國教育電視台、現場雲(yun) 、咪咕、騰訊視頻、優(you) 酷等11家平台同步線上直播,觀看量累積超過4000萬(wan) 人次;長達一個(ge) 半月的線上線下展播展映,覆蓋15家電視頻道和8家網絡平台;舉(ju) 辦VR體(ti) 驗、皮影藝術、動畫配音等活動882場次;創投單元進入初評的項目64個(ge) ,《琉璃盞》《裏波星球》《森林奇遇記》正式簽約,簽約投資金額1.6億(yi) 元。
活動期間,截至8月9日上午8:00,共有482家媒體(ti) 平台參與(yu) 報道2561條,全網閱讀量約為(wei) 8298.60萬(wan) 次。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欄目報道“首屆北京動畫周正式啟動”,新華社、央視網、人民日報、光明網、央廣網、中國網、環球網、北京日報、北青網、首都廣播電視、中阿衛視等多家媒體(ti) 關(guan) 注。
北京科學中心主場閉幕活動上發布了多項活動成果。
王傑群同誌與(yu) 霍學文同誌助簽,孔建華同誌與(yu) 王健同誌簽訂動畫合作意向備忘錄,北京銀行將支持北京市廣電局辦好北京動畫周,合作推出動畫賀歲片,共同發起麵向全國青少年的動畫創意征集活動,合作設立青少年動畫“大師班”,共同打造“小小朗讀者”項目。
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徐曉輝與(yu) 歌華傳(chuan) 媒集團副總經理羅曉軍(jun) 助簽,中文天下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瑞與(yu) 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昱東(dong) 共同簽署協議,動畫原創孵化基地落戶西城區黃城21號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園。
陳維成同誌發起倡議,北京市廣播影視協會(hui) 、北京影視動畫協會(hui) 、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hui) 、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hui) 、北京設計學會(hui) 、北京原創設計推廣協會(hui) 6家協會(hui) 代表18家成員單位,共同啟動了北京動畫科技創新共同體(ti) 。北京動畫科技創新共同體(ti) (簡稱“京動體(ti) ”,英文簡稱“BATU”)。共同體(ti) 是促進動畫和科技協同創新的機製,是文藝界和科技界交流的平台,是動畫科技破題攻關(guan) 的智庫,是數字文明發展的促進者。共同體(ti) 將致力於(yu) 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促進動畫業(ye) 與(yu) 科技界深度融合,共同推動動畫產(chan) 業(ye) 發展、動畫科技融合、動畫創作交流、動畫賦能教育、科普動畫創新發展,更好地讓中國動畫走向未來。
首屆北京動畫周創投路演大會(hui) 的《琉璃盞》《裏波星球》《森林奇遇記》項目正式簽約。
首屆北京動畫周成立了北京動畫發展智庫,王傑群同誌和沈潔同誌為(we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動畫學院教授路盛章、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北京迪生數字娛樂(l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中秋、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春寧授予聘書(shu) ,並為(wei) 積極參與(yu) 和支持首屆北京動畫周的央視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廣播電視台卡酷少兒(er) 頻道等18家單位頒發優(you) 秀合作夥(huo) 伴證書(shu) 。
北京教育學院呂鵬教授、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黃勇、北京學生金帆書(shu) 畫院主任吳蔚為(wei) “北京動畫周青少年主題創作大賽”的優(you) 秀代表頒發證書(shu) 。
馬黎同誌宣布“致敬經典——我最喜愛的動畫推薦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將遴選出最受觀眾(zhong) 喜愛的國產(chan) 動畫作品,納入第二屆北京動畫周展播展映範圍並推介。
首屆北京動畫周麵向社會(hui) 征集活動吉祥物作品106個(ge) ,經過線上投票,選出50個(ge) 作品進行發布展示。
王傑群同誌總結發言時說,首屆北京動畫周在五個(ge) 方麵實現了創新突破。一是首次全麵梳理中國動畫百年曆史脈絡,總結中國動畫的自主創新之路,以史為(wei) 鑒,展望未來,堅定動畫行業(ye) 奮進新時代的信心和決(jue) 心;二是充分發揮首都文化資源集聚優(you) 勢,團結各方力量,舉(ju) 辦高質量動畫論壇、展覽、創投等活動,是對首都動畫力量的一次總動員;三是在全國動畫製作機構、電影院線、電視台、網絡平台的支持下,舉(ju) 辦惠及廣大觀眾(zhong) 的暑期動畫公益展播展映,規模為(wei) 全國同類活動之首;四是注重動畫人才培育,組織了動畫大師班、青年導演計劃、高校動畫短片創作活動、青少年動畫創作大賽,形成了北京特色的動畫人才培養(yang) 模式;五是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方式安全高效舉(ju) 辦動畫周活動,主體(ti) 活動加上展映,參與(yu) 者已超過數億(yi) 人次。
王傑群同誌指出,中國動畫百年是一部為(wei) 時代和人民放歌的曆史。麵向新的百年,我們(men) “動畫人”要紮根中國文化土壤,用心用情用功鍛造中國動畫高峰之作,為(wei) 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要立足北京,放眼世界,在傳(chuan) 承創新互鑒中不斷提升中國動畫藝術,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北京動畫周是全國動畫界的交流平台,也是國際交往中心的文化窗口。我們(men) 一起精益求精地辦好北京動畫周,接力奮鬥,使之成為(wei) 中國動畫的風向標。
第一,傳(chuan) 承創新互鑒,發展“京”彩動畫。首屆北京動畫周的成功舉(ju) 辦,貫穿其中的一個(ge) 重要理念是傳(chuan) 承創新互鑒,把弘揚中國精神擺在突出位置。從(cong) 百年動畫展到七場論壇,關(guan) 鍵詞是“中國動畫學派”“中華優(you) 秀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動畫界致敬動畫經典,匯聚各方力量,增強了文化自信。我們(men) 完全有理由相信,首都北京立足動畫百年,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中國動畫“北京方陣”也將光彩綻放。
第二,健全動畫生態,繁榮動畫事業(ye) 。動畫周期間,業(ye) 界普遍關(guan) 注“動畫生態”。這需要政產(chan) 學研多方協同。8月9日的閉幕活動議程,啟動和發布了一攬子“動畫新政”。這些力量匯聚在一起,彌補了短板,對於(yu) 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動畫生態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動畫業(ye) 的繁榮發展,離不開跨界融合,離不開創新突破,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的動畫行業(ye) ,應當推進實現央地合作、部門協同、市區聯動,深化改革創新,形成有利於(yu) 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環境。
第三,科技賦能動畫,開啟數字未來。首屆北京動畫周落地北京科學中心,向業(ye) 界傳(chuan) 遞一個(ge) 信號: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推動文藝界和科技界良性互動,在新的起點上,讓藝術之美和技術之美美美與(yu) 共。動畫周期間,小小的兒(er) 童館裏,我們(men) 設置的京劇動畫VR、動畫配音等項目,就吸引了數千名小觀眾(zhong) 。動畫周設置的元宇宙空間,打破時空界限,數字世界介入實體(ti) 活動。北京動畫科技創新共同體(ti) 的發起組建,也將加速北京動畫創新創造步伐。
第四,創新辦會(hui) 模式,擴大傳(chuan) 播影響。首屆北京動畫周嚴(yan) 格遵守防控指引,在控製人流和規模的前提下,實現了傳(chuan) 播效應的最大化。動畫周展映版塊長達一個(ge) 半月,覆蓋15家頻道和8家網絡平台,讓農(nong) 村和邊遠地區的小朋友共享“動畫暑假”。七場動畫論壇直播累計觀眾(zhong) 達到四千萬(wan) ,創造了論壇活動的一個(ge) 奇跡。我們(men) 要認真總結辦會(hui) 模式,讓北京動畫周辦得更實、辦出影響。
首屆北京動畫周主體(ti) 活動於(yu) 8月9日閉幕後,優(you) 酷少兒(er) 、優(you) 酷動漫、騰訊視頻、愛奇藝、北京IPTV、咪咕視頻、BiliBili平台的線上展映展播活動還將持續到10月,論壇等活動也將通過元宇宙空間和雲(yun) 現場等多個(ge) 平台實現回看。(北京動畫周供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