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終圓夢 父親名字刻上烈士“英名牆”
日前,在山東(dong) 萊蕪戰役紀念館的“英名牆”上,“安徽省”一欄補刻了一位烈士的名字——“羅法本”。
紅牆金字,赫然醒目。
千裏之外的安徽合肥的一家醫院裏,82歲老人羅西高看到照片中羅法本的名字,流下激動的淚水。他激動地擠出一句話:“這是我父親(qin) ,他是革命烈士!”
這是父子二人相隔75年的再次“見麵”。
事情源於(yu) 合肥新站高新區七裏塘社區的“圓夢微心願”公益服務活動。
長期以來,該社區與(yu) 專(zhuan) 業(ye) 社工組織合作設置“微心願”公益服務項目,服務內(nei) 容包含幫助社區高齡老人完成家電維修、陪同看病、政策谘詢、適老改造等心願。
羅西高老人住在轄區的淮合花園小區,因為(wei) 身體(ti) 偏癱長期臥床不起,被社工組織納入定期訪視名單。
今年1月,社工殷瑞華在上門訪視中,羅西高的老伴李章英說出“心願”——我們(men) 想在衛生間裏安裝一個(ge) 固定扶手,讓羅西高在起身時,雙手能有支撐物。
這個(ge) “心願”正好與(yu) 適老化改造相契合,幾天後,誌願者帶著工具上門安裝,新扶手經久實用。望著改造後的衛生間,李章英十分高興(xing) 。在社工收拾東(dong) 西準備離開時,李老又試著說出了另一個(ge) 多年未完成的願望——老伴羅西高想在有生之年去祭奠在萊蕪戰役中犧牲的父親(qin) 。
原來,羅西高的父親(qin) 羅法本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中壯烈犧牲,年僅(jin) 31歲。羅西高那年才7歲。“他3歲的時候,母親(qin) 就過世了,父親(qin) 帶著他一起去山東(dong) 參加革命,父親(qin) 犧牲後,他在當地臨(lin) 時寄養(yang) 了一段時間後,就被姑姑接回安徽生活。”根據李章英的轉述,羅西高成了遺孤後,全靠姑姑幫襯著撫養(yang) ,姑姑將這些零碎記憶慢慢講給他聽,他一直留在安徽求學、工作,直至在企業(ye) 退休。
因為(wei) 信息不暢等,羅西高一直未能打聽到父親(qin) 安葬之處,也托人查詢過萊蕪戰役紀念館,得知“英名牆”上沒有羅法本的名字。
留給羅西高唯一的念想是一份泛黃的革命烈士證明書(shu) ,上麵寫(xie) 著:“羅法本,一九一六出生,一九三八年參加革命,一九四七年於(yu) 山東(dong) 萊蕪戰役犧牲,生前係山東(dong) 萊蕪新四軍(jun) 營長”。證書(shu) 標注為(wei) 皖烈字第004374號。
當時,殷瑞華注意到,羅西高由於(yu) 生病,口齒表達不太清楚,但是李奶奶講到烈士二字時,羅老在一旁情緒激動,淚流滿麵,費了老大勁才擠出一句話:“我很想去祭奠我的父親(qin) 。”
“這麽(me) 多年他一提到父親(qin) 就會(hui) 哭,也不知道要到哪裏去祭奠。”李章英說。
如今,羅西高的身體(ti) 狀況大不如以前,想讓父親(qin) 的名字刻上烈士“英名牆”的心願愈發強烈。有天清晨,羅西高醒來後興(xing) 奮地和老伴說,他竟夢到了父親(qin) 騎著馬,帶著他去找家。
“老人家年齡大了,不能等太久,怕留下遺憾。我們(men) 就想著盡最大的努力,和相關(guan) 部門、單位努力溝通和反饋老人家的心願和身體(ti) 狀況。”殷瑞華回憶。
2月,圓夢接力棒交到了七裏塘社區退役軍(jun) 人服務站和新站高新區退役軍(jun) 人服務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手中。服務管理中心的沈炎芳回憶,大家都沒遇到過類似情況,4名工作人員投身“圓夢行動”,聯係和羅老居住同一小區的女兒(er) 搜集資料。同時,大家在“中華英烈網”搜索查詢到籍貫為(wei)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的羅法本烈士,但安葬地點和照片一欄是空白。
經向合肥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請示,並多次電話聯係濟南方麵,新站高新區退役軍(jun) 人服務管理中心出具烈士證明複印件和公函發至主管部門濟南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同時郵寄相關(guan) 佐證材料,等待對方進一步核實確認。
合肥、濟南兩(liang) 地相關(guan) 部門來了一場“心願接力賽”,完成資料申報和審核確認後,今年6月,“羅法本”烈士名錄補錄程序全部完善。收到濟南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批複的第二天,萊蕪戰役紀念館工作人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將羅法本的名字鄭重鐫刻在了“英名牆”上。
紀念館工作人員還特地拍了“英名牆”的全景和近景照片發送給社工。“我立馬就到照相館進行放大和打印,將照片給老人家送去了。”殷瑞華說。
7月29日下午,在醫院治療的羅西高看到“英名牆”的照片,老人家一眼就認出羅法本的名字,顫顫巍巍用手指了指,眼中泛著淚光說,“他是烈士,我終於(yu) 能去看父親(qin) 了。”
沈炎芳感慨,這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過程,雖然一開始心裏也沒底,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最後結果是圓滿的,大夥(huo) 激動的心情和成就感難以言表。
眼下,羅西高又多了一個(ge) 心願,等他康複出院後,他想坐著輪椅和家人一道前往山東(dong) ,到萊蕪戰役紀念館當麵“看望”父親(qin) ,也看一看父親(qin) 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訊員 張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