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小蘿卜頭”眼中的革命歲月

發布時間:2022-08-18 10:4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楊建仁

  革命烈士的女兒(er) 、83歲高齡的羅力立撰寫(xie) 的回憶錄《大豆謠》(讀者出版社),書(shu) 很薄,卻被作家梁曉聲視為(wei) 以6歲孩子視角所寫(xie) 的革命回憶錄、“偉(wei) 大曆史的童音回響”。羅力立這位僥(jiao) 幸活下來的“小蘿卜頭”,用樸素的敘述、震撼人心的故事,將讀者帶入革命歲月,聽到紅色血脈相連的兩(liang) 代人崇尚信念的至誠呼喚。

  羅力立出生8個(ge) 月時,中共甘肅省工委機關(guan) 被破壞,她隨父母被敵人關(guan) 進牢房。母親(qin) 從(cong) 審訊室受刑回來,看到她嚎哭到筋疲力盡,臉上、身上沾滿泥土、屎尿。

  獄中蚊蟲肆虐,羅力立渾身上下連銅錢大的一塊好皮膚都沒有。有個(ge) 奶奶送她兩(liang) 塊餅幹,從(cong) 沒見過這東(dong) 西的小力立覺得不好玩,將餅幹扔到地上。母親(qin) 告訴她這是好吃的,她立即狼吞虎咽,從(cong) 未體(ti) 驗過的香甜強烈刺激著她的味蕾。放風結束,她目不轉睛盯著白發奶奶的背影:“還吃!還吃!”再見奶奶,她翻看她的手想再找一塊。還有一次,竟把撿到的一片肥皂當餅幹使勁咀嚼。

  父親(qin) 領導了獄中的絕食鬥爭(zheng) 和越獄,不幸又被抓回監牢。

  獄中的生活很苦,但《大豆謠》一書(shu) 中卻充滿著革命的樂(le) 觀主義(yi) 精神。因為(wei) 朝夕與(yu) 之相處的、影響她幼小心靈的,是她的爸爸媽媽以及獄友——他們(men) 對黨(dang) 和革命事業(ye) 無比忠誠,相信革命必定成功,他們(men) 小心地守護著她的精神世界。為(wei) 了照顧被刑訊摧殘又得了傷(shang) 寒病的父親(qin) ,母親(qin) 主動要求帶小力立住進20多人的大牢房。這是一個(ge) 不尋常的大家庭,大家都很喜歡這個(ge) 孩子,這個(ge) 抱抱,那個(ge) 親(qin) 親(qin) ,有時還把她高高拋起落入另一個(ge) 伯伯的懷抱,這是她最喜歡的遊戲“坐飛機”,難友們(men) 還省下自己的口糧和家裏送來的東(dong) 西給她吃。

  人民音樂(le) 家王洛賓當時也在這個(ge) 監獄裏,他專(zhuan) 門給4歲的力立寫(xie) 了一首兒(er) 歌《大豆謠》:“蠶豆稈,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ti) 。力立對囚徒誇大豆,世界上吃的屬第一……小力立,有誌氣,媽媽的哭聲莫忘記,長大衝(chong) 出鐵大門,全世界大豆屬於(yu) 你!”

  小力立更是多次做了難友唯一的送葬人。母親(qin) 在她臂上纏一塊黑布,她跟著抬著遺體(ti) 的看守走上山坡,代表難友深深鞠躬,做最後的告別。1946年2月22日,羅力立的父親(qin) 慷慨赴刑場,當時她才7歲,不知道這是生離死別的時刻。

  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和營養(yang) 劑。回憶錄《大豆謠》,以第一人稱講述了羅力立在監獄中經曆的大量鮮為(wei) 人知的故事,既有父親(qin) 羅雲(yun) 鵬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又有母親(qin) 樊桂英隱忍負重的高貴品格;既有大胡子叔叔王洛賓樂(le) 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又有作者本人幾十年來對信念的堅守。王洛賓寫(xie) 給小獄友羅力立的兒(er) 歌《大豆謠》,更是充滿了對反動勢力的控訴和鞭撻、對美好未來的純真向往和對後來人的鏗鏘激勵,給人以溫暖的力量和昂揚的鬥誌。讓讀來親(qin) 切自然、感人肺腑的這本書(shu) 更為(wei) 立體(ti) 和真摯。

  2021年3月20日,蘭(lan) 州市委宣傳(chuan) 部等舉(ju) 辦了兒(er) 童劇《大豆謠》首演暨蘭(lan) 州市中小學生觀演活動。2021年9月1日,蘭(lan) 州市中小學開學首堂課就是同看、同唱《大豆謠》,全市1600多所學校的46萬(wan) 多名中小學生,感悟紅色曆史,感受藝術魅力,由回憶錄改編的兒(er) 童劇《大豆謠》,成為(wei) 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成功範例。(楊建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