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信息采集、肥水一體化自動灌溉……這些智慧農業設施幫助農民抗旱保豐收

發布時間:2022-08-19 11:1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各地加大優(you) 良品種和主推技術等農(nong) 業(ye) 科技推廣力度,促進糧食穩產(chan) 豐(feng) 收。

  眼下,東(dong) 北大豆正處在鼓粒期。遼寧今年積極探索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新技術,大豆播種麵積新增了10萬(wan) 畝(mu) 以上。黑龍江海倫(lun) 今年重點推廣大壟三行密植栽培技術,比傳(chuan) 統種植方式增加了株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黑龍江省海倫(lun) 市東(dong) 風鎮臨(lin) 河村種糧大戶 潘彥傑:以往的小壟黃豆每個(ge) 豆莢才三粒,現在四粒到五粒的居多,所以我們(men) 產(chan) 量就上來了。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鹽堿地等後備資源適度有序開發為(wei) 耕地,推動由主要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吉林省今年大力推廣耐鹽堿水稻品種種植,新增麵積達25萬(wan) 畝(mu) 。大安這家合作社今年在7500畝(mu) 水田裏嚐試種植了6個(ge) 耐鹽堿水稻品種,目前已經進入灌漿期,這兩(liang) 天,他們(men) 正在為(wei) 水稻噴施葉麵肥。

  吉林省大安市中科合作社理事長 潘修強:今年長勢非常好,前期分蘖也不錯,現在灌漿期,我數了數,現在這個(ge) 稻粒每株大概得130多(粒),跟去年比這一畝(mu) 地大概能多產(chan) 個(ge) 100多斤糧食。

  當前全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夯實糧食產(chan) 能。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級巡視員 張文:今年,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投入29億(yi) 元,共遴選發布主導品種128個(ge) ,主推農(nong) 業(ye) 技術114項,目前距離秋糧收獲還有1個(ge) 多月,我們(men) 將廣泛發動基層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持續加大先進技術推廣服務力度,確保今年秋糧穩產(chan) 豐(feng) 產(chan) 。

  智慧農(nong) 業(ye) 設施 幫助農(nong) 民抗旱保豐(feng) 收

  為(wei) 降低持續高溫天氣給秋糧帶來的影響,各地充分利用各類農(nong) 業(ye) 設施設備進行抗旱施肥,確保秋糧安全成熟。

  江蘇新沂今年在糧食生產(chan) 重點村鎮建設9個(ge) 智慧農(nong) 田示範點,帶動近30萬(wan) 畝(mu) 農(nong) 田。依托安裝在田間的數字信息采集設備,農(nong) 業(ye) 部門和種植戶可以實時了解田間墒情、苗情、溫度、濕度等信息。為(wei) 了避免近期持續高溫抑製稻穗分化,影響收成,種糧大戶王義(yi) 勝每天都要打開電腦,根據信息平台的提示及時進行補水。

  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水稻種糧大戶 王義(yi) 勝:以前判斷田裏是否缺水,要去稻田裏,挖開土壤看看濕度,或者是看農(nong) 作物的根係生長情況,現在隻要在家裏看電腦或者手機,依靠智慧農(nong) 田係統,一個(ge) 人可以同時管理四五百畝(mu) 水稻,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7月中旬以來,皖北地區一直沒有有效降水,晴熱高溫持續,土地出現旱情並且有進一步發展趨勢。

  在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xiang) 雙樓村,種糧大戶焦魁正在利用地裏的肥水一體(ti) 化自動灌溉設備,給自己的500畝(mu) 玉米大豆複合種植地塊進行噴水灌溉施肥。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xiang) 種糧大戶 焦魁:這個(ge) 可以刷了卡以後,它自己就灌溉了,這樣還可以在灌溉的同時補肥。

  眼下晚稻秧苗正處於(yu) 分蘖期。這兩(liang) 天,位於(yu) 江西新餘(yu) 的袁惠渠灌區正在開閘放水,緩解幹旱。今年袁惠渠灌區完成了數字化改造,通過架設傳(chuan) 感器實現了對灌溉水量的實時監測,科學、係統調配用水。

  袁惠渠工程管理局第一管理段段長 倪立新:通過灌區升級改造的智慧閘點,對灌區流量、水位、墒情進行實時監測,結合鄉(xiang) 鎮、村委收集農(nong) 戶的用水情況,以及農(nong) 作物生長期來綜合研判用水需求,精準放水。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