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甲骨金文小篆書法速查手冊》在穗首發

發布時間:2022-09-05 14: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9月4日電 (記者 郭軍(jun) )9月4日,由廣東(dong) 省文化傳(chuan) 播學會(hui) 、江門市五邑炎黃文化研究會(hui) 主辦的《甲骨金文小篆書(shu) 法速查手冊(ce) 》首發式在廣州舉(ju) 行。

  古漢字書(shu) 法被專(zhuan) 家稱為(wei) 純正的“中華基因”,聯合國已將甲骨文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由於(yu) 種種原因,古漢字書(shu) 法長期處於(yu) 停涉狀態,始終難以向大眾(zhong) 普及傳(chuan) 播,其中古漢字難寫(xie) 難認是其中的一個(ge) 根本原因之一。

  《甲骨金文小篆書(shu) 法速查手冊(ce) 》匯集了三種古漢字書(shu) 法資料,為(wei) 廣大書(shu) 法愛好者提供了詳盡的古漢字書(shu) 法學習(xi) 和臨(lin) 帖材料。該手冊(ce) 總結了兩(liang) 種創製仿古漢字的書(shu) 法方式:一是借鑒法,在創製仿古漢字時,甲骨文、金文、小篆可以互相借鑒;另一種是仿古法,三種古漢字的缺字,可以參照古意,運用古字常用偏旁部首,以及用筆、結體(ti) 、章法,創製古漢字書(shu) 法。

  《甲骨金文小篆書(shu) 法速查手冊(ce) 》按照《新華字典》收錄8514個(ge) 字及排序,全部附上甲骨文、金文、小篆書(shu) 法。這些古漢字除了已被考釋破譯的外,有一部分為(wei) 創製的仿古漢字書(shu) 法。

  深圳文交所原藝術總監、軍(jun) 旅著名收藏家馬兵說:“《甲骨金文小篆書(shu) 法速查手冊(ce) 》以古現代文字區分的角度鎖定的三種古漢字,正好是當代大多數書(shu) 法家尤其是中小學生學書(shu) 者們(men) 最難認、難記、難懂的最大障礙。”

  廣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院客座研究員張吉剛表示,該手冊(ce) 簡便易查、利於(yu) 記憶,這種與(yu) 《新華字典》一致的查字法,—字三體(ti) 的比照,具有很強互鑒啟示性,對於(yu) 習(xi) 書(shu) 者在區分中增強記憶很有幫助。

  首發儀(yi) 式現場,廣州美術學院、五邑大學、江門一中、陳白沙中學、廣州匯泉學校、廣州深井小學等院校代表分別接受了主辦單位贈送的《甲骨金文小篆書(shu) 法速查手冊(ce) 》一書(shu) 。(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