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入侵頻發,虛擬課堂不是遊樂場
作者:熊誌
近日,遼寧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學生上網課時遭他人惡意闖入,刷屏“老師我愛你”擾亂(luan) 課堂秩序。據報道,國內(nei) 多地有學生表示遭受過網課入侵:學生通過騰訊會(hui) 議、釘釘等平台上網課時,突然有一些陌生人湧入直播間,有人謾罵老師和學生,有人放哀樂(le) ,甚至散發淫穢色情視頻。
受疫情影響,不少學生現在隻能在家上網課,但虛擬課堂的教學秩序,因為(wei) “網課入侵”而被嚴(yan) 重破壞了,這無疑讓老師、家長和孩子都異常糟心。
一些人跑到網課直播間搗亂(luan) ,未必有什麽(me) 利益企圖,無非是為(wei) 了整蠱取樂(le) ,但這種整蠱行為(wei) 顯然不隻是一個(ge) 玩笑而已。往輕了說,幹擾課堂秩序本就不道德;往重了說,類似刷屏罵人的行為(wei) 已涉嫌違法,至於(yu) 傳(chuan) 播淫穢色情信息,更是涉嫌犯罪。
要維護教學秩序,對於(yu) “網課入侵”行為(wei) ,就應該旗幟鮮明地嚴(yan) 厲打擊,不能讓網課成為(wei) 一些人的遊樂(le) 場。
首先,應該查清楚,“網課入侵”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據報道,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可以搜索到網課會(hui) 議號和密碼,如果是主動泄露,那麽(me) 泄露者負有一定的責任。如果是采取一些黑客手段拿到了密碼,並在社交平台傳(chuan) 播,信息泄露的性質會(hui) 更嚴(yan) 重。所以,如果嚴(yan) 重破壞了課堂秩序,老師、學校不妨積極配合提供相應證據,讓平台和警方介入調查,找出背後的始作俑者。
網課需求的增加,帶動了線上直播課堂的快速發展,提供網課服務的直播平台作為(wei) 網課的最大受益者,同樣有責任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和優(you) 化平台功能,協助維護虛擬課堂的秩序。比如在技術層麵,一方麵,要有更嚴(yan) 格的反入侵的設計,提高防火牆的威力,提升外部入侵的難度;另一方麵,在出現“網課入侵”後,是否可以進一步優(you) 化功能,提供一些更便捷的技術幹預手段,讓老師和學生可以盡快屏蔽無關(guan) 信息?
另外報道提到,這些“網課爆破”“網課入侵”的群組,在社交平台上能通過“會(hui) 議”等關(guan) 鍵詞,輕而易舉(ju) 地查到並加入,群友之間還會(hui) 交流入侵的經驗。那麽(me) ,相應的社交平台,是否應該及時清理相關(guan) 群組?
不管是網課平台,還是社交平台,麵對“網課入侵”現象都應該積極作為(wei) ,傳(chuan) 播網課會(hui) 議號和密碼行為(wei) 要禁止,內(nei) 容要及時清理;對於(yu) 一些頻繁出沒在各個(ge) 網課直播間的異常賬號,該封禁、屏蔽的,要及時封禁、屏蔽,至少,不能讓“網課入侵”那麽(me) 輕而易舉(ju) 。
疫情之下,上網課本屬無奈之舉(ju) ,要做到線下那樣的教學效果,並不容易。在此前提下,網課成為(wei) 一些人的取樂(le) 工具,也是在增加教學成本,折騰廣大學生。所以,從(cong) 學校、老師到平台以及網絡監管部門,各方要合力反入侵,維護好網課的秩序。
另外也要提醒那些整蠱取樂(le) 的人,不要以為(wei) 去直播間搗搗亂(luan) 無傷(shang) 大雅,如此破壞教學秩序的行為(wei) ,是在法律邊緣危險試探。(熊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