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縣長父親》獲獎,為什麽又要刪除
作者:熊 誌
9月18日,山東(dong) 省德州市作家協會(hui) 推送一篇“廉潔文化主題文學作品征文獲獎名單”,《我的縣長父親(qin) 》獲得征文一等獎,隨後獲獎信息遭刪除引發網友熱議。
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我的區長父親(qin) 》的獲獎作文標題,成為(wei) 一個(ge) 經典的梗,所以這一篇《我的縣長父親(qin) 》獲獎後,很多網友看了個(ge) 標題,就以為(wei) 是重現電影橋段,質疑作者依仗權力蔭庇,質疑評選的公平公正。
當地回應稱,評選本身“肯定合規”,不過事後卻刪除了獲獎名單,這一操作似乎進一步坐實了一些網友的質疑。但如果認真讀了這篇文章,不難發現,它跟電影橋段截然不同。
在文章中,作者娓娓道來地講述了父親(qin) 當年的一些事跡,比如困難時期堅持捐款,一門心思改變鹽堿地等等。在作者的筆下,一個(ge) 甘於(yu) 清貧又有情有義(yi) ,無私奉獻、造福一方的基層幹部形象躍然紙上。
從(cong) 文本來看,《我的縣長父親(qin) 》確實算得上一篇優(you) 秀的內(nei) 容;就主題而言,它所記錄的父親(qin) 廉潔、奉獻的精神,和“廉潔文化”的主題征文同樣匹配,所以正如很多讀過的網友所言,獲獎屬於(yu) 實至名歸。
再者,作者的縣長父親(qin) ,早就不在任了,並且早已離世;記錄的也是上個(ge) 世紀的故事,基本談不上幹擾評選公正。網友套用電影段子來調侃質疑,說白了還是先入為(wei) 主,被標題給迷惑了。
一篇征文引發一場風波,一方麵是因為(wei) ,在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依托權力影響來幹擾評選公正的案例在先,基於(yu) 對權力的警覺,大家很容易抱持天然的懷疑立場;另一方麵也說明,資訊爆炸的年代,就像看新聞隻看一個(ge) 標題一樣,很多人沒有耐心深入了解便展開評論。
一些網友的輕浮點評,甚至未知真相而貿然開“噴”,對作者無疑是一種傷(shang) 害。而在此事中,同樣值得思考的是,作為(wei) 評選單位,當地作協一開始還能夠有底氣地回應質疑,表示“肯定合規”,為(wei) 何事後又刪除了獲獎名單呢?
刪除獲獎名單,無非還是擔心輿論影響太大,想要息事寧人,隻是這種降溫的做法,恰恰會(hui) 起到相反的效果。
其實在獲獎名單公布後,盡管有不少網友質疑,但是隨著文章公開,很多前期先入為(wei) 主質疑的網友基本都收回了質疑態度,對獲獎表示認可。
有大量網友支持,文章的文筆和文本都不錯,那麽(me) 不妨光明正大地保留獲獎信息,公開宣傳(chuan) 獲獎文章,既是供外界學習(xi) ,也是方便大家監督評判,更是幫助傳(chuan) 遞清廉的作風。
正所謂“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任何領域的評選評比,做到盡可能地公開透明,這都是破除外界質疑,破除權力幹擾的負麵聯想的最好方式。所以,與(yu) 其刪除獲獎信息,不如光明正大地晾曬宣傳(chuan) ,一篇優(you) 秀的作品,一定不會(hui) 被一個(ge) 標題輕易掩蓋,也一定會(hui) 經得住時間和外界的檢驗。(熊 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