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差到冒犯觀眾”,這部劇給創作者敲響了哪些警鍾

發布時間:2022-09-22 15:28:00來源: 文匯報

  作者:王彥

  憑借史無前例的網絡評分2.1分,《東(dong) 八區的先生們(men) 》成為(wei) 9月熱度最高的電視劇之一。截至發稿時,已有超過17萬(wan) 人在豆瓣評分區給該劇打出一星差評。

  事實上,在一眾(zhong) 古偶占據網絡討論度的9月,這部都市劇可謂於(yu) 平淡中開播。但因差評不斷,它在觀眾(zhong) 鋪天蓋地的吐槽聲中屢次衝(chong) 上熱搜,芒果TV單平台播放量近6億(yi) 次,短時間內(nei) 成為(wei) “現象級爛劇”。即便在該劇收官之日,網友對它“毀三觀”的口誅筆伐仍然高掛熱搜榜上。

  《東(dong) 八區的先生們(men) 》究竟“爛”在哪兒(er)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該劇幾乎暴露了所有問題劇的創作陋習(xi) :脫離真實生活,充滿偽(wei) 現實的懸浮感;陷入偷懶邏輯,劇本是爛俗橋段的集成;注水嚴(yan) 重,無病呻吟拖足了40集;錯把庸俗、低俗當通俗,嘩眾(zhong) 取寵的惡趣味著實令人厭惡……一部劇可以“差到冒犯觀眾(zhong) ”,其暴露出的問題給所有創作者敲響了警鍾。

  相比虛無的“打拚”,觀眾(zhong) 更愛看踏實的奮鬥進行時

  四名男性,四種不同職業(ye) ,人工智能研發者、大學副教授、奢侈品櫃哥、星級酒店助理廚師,劇中角色童語和他的兄弟們(men) 本有望成為(wei) 如今女性題材過載的一次調劑。事實卻是,很難有人心平氣和地看完第一集。

  一開篇,該劇就充滿了浮誇的臆想:十年前,他們(men) 一起打架一起淋雨,十年後,他們(men) 說好不分離,以伴郎身份乘直升機空降婚禮;派對上,他們(men) 聚則光芒萬(wan) 丈,吸引注目禮無數,散則各自佳人有約,魅力無邊。好不容易從(cong) 派對、泳池、走錯房睡錯床的假日混沌回到他們(men) 的“現實生活”,無論職場抑或情感,那裏同樣被“他者”對於(yu) 虛無世界的扭曲幻想填滿。書(shu) 寫(xie) 成功,必然是眾(zhong) 人皆醉我獨醒的大神突圍;勾勒愛情,注定會(hui) 在“人人都愛我”的簇擁中,經曆重重巧合、關(guan) 關(guan) 誤解後牽手歡喜冤家“原來還是你”;又比如刻畫人物深度,全靠諸如“下雨的夜晚冷酷的鐵”等不明所以的台詞以及金斯堡、契訶夫等名家“裝點門麵”。

  更重要的是,無論劇中人身處哪行,他們(men) 的職場表現都離地三尺。曆史係副教授一頭紮進網紅書(shu) 店裏查閱論文資料,櫃哥的銷售業(ye) 績全都來自燈紅酒綠下的“人脈維係”,廚師天賦隻憑著一款平平無奇如家庭烘焙作業(ye) 的蛋糕就能蓋戳認證。至於(yu) 人工智能研發工程師,背幾個(ge) 專(zhuan) 業(ye) 名詞,在白板前比劃一番,權當職場奮鬥。即便副教授的事業(ye) 可能暫停片刻,研發精英的項目會(hui) 被砍掉三分之二預算,但遭際差異並不會(hui) 影響他們(men) 腳底不染塵的生活待遇。沒經曆過失敗的迂回,也不見額外的付出,夜夜笙歌的日子裏,他們(men) 的成功仿佛都是天縱奇才的水到渠成。

  如此懸浮的生活與(yu) 虛無的快感,早被時代審美拋在身後。可沒想到,“被物質囚困的青春”“用物質堆砌的生活哲學”,在《東(dong) 八區的先生們(men) 》裏重新被大書(shu) 特書(shu) 。殊不知,相比浮誇虛無的作秀式“打拚”,現在的觀眾(zhong) 更愛看市井煙火與(yu) 踏實奮鬥。就像著名編劇高滿堂始終呼籲的“國產(chan) 劇應該多關(guan) 注平凡人的生活”,此處“平凡”不僅(jin) 指生活裏職業(ye) 普通、境遇普通的真實的人,同樣指代一步一腳印的平凡奮鬥軌跡。觀眾(zhong) 看劇,不僅(jin) 看劇中的人生故事,更在尋找“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men) ,都與(yu) 我有關(guan) ”的真誠共鳴。

  相比惡俗抖機靈,真喜感源自共情中的智慧勃發

  如果說懸浮的人設與(yu) 劇情,指向了《東(dong) 八區的先生們(men) 》劇本的虛空薄弱,那麽(me) 油膩、惡俗、物化女性等價(jia) 值觀的偏航,才是該劇惹到眾(zhong) 怒、被觀眾(zhong) 集體(ti) 抵製的致命弱點。有網友批評,這部劇把嘩眾(zhong) 取寵的惡趣味彰顯到了極致。

  比如頻頻把女性當成“戰利品”,主張有錢有顏,女性就會(hui) 投懷送抱、主動搭訕;為(wei) 成功女性貼上拜金標簽,強調買(mai) 包才是她們(men) 的最大樂(le) 趣,連買(mai) 包的錢都由男性承擔;貶低女性職業(ye) 才幹,暗示每位女性上位的過程,都可能源自“背後有人”;更把正常的生理期編排成汙名化的段子……從(cong) 價(jia) 值觀到性別觀,劇中台詞多處散發著偏見與(yu) 陳腐。

  而在許多出圈的劇情片段中,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當數各種“三俗”的“擦邊球”。有的是言辭間的放浪形骸,把“花花公子”式的行徑比喻成“水手就要征服全世界的碼頭”;有的是行為(wei) 舉(ju) 止上的放肆不堪,劇中童語扶住眼看跌倒的許多,演員張翰的手竟不偏不倚拽住了女演員的內(nei) 衣帶,同樣是他們(men) 的對手戲,男演員的手直接擺在女同事的胸部。無論主創有意無意,此類情節都無關(guan) 藝術,隻與(yu) 博眼球相連,進一步拉低該劇下限,更冒犯觀眾(zhong) 。

  值得玩味的是,或許是營銷方安排,為(wei) 了劇方平台方的刻意“挽尊”,該劇彈幕中常見“喜感十足”的注水評價(jia) 。劇中主角團把約會(hui) 外國女性稱作“為(wei) 國爭(zheng) 光”,彈幕誇“幽默”;他們(men) 對女孩說“因為(wei) 愛吃辣,所以身材火辣”,彈幕飄過“有趣”。似乎“喜感”“抖機靈”的評價(jia) ,能為(wei) 劇中低俗、庸俗乃至惡俗的橋段扯上遮羞布。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裏,古訓有“人生四不笑”。曲藝發展中,相聲大師馬三立、侯寶林等老一輩藝術家,把大量充斥著低俗包袱、“出乖露醜(chou) ”以博笑聲的元素剔除,對相聲進行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改造,才使其成為(wei) 人民喜聞樂(le) 見的藝術樣式。就在前不久的《脫口秀大會(hui) 》上,精神科醫生金金登台,寧可折損逗趣指數也堅持“不用病患痛苦來編織段子”……凡此種種,都傳(chuan) 遞著我們(men) 的公序良俗、民族審美中對幽默、對喜劇的認知界定。真正的幽默,絕不是單純耍貧嘴,更非惡俗抖機靈,而是在建立尊重、抵達了共情之後的一種智慧勃發。

  相比“誰紅聽誰的”,現實主義(yi) 才應當是創作的基本法

  《東(dong) 八區的先生們(men) 》刷出國產(chan) 劇最低評分之時,身兼該劇出品人、製作人、編劇、男一號的張翰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他自2013年以來的創業(ye) 史也被披露在大眾(zhong) 麵前:2014年開始簽約藝人,2015年起擔任製片人,深度參與(yu) 選角、編劇等多項工作。隨著一張“張翰含量濃度”的劇集列表出爐,近五年來,平均4.2分的《傳(chuan) 奇大亨》《溫暖的弦》《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等低分作品引發網友追問:究竟是什麽(me) 樣的市場篩選機製、創作理念,炮製出了這些在劇本階段就該被“說不”的劇集?

  2017年播出的《傳(chuan) 奇大亨》有據可考。前期宣傳(chuan) 中,該劇導演始終是TVB金牌製作人、《金枝欲孽》的監製戚其義(yi) ,可正式播出後,觀眾(zhong) 卻發現導演被更換。而戚其義(yi) 在後來的采訪中似有所指,“有時候,演員大過導演,當紅演員可以主導一整部戲”。

  放眼望去,創作主導權的模糊,在國產(chan) 影視劇中並不鮮見,甚至可謂長期“辯題”。相比影視工業(ye) 成熟地區的固定法則,國產(chan) 影視劇的創作中,“導演中心製”“製片人中心製”“編劇中心製”“演員中心製”並無定規。固然有劇組堅持以專(zhuan) 業(ye) 短長論創作話語權,同樣難以否認,不少劇組簡單粗暴地執行“誰紅聽誰的”。這便難怪,一部作品的邊界,常常在話語權的爭(zheng) 奪中讓位於(yu) 某個(ge) “資源大咖”的個(ge) 人審美與(yu) 個(ge) 人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今年初,爆款好劇《人世間》證明,一部電視劇成功與(yu) 否,並不單獨依賴於(yu) 明星的個(ge) 體(ti) 魅力,也並非大導演、名編劇僅(jin) 憑一己之力即可成就的。相比“誰紅聽誰的”,現實主義(yi) 才應當是創作中人人恪守的基本法。惟有循著現實主義(yi) 倡導的求真求實從(cong) 生活中汲取靈感、在時代中把準脈搏,創作才能有可靠的起點;也惟有秉持現實主義(yi) 的創作態度,以工匠精神完成編導演服化道的全流程接力,一部好劇才可能真正煉成。(王彥)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