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快建立完善的創新體係

發布時間:2022-09-22 15:11: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李 曄(山東(dong) 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狠抓創新體(ti) 係建設,進行優(you) 化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複的弊端。”“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形成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對科技創新來說,科技資源優(you) 化配置至關(guan) 重要。從(cong) 基礎研究、應用研發到將新產(chan) 品新技術推向市場,技術創新活動周期長、風險大、難度高,麵臨(lin) 著科技成果研發和轉移轉化等諸多問題。隻有通過建立完善的創新體(ti) 係,把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ti) 有機組合在一起,形成科技創新協同機製,才能實現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不斷提升創新效率和能力。加快建立完善的創新體(ti) 係,必須深入把握科技創新規律,聚焦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人民群眾(zhong) 實際需要,將分散的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組合起來,大力推動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技術創新體(ti) 係的整體(ti) 效能,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從(cong) 高端醫療裝備國產(chan) 化替代,到運用科技手段構建精準扶貧新模式,再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和民生改善的整體(ti) 水平大幅提升。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需要日益廣泛,對完善我國技術創新體(ti) 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探索新模式、形成新業(ye) 態,優(you) 化配置產(chan) 學研科技資源,激活各類創新要素,推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應用,實現技術供需對接,更好地滿足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人民群眾(zhong) 實際需要。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關(guan) 鍵在於(yu)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我國具有的廣闊內(nei) 需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能。各類技術創新主體(ti) 有責任也有條件在擴大內(nei) 需、促進經濟循環暢通方麵發揮更大作用。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主體(ti) 要充分認識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與(yu) 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ti) 係和合作機製,協同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加快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助力強化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同時,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引進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努力搶占科技製高點。

  服務國家科技戰略導向。科技攻關(guan) 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國際科技和經濟競爭(zheng) ,對建立技術創新體(ti) 係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技術創新體(ti) 係,要緊緊圍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引導創新資源向重要科技領域有效集中,鼓勵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主體(ti) 合作研發關(guan) 鍵性科技成果和產(chan) 品。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等領域加快協同創新,以完善的技術創新體(ti) 係激發新的創新活力,以科技創新和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各類創新主體(ti) 要緊緊圍繞國家科技戰略導向,結合自身優(you) 勢找準發力點,推進重點項目協同和研發活動一體(ti) 化,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