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仙話傳統的生命力

發布時間:2022-09-22 15: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閔豔芸(北京大學出版社副編審)

  上起先秦諸子、《左傳(chuan) 》和《山海經》,下至清人筆記與(yu) 世情小說、神魔小說,在中國的古代典籍裏記錄了很多神仙的故事和修仙的傳(chuan) 奇。學界為(wei) 了把它們(men) 和神話區別開來,把這些“以記敘神仙活動為(wei) 主要內(nei) 容,以追求長生不死和自由為(wei) 中心主題”的文本統稱為(wei) 仙話。仙話可謂最具“中國性”的文本,是古人對於(yu) 人突破肉體(ti) 局限性的一種樸素而奇妙的想象,背後是中國人獨有的生命哲學。所以,《諸仙紀》的作者嚴(yan) 優(you) 說:“仙話是中國貢獻給人類文明的一份別致的禮物。”

  嚴(yan) 優(you) 曾經寫(xie) 過一部以體(ti) 係化的方式梳理中國上古神話的《諸神紀》,獲得了不俗的口碑。這一次,她把目光對準了似乎不那麽(me) 高大上的、在以儒家思想為(wei) 正朔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殿堂裏隻占邊緣位置的仙話。在她看來,神話主要反映不同民族在遠古童年期的觀念,因而具有全球的普適性,而仙話更多反映了中國漫長曆史時期中不同階層不斷發展變化的某些“共識”體(ti) 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模式,是可以講得很精彩的中國故事。《諸仙紀》的寫(xie) 作,正是她努力講好“仙話”這個(ge) 中國故事的一次精彩的嚐試。

  在《諸仙紀》中,嚴(yan) 優(you) 專(zhuan) 辟一節,解讀在中國源遠流長、極富群眾(zhong) 基礎的“八仙的故事”。八仙中既有皇親(qin) 國戚(曹國舅)、官宦子弟(韓湘子),也有落魄乞丐(鐵拐李)、“街頭小混混”(藍采和),還有在體(ti) 能和社會(hui) 資源占有上被視為(wei) 弱勢群體(ti) 的老人和女性(張果老和何仙姑),貧富貴賤,社會(hui) 階層差異極大,可是他們(men) 都修仙成功了,成仙後組成了一個(ge) 其樂(le) 融融的神仙大家庭,很喜慶的一個(ge) 故事,背後投射出的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樂(le) 觀氣質和進取精神。“天仙休羨慕,世人刻苦幹”。神仙都是凡人(甚至包括其他物種的生靈)經過刻苦修煉、曆經重重磨難後而修成的,《西遊記》裏借如來佛之口交代過玉皇大帝的身世:“他自幼修持,苦曆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wan) 九千六百年。”你看,玉帝這個(ge) 天庭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居然來得這麽(me) 不容易,真正是實至名歸。

  中國仙話總是為(wei) 我們(men) 呈現出一個(ge) 充滿想象力的瑰麗(li) 的奇幻世界:山林草木、花鳥蟲魚,萬(wan) 物皆被仙澤,神奇事物比比皆是;仙人們(men) 風姿綽約,騰雲(yun) 駕霧,享有漫長的生命;這裏有浪漫、旖旎、唯美的愛情,也有仙魔對立的驚心動魄。這個(ge) 奇幻、唯美的世界撫慰了我們(men) 這些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cong) 林裏的現代人。《諸仙紀》裏記錄了一個(ge) “吹簫引鳳”的仙話故事,“秦穆公為(wei) 女作鳳台,蕭史、弄玉夫婦居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神仙伉儷(li) “蕭史弄玉”的典故成就了李白“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的千古名句和“鳳凰台上憶吹簫”的絕美詞牌。《諸仙紀》還記錄了一艘古代的“不明飛行物” ——貫月槎(槎,竹木編成的筏,也可泛指船隻)的奇幻傳(chuan) 說,“堯登位三十年之際,有一艘巨槎在西海上浮現。槎上有光,夜明晝滅。海邊居民遙望槎上的光芒,見它忽大忽小,就像星星月亮在其間出入一樣。槎上有羽人棲息。群仙含著露水漱口噴出,會(hui) 讓日月之光暗淡,如同黃昏時的景象”。多麽(me) 令人神往的奇境!“石橋峰上棲玄鶴,碧闕岩邊蔭羽人。”(唐李紳《新樓詩其十七》)……中國仙話奇幻瑰麗(li) 的想象力,豐(feng) 富多元、異彩紛呈的形象世界成為(wei) 華夏藝術史上取之不竭的靈感武庫。

  中國仙話裏還有很多其他的精神內(nei) 涵,比如說,崇尚自由、逍遙天地的散仙精神——逍遙山林、鬆鶴為(wei) 伴、煮白石為(wei) 糧的白石先生,無拘無束、幾番戲弄權傾(qing) 天下的曹操的“老頑童”左慈,自由自在、詼諧不羈的東(dong) 方朔,獨來獨往、冰雪氣質的姑射神人,他們(men) 的身上都體(ti) 現了中國人心目中理想精神境界的不同層麵,和“凡人皆可成仙”的個(ge) 人奮鬥精神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體(ti) 兩(liang) 麵。

  “與(yu) 偏重崇高取向的神話相比,仙話顯得更加世俗化,更加接地氣。”在《諸仙紀》後記裏,嚴(yan) 優(you) 說:“如果說正統思想是一部堂皇大戲,戲台上的主角是王侯將相,那麽(me) 接地氣的仙話更體(ti) 現了坐在台下看戲的中下層民眾(zhong) 的思想。它們(men) 也許上不得台麵,但卻真實而深刻,內(nei) 蘊無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