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電影《媽媽!》:困在記憶裏,麵朝大海

發布時間:2022-09-22 15:28:00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李佳

  電影《媽媽!》原本是導演楊荔鈉《春夢》《春潮》《春歌》“三部曲”的第三部《春歌》,後為(wei) 強調媽媽在故事中的主角性而更名。所謂“春歌”,正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世上隻有媽媽好》。這首歌,是童年的歌,亦是喚醒童年的歌,故而屬於(yu) 人生的春天。

  這首“春歌”,如今在秋天唱起。2022年中秋節,電影《媽媽!》在全國公映,在感動無數觀眾(zhong) 的同時,也發人深思。它不僅(jin) 用散文般的“語言”講述了世間最平凡而偉(wei) 大的愛——母愛;更不動聲色地關(guan) 注了一群“邊緣人”——老人、單身女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關(guan) 注他們(men) 的生活與(yu) 命運,並從(cong) 散亂(luan) 而困頓的生活碎片中采擷希望與(yu) 力量。

  一首恬靜的詩

  幾扇寬大的落地窗,一樹繁花,兩(liang) 把竹椅,一方安靜的院落,這是85歲的媽媽蔣玉芝(吳彥姝飾演)和65歲的女兒(er) 馮(feng) 濟真(奚美娟飾演)的家。電影《媽媽!》的運鏡如詩般舒緩、富於(yu) 音樂(le) 性,它披著朝陽,從(cong) 這個(ge) 小巷深處的院落進入,由一頓優(you) 雅的早餐開始。食材並不豐(feng) 富,但被一雙女性的手精致地分裝在瓷盤裏,有序地放在木托盤上,一陣搖鈴,喚醒清晨,也讓歪在床上讀書(shu) 的白發母親(qin) 抬起頭……母女倆(lia) 的生活,在這個(ge) 清晨不緊不慢地展開畫卷。

  漸漸地,我們(men) 才發現,這幅畫卷上寫(xie) 滿了孤獨、苦難和回憶。兩(liang) 位女性,一位丈夫早逝,一位終身未婚,俱已退休,大部分人已將她們(men) 遺忘;她們(men) 的人生,各有苦楚,有難以打開的心結,她們(men) 的夢中有淚、回憶中有痛。但她們(men) 從(cong) 不曾傾(qing) 訴、不曾怨懟,影片將一切哀愁裝進生活,化作“一日三餐”規律的菜譜、夜晚同讀的詩、挑燈整理的日記、母親(qin) 偶爾的調皮、女兒(er) 樂(le) 此不疲的勞作……生活堅強的外衣,將苦難變成若有若無的影子,也讓平凡的瑣碎變得憂傷(shang) 而深刻。

  女兒(er) 查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時,故事迎來了真正的高潮,母女倆(lia) 也麵臨(lin) 著新的、更大的苦難。當女兒(er) 知悉病情,隻平靜地問“我還有多久?”而後,即按部就班地安置母親(qin) 、安排生活。當母親(qin) 察覺到真相,也平靜地說:“每一位母親(qin) 都是母狼,保護幼崽,是她們(men) 的天性。”而後,於(yu) 耄耋之年再次演繹起“為(wei) 母則剛”。當觀眾(zhong) 隨著電影、以她們(men) 的視角看待生活,痛苦和悲傷(shang) 不再是沉浮於(yu) 日子中的猙獰,她們(men) 要奮力在悲愴中流淌出詩。所以,觀看這部影片時,觀眾(zhong) 的內(nei) 心也總是安靜的。

  一曲無言的歌

  世界上最深沉的愛,往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它們(men) 超越了語言。《媽媽!》的動人之處,在於(yu) 其深情雋永,且表現愛常常是無言的,恰到好處。影片中幾處最打動人的場景,皆是如此。

  父親(qin) 的忌日,餐桌上擺著一根蠟燭,母女倆(lia) 伸出食指在燭火尖上各擦三下、相視而笑,溫暖的燭光包裹了兩(liang) 人,也包裹了那張空著的竹椅。看到後來,觀眾(zhong) 才明白,這是他們(men) 一家三口的約定,是父親(qin) “發明”的,“三”對於(yu) 他們(men) 而言,有特殊的意義(yi) ,無論何時,無須語言,隻要敲三下,彼此便知“我愛你”。後來女兒(er) 病重,忘記了很多事,甚至記不得自己的名字,唯獨不忘這個(ge) 約定。愛,是不能忘記的,足以穿透時間與(yu) 病痛。

  女兒(er) 拯救失足少女周夏,心中有疑,口中有問,但隻默默地遞給周夏一個(ge) 裝滿錢的信封,目光柔和。這份無言,飽含了千言萬(wan) 語,有著無盡可能。因為(wei) 什麽(me) 也沒說,周夏才能將它放在心底,她們(men) 的人生後來才有了更緊密的聯結。女兒(er) 的力量才傳(chuan) 遞到少女身上形成一種傳(chuan) 承,在某種意義(yi) 上,少女也成了她的“女兒(er) ”、她的延續,釋放了她胸中的些許遺憾。

  女兒(er) 著急小解,家門鑰匙一時尋不到,急得跺腳。母親(qin) 不聲不響果斷抓起錘、敲碎窗、翻身進屋、打開門。女兒(er) 終究失禁,母親(qin) 怕女兒(er) 難堪,慌忙抓起抹布跪在地上不停擦拭……母愛的力量,總在孩子最需要的瞬間爆發,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許多人看到此處,都潸然淚下,無聲的愛觸發了多少共鳴?而這樣的愛,最難演繹,多一分則造作,少一分則不足。母親(qin) 的飾演者吳彥姝在此展現了精湛演技。

  影片中許多最動人的瞬間,幾乎都是無言的。影片以無聲的方式描摹女性和母愛,令其更顯堅強、立體(ti) ,從(cong) 而,在這個(ge) 男性“缺位”、僅(jin) 作為(wei) 回憶或輔助出現的影像世界裏,得以成為(wei) 獨立存在,完成了更豐(feng) 富的表達。這曲無言的歌,不僅(jin) 是唱頌母愛的,更是唱給所有女性的。

  一片遼闊的海

  《媽媽!》不隻是一個(ge) 關(guan) 於(yu) 母愛和女性的故事,它在主題上走得更遠,觸及了生存和死亡層麵,講述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失去與(yu) 遺忘。

  電影十分鮮見地將關(guan) 注點放在一個(ge) 特殊群體(ti)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身上,在表現這個(ge) 群體(ti) 時,它並未讓觀眾(zhong) 看到不堪、卑微,也不想博取任何人的同情,而是將所有人都放在死亡麵前一視同仁;它將生存和死亡的意象全訴諸一片海,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隻是一群緩緩離岸、緩緩逝去的人。

  觀眾(zhong) 最初見到的,不是海,隻是水。女兒(er) 就是在水邊發病的,一片落葉沉重地砸進水裏,未曾濺起太大水花;水邊,像往常一樣做義(yi) 工的女兒(er) 的世界,卻天塌地陷了。那一夜,她徹夜未歸,媽媽坐在窗邊看書(shu) 等她,後來睡著了……這片水,加深了患者的迷茫,也消解了患病的恐怖,讓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的常見情景,化作一片飄零的葉。

  患病後,女兒(er) 對父親(qin) 的記憶更加清晰。母親(qin) 陪女兒(er) 去海洋館,隔著玻璃窗看“海”,女兒(er) 說:“媽媽是海,女兒(er) 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條不會(hui) 遊泳的鯨魚。”觀眾(zhong) 後來知道,父親(qin) 大約是投水而死的,他可能遭受過不公正對待,其中或許還有女兒(er) 年少時的無知。在這片指代的海裏,有漸行漸遠的真相和親(qin) 人。而海是包容、是寬恕,它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保留了最後一絲(si) 生命的倔強,那就是——不要忘記。

  影片最後,母親(qin) 終於(yu) 帶女兒(er) 來看海了。那是真正的海、漲潮的海,它波濤翻滾,泛起乳白色的泡沫。麵對這片遼闊的海,困在記憶裏的女兒(er) 和媽媽敞開胸懷、盡情歡笑。時間退出了她們(men) 的世界,海水淹沒了她們(men) 的影子……影片沒有給出確切的結局。人生海海,起落沉浮、變幻莫測,生命神秘而偉(wei) 大,也平凡而包容,不管是誰,都要麵對命運的未知、人生的苦難。歸根結底,麵對人生這片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與(yu) 普通人,沒什麽(me) 不同。(李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