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困難”是一種病症,該如何“對症下藥”?
“學習(xi) 不好真能治?”“學習(xi) 困難怎麽(me) 治?”……近期,全國多地醫院心理科開設學習(xi) 困難門診的話題引發大眾(zhong) 關(guan) 注。學習(xi) 成績差、對學習(xi) 不感興(xing) 趣、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以來始終困擾著學生、家長。
熱議背後,公眾(zhong) 對所謂的“學習(xi) 困難”,其實存在不少誤解。學習(xi) 困難的成因和幹預過程相對複雜,涉及心理學、教育學、醫學、教育神經科學、社會(hui) 學、計算機科學等方麵,而市麵上的機構魚龍混雜。
其實,對於(yu) 兒(er) 童“學習(xi) 困難”,除了需要多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在專(zhuan) 業(ye) 醫療機構的指導下,家長可以通過家校合作,幫助兒(er) 童改善學習(xi) 方麵的困境。——編者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很多家長都很關(guan) 注孩子的學習(xi) 狀態。近期,醫院“學習(xi) 困難門診”經由多家媒體(ti) 的報道後也激發了一些家長的好奇心:孩子學習(xi) 成績不好,難不成真的要去看門診?
相關(guan) 統計顯示,學習(xi) 困難的發病率約為(wei) 5%-15%,遠高於(yu) 我們(men) 想象,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更加明顯。但隨著孩子的神經和心理發育,到一定年齡可能會(hui) 有所改善。要指出的是,並非所有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會(hui) 被認定為(wei) 學習(xi) 困難,且學習(xi) 困難這一“病症”可以在專(zhuan) 業(ye) 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家長、學校和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下得到緩解。
綜合性幹預對“學習(xi) 困難”兒(er) 童至關(guan) 重要
“學習(xi) 困難”最先於(yu) 1963年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柯克提出,中外學者和不同的組織對學習(xi) 困難的定義(yi) 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認為(wei) 學習(xi) 困難指的是智力正常的學生由於(yu) 神經心理某一方麵發展不佳,導致學業(ye) 表現不如同齡孩子。他們(men) 在接受正常的教育後,仍在聽、說、讀、寫(xie) 、計算等與(yu) 學習(xi) 密切相關(guan) 的能力中存在某一方麵或某幾個(ge) 方麵的不足。
學習(xi) 困難還可細分為(wei) 三類:第一類是閱讀困難,這在學習(xi) 困難兒(er) 童中普遍存在,此類個(ge) 體(ti) 朗讀文本時缺字漏字或顛倒換字,無法理解文本,而且發音表達有困難;第二類是數學困難,也可以稱為(wei) 發展性計算障礙,此類個(ge) 體(ti) 對數的敏感性較差,缺乏數學基本概念,數數、數字計算以及空間能力較差;第三類是書(shu) 寫(xie) 困難,表現為(wei) 字跡潦草,筆順錯誤,拚音數字混記(例如分不清bd、69),字距不當(例如將左右結構的“好”寫(xie) 成兩(liang) 個(ge) 字“女子”),表現與(yu) 兒(er) 童年齡不相稱。
學習(xi) 困難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覺發展失調,注意缺陷,執行功能和工作記憶等核心認知能力不足。對學習(xi) 困難學生的行為(wei) 幹預,主要是彌補認知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幹預策略可以根據診斷的學習(xi) 困難的類型和學生個(ge) 體(ti) 表現出來的缺陷模式“對症下藥”。大多數時候,在專(zhuan) 業(ye) 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一些常見方法可以進行幹預,這些方法都已被證實可以用於(yu) 改善學習(xi) 問題和認知發展問題。具體(ti) 來說,這些方法包括——
(1)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是指個(ge) 體(ti) 有效利用感官,通過不同的感覺通道,如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前庭感覺、本體(ti) 感覺等,將從(cong) 環境中獲得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處理這些信息,然後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覺統合失調是導致兒(er) 童學習(xi) 困難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在感統訓練之後,學習(xi) 困難兒(er) 童的情緒穩定性和注意力都有提高,學習(xi) 表現能夠達到正常兒(er) 童水平。如果學習(xi) 困難兒(er) 童無明顯視聽和言語障礙,可以采取諸如跳房子、平衡木、拍球、跳繩、瑜伽球等活動來培養(yang) 平衡感,增強手眼協調能力。
(2)認知/行為(wei) 訓練
認知/行為(wei) 訓練是指通過反複練習(xi) 相關(guan) 的認知任務,通過激活相關(guan) 腦區的功能,提高兒(er) 童的認知表現。訓練主要包含注意力、工作記憶等在學習(xi) 過程中最關(guan) 鍵的認知能力。
這項訓練可以借助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完成,也可以在受過訓練的家長、老師指導下,通過練習(xi) 紙進行。我們(men) 開展的一項針對上海某小學一至四年級的低注意力小學生進行七周(21次)認知訓練後,發現低注意力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改善。另外,針對數學困難學生進行了為(wei) 期2個(ge) 月的執行功能(抑製、刷新、轉換)的認知訓練,結果發現這些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認知能力也獲得了提高,但是流體(ti) 智力並沒有在訓練後產(chan) 生效果。間隔6個(ge) 月後,發現訓練依然對認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效果,但其餘(yu) 效果有所下降。
這表明,認知訓練對學習(xi) 困難學生具有一定效果,持續性的訓練會(hui) 使效果維持更有效。
(3)正念訓練
正念訓練要求學生有目的地關(guan) 注、覺察當下的一切,包括識別自己的感知覺、情緒狀態、思想和意象等,不對感知、體(ti) 驗到的作任何判斷、分析、反應。在一項對山東(dong) 某初二年級學習(xi) 困難學生進行正念訓練的研究中,發現該訓練顯著提升了學習(xi) 困難學生的注意穩定性和注意轉移。正念訓練相對簡便易操作,比較適合兒(er) 童青少年,可以采用正念呼吸、關(guan) 注身體(ti) 、正念行走等多種方法。
如果要使用儀(yi) 器等,則必須在醫院進行。同時,根據專(zhuan) 業(ye) 機構的診斷,部分學習(xi) 困難學生如果同時發生注意問題或情緒問題,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但無論是否用藥,都需要配合認知幹預和康複訓練。
對每個(ge) 學習(xi) 困難兒(er) 童采取個(ge) 性化的綜合性幹預是至關(guan) 重要的,除了針對學習(xi) 困難個(ge) 體(ti) 的改善訓練,也需要關(guan) 注其生活的環境,尋找促使他們(men) 改變的可能性。
家長要更善於(yu) 正向激勵,防止孩子“習(xi) 得性無助”
學習(xi) 困難學生往往承受了來自社會(hui) 、學校、家庭的各方壓力,他們(men) 的父母為(wei) 了讓孩子趕上正常進度,更容易采取專(zhuan) 製的教養(yang) 方式,“高要求,低滿足”,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定去執行,而忽視孩子內(nei) 在真實需求,對孩子真正需要的情感和認知上的幫助支持比較少。
因此,要改善兒(er) 童的情況,首先需要改善父母的教養(yang) 方式,提供溫暖、支持的教養(yang) 環境。父母需要更多耐心,少責備,多鼓勵,常表揚。要了解學習(xi) 困難學生的發育特點,當他們(men) 遇到問題時,父母需要仔細觀察,提供有效的幫助,幫孩子樹立自信,維護學習(xi) 興(xing) 趣。隻有先改變父母,才有可能實現親(qin) 子互動的良性循環。
同時,父母應調整預期,關(guan) 注孩子發展的過程而非分數,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態度和過高的學業(ye) 表現期望,循序漸進,用心陪伴,幫他們(men) 及時鞏固,打好基礎,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xi) 方法。
有些學習(xi) 困難兒(er) 童由於(yu) 長期覺得自己付出努力,但父母、老師卻看不到,容易出現“習(xi) 得性無助”,也就是“我不管怎麽(me) 努力,始終都做不好了”。這時,更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共同製定適當的目標,提升孩子的效能感,鼓勵他們(men) 勇敢麵對生活中的困難。比如,可以鼓勵孩子在家協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由於(yu) 學習(xi) 困難學生智力正常,往往在非學習(xi) 任務中有很好表現,父母要看到並加以強化,逐步將自信心遷移到學習(xi) 中。
對於(yu) 學習(xi) 困難的兒(er) 童來說,家長需要保證他們(men) 的睡眠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沒有指導的電子產(chan) 品使用時間,這都有助於(yu) 孩子更好的大腦發育。同時,要提供富有安全感和相對寬鬆的學習(xi) 環境,積極開展親(qin) 子活動,家長可陪伴孩子閱讀繪本、討論故事,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予肯定尊重。豐(feng) 富的學習(xi) 環境還包括親(qin) 子戶外運動、數學遊戲、棋類遊戲、地圖迷宮等,也包括行走式課堂、現場學習(xi) 與(yu) 體(ti) 驗。
良好的師生同伴關(guan) 係,是激發學生積極發展的保護因素
對於(yu) 學習(xi) 困難學生,老師也需要認識其特點,因材施教,同時關(guan) 注他們(men) 的情緒行為(wei) 問題,引導良好同伴關(guan) 係。
很多時候,老師會(hui) 抱怨對學習(xi) 困難學生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會(hui) 對他們(men) 產(chan) 生負麵評價(jia) 和消極暗示。但是,學習(xi) 困難的學生並非不努力,也不是故意和老師作對,隻是目前發育還不夠成熟,或者認知神經還不完善。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xi) 困難學生,關(guan) 注他們(men) 的進步,發掘他們(men) 的潛能,根據學生的個(ge) 體(ti) 差異、興(xing) 趣和優(you) 點合理安排任務。
良好的師生關(guan) 係、同伴關(guan) 係也是激發學生積極發展的保護因素。經曆了學業(ye) 失敗,又加上可能來自身邊同學的負麵評價(jia) ,容易打擊學習(xi) 困難學生的自尊,增加情緒行為(wei) 問題的風險。此時,老師須加強對學習(xi) 困難學生自尊、自信的保護,鼓勵班級同學看到這些同學的優(you) 點,及時糾正同伴的忽視、嘲笑行為(wei) 。
目前,我國缺乏針對學習(xi) 困難兒(er) 童的幹預方案,以及相應的專(zhuan) 業(ye) 化隊伍從(cong) 事學校保障和醫療保障。因此,應增加科學研究支持,配備公益的康複訓練機構,為(wei) 學習(xi) 困難學生提供支持幫助等。
由於(yu) 學習(xi) 困難的家長感到較低的教育效能,往往也更想求助專(zhuan) 業(ye) 機構,但目前市麵上良莠不齊、收費過高的商業(ye) 機構,資質和訓練效果都得不到保障。學校雖配備特殊教育專(zhuan) 職教師,但學習(xi) 困難也是一個(ge) 領域特異性很強的類別,對這一類學生的識別、診斷、幹預等需要完善的教育係統支撐。目前,很多教師依舊缺乏針對學習(xi) 困難兒(er) 童的有效教育策略,隻能憑著教學經驗“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建議相關(guan) 教育部門應定期開展相關(guan) 培訓,讓家長、老師、社會(hui) 知曉這一群體(ti) ,采取有效幹預措施促進發展。師範類學校可以逐漸將學習(xi) 困難相關(guan) 課程加入培養(yang) 方案,以培養(yang) 知識更加完善、能力更加全麵的未來教育工作者。
對學習(xi) 困難的成因、表現和幹預策略,則需要更多的科普,減少偏見和消極標簽。同時,社會(hui) 也應關(guan) 注到學習(xi) 困難家庭群體(ti) ,給予這些父母適當的支持與(yu) 指導,適時地采取心理輔導、家庭治療等方式,緩解養(yang) 育壓力,幫助學習(xi) 困難家庭樹立正確的態度,學會(hui) 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支持這一群體(ti) 積極健康發展。
(作者分別為(wei)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係教授和碩士蔡丹 於(yu) 雪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