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時代精神”新樂季:堅守藝術品質,是創作者的責任

發布時間:2022-10-13 11:16:00來源: 新京報

  “時代精神”新樂(le) 季:堅守藝術品質,是創作者的責任【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與(yu) 合唱團2022/23樂(le) 季啟動,149場演出規模創新高,藝術總監推薦重點演出】

  以“時代精神”為(wei) 主題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與(yu) 合唱團2022/23樂(le) 季正式揭曉,在第九個(ge) 樂(le) 季裏,兩(liang) 支團體(ti) 將呈現29套53場交響樂(le) 、17套23場室內(nei) 樂(le) 、11套22場合唱、10部51場歌劇,總計149場的巨量級演出季。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與(yu) 合唱團2014年以“光明之旅”為(wei) 主題,首度推出樂(le) 季的演出計劃,在此之後的每一年裏,他們(men) 都會(hui) 以鮮明的主題,既致力在音樂(le) 與(yu) 現實間尋找和建立共鳴,也借其哲思來弘揚音樂(le) 的價(jia) 值、抒發樂(le) 團的心誌。本屆樂(le) 季,依然延續壯觀的規模、匠心的策劃、多元的節目、強大的陣容等特點,新京報——大戲看北京月刊,也借此邀請國家大劇院音樂(le) 藝術總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音樂(le) 總監呂嘉,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總經理任小瓏,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節目運營組組長湯寧以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首席李喆,圍繞著樂(le) 季主題,針對“時代精神”主題、“樂(le) 季裏的中國聲音”、“無界室內(nei) 樂(le) 與(yu) 城市的關(guan) 係”等諸多議題進行探討和分享。與(yu) 此同時,新樂(le) 季駐院藝術家、國際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也將揭秘,她在新樂(le) 季參演歌劇《托斯卡》並將攜手呂嘉和樂(le) 團在音樂(le) 會(hui) 裏演繹普契尼、瓦格納的經典歌劇,慶祝其亮相世界舞台25周年的演出亮點與(yu) 幕後故事。

  【內(nei) 核】

  時代精神:樹立文藝高標準是我們(men) 的責任

  此前的樂(le) 季主題,包括“寧靜致遠”、“弦外有聲”、“勝友如樂(le) ”、“樂(le) 詠春華”、“華彩”、“日新”、“心有皓曜”等,在新樂(le) 季的致辭中,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音樂(le) 總監呂嘉寫(xie) 道,“音樂(le) 是有靈魂的。將靈魂賦予音樂(le) 的當然首先是作曲家,而作曲家又毫無例外地是其時代的產(chan) 物。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音樂(le) 同樣是時代的造化。”僅(jin) 從(cong) 詞義(yi) 上去理解“時代精神”,呂嘉認為(wei) 其含義(yi) 非常廣闊,各個(ge) 時代不同的社會(hui) 風雲(yun) 、文化風尚、審美取向以及價(jia) 值表達,均可在“時代精神”這一主題下找到相應的對照。“作為(wei) 一名文藝工作者,如何在時代精神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實是每個(ge) 人都應該去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做到對藝術的謙卑和敬畏,對品質的執著和堅守,是文藝工作者對時代精神的體(ti) 現與(yu) 責任。”在呂嘉看來,“時代精神”體(ti) 現在各方麵,因此人們(men) 不能光從(cong) 狹義(yi) 去理解其意義(yi) ,“作為(wei) 中國的文藝工作者,時代賦予了我們(men) 一份特殊的責任,同時我們(men) 也在進取與(yu) 繼承中賦予時代的意義(yi) 。對於(yu) 中國的音樂(le) 工作者而言,應該堅持把自己的專(zhuan) 業(ye) 做好,將自己做得最好的這部分內(nei) 容跟全世界溝通,因為(wei) 音樂(le) 是最好的溝通機製與(yu) 方式。”

  “樂(le) 季對於(yu) 一個(ge) 觀眾(zhong) 或樂(le) 迷而言,是他們(men) 想要了解樂(le) 團從(cong) 精神麵貌到節目麵貌,以及樂(le) 團所有藝術活動的對外整合的產(chan) 品。”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總經理任小瓏介紹說,從(cong) 2014年開始,首次推出完整性的樂(le) 季起,樂(le) 團便堅持每年都給新樂(le) 季起一個(ge) 主題。“我覺得這個(ge) 主題是一個(ge) 藝術團體(ti) 自我的使命表達,也是音樂(le) 在某種社會(hui) 意義(yi) 中的描述,也可以是作為(wei) 音樂(le) 工作者,他用手裏的音樂(le) ,去對當年或前後這段時間重要的社會(hui) 話題與(yu) 事件的一種回應。”

  上一樂(le) 季恰逢北京冬奧會(hui) ,樂(le) 季主題的設定便從(cong) 奧運聖火聯想到了生活背後的光明與(yu) 希望,音樂(le) 裏自然也有相同的內(nei) 涵,“心有皓曜”便成為(wei) 上一樂(le) 季的主題。任小瓏認為(wei) ,當這一主題出來的時候,實際上既是在和觀眾(zhong) 去溝通音樂(le) 的某種意義(yi) ,也是在向音樂(le) 家進行一種提示,明確了身為(wei) 文藝工作者,自身的一種責任與(yu) 使命。今年,恰逢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這便是新樂(le) 季所跨越的這一年內(nei) ,最重要的事件。“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我們(men) 更加認為(wei) ,應該把我們(men) 這份職業(ye) 的使命與(yu) ‘二十大’這樣的重要事件,做一個(ge) 精神上深層次的關(guan) 聯。”

  在任小瓏看來,“時代精神”其實是人們(men) 現在生活、政治和寫(xie) 作中幾乎都會(hui) 讀到和用到的一個(ge) 詞,但提到這個(ge) 詞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太多人去對其詞義(yi) 背後的意義(yi) 做過多的想象:“文藝始終在反映塑造和傳(chuan) 承時代精神,我們(men) 也確確實實將編排整個(ge) 新樂(le) 季的過程,變成了文藝工作者或音樂(le) 工作者,不斷地去思考和認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過程。在進一步深化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學習(xi) 領會(hui) 之後,完全將整套的文藝思想理論體(ti) 係的精神進行了一次實踐,而‘時代精神’的主題,便是在這一基礎上誕生的。”

  今年是樂(le) 團首席李喆在團工作第十年,像他一樣在團超十年的演奏家已超40位,足以反映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與(yu) 合唱團正在以堅實步伐走向自己的黃金時代。從(cong) 樂(le) 團首席的角度來看待主題,李喆則認為(wei) ,“時代精神”反映的正是他們(men) 這代演奏家,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與(yu) 進取心,更加深刻地挖掘西方經典曲目與(yu) 中華民族經典音樂(le) 的內(nei) 涵,通過不斷精進的技巧將音樂(le) 表現得更好,為(wei) 觀眾(zhong) 服務。在李喆看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不僅(jin) 是一支年輕的樂(le) 團,同時也是精英化的樂(le) 團,大部分成員來自中央音樂(le) 學院、中國音樂(le) 學院等幾大院校,以及像他一樣在國外工作多年受邀回國的藝術家,無論從(cong) 年齡段還是所受教育程度,以及出國工作等因素,很大程度豐(feng) 富了每個(ge) 人對於(yu) 音樂(le) 的認知,因此樂(le) 團更有條件,也更有能力去把中西方音樂(le) 的深刻內(nei) 涵挖掘出來。

  與(yu) 此同時,“時代精神”對於(yu) 李喆這代演奏家而言,還肩負著另外一種責任,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承上啟下。需要把前輩們(men) 積攢下來的經驗,結合個(ge) 人的經驗,加上自身的技巧與(yu) 毅力,通過刻苦訓練、認真排練去探索音樂(le) 。“我們(men) 追求的進步,就是要更加接近樂(le) 曲本身所反映的藝術內(nei) 涵。不論西方、東(dong) 方,都是一樣的,誰更接近,誰就更先進。演奏者就是要把真實的藝術內(nei) 涵,從(cong) 音樂(le) 中發掘出來去打動觀眾(zhong) ,通過高質量的演奏培養(yang) 觀眾(zhong) 更加高的鑒賞力,讓觀眾(zhong) 接觸到更加原汁原味的音樂(le) 。隻有這樣才能提高觀眾(zhong) 的欣賞水平,將這種水平演變成普世的價(jia) 值觀,並傳(chuan) 遞給下一代。讓他們(men) 從(cong) 一開始,便樹立一種高標準的對於(yu) 藝術或音樂(le) 的追求,這也是‘時代精神’所賦予我們(men) 這一代人的責任。”

  【幕後】

  樂(le) 季策劃:149場演出規模創新高

  在新樂(le) 季裏,兩(liang) 支團體(ti) 共將呈現29套53場交響樂(le) 、17套23場室內(nei) 樂(le) 、11套22場合唱、10部51場歌劇,總計149場演出,在精心編排的世界經典、民族特色、當代精神、青年一代四條若隱若現的節目線索裏,濃厚的時代氣息隨處可見。在任小瓏看來,如果一個(ge) 樂(le) 季隻是單純地看到體(ti) 量是沒有意義(yi) 的,必須要做到體(ti) 量加質量。能夠達到這兩(liang) 個(ge) 標準,對於(yu) 兩(liang) 支團體(ti) 來講,至少能夠說明兩(liang) 件事,“他們(men) 進一步成熟與(yu) 成長以及進一步國際化的表現。”任小瓏認為(wei) ,作為(wei) 文藝團體(ti) 與(yu) 文藝工作者,體(ti) 現的價(jia) 值就是通過用美好的藝術和精神產(chan) 物去感動與(yu) 激勵人。國際上多數的樂(le) 團,一年演出一百多場非常正常,而作為(wei) 一個(ge) 國家級樂(le) 團,也應該達到這個(ge) 量級,既然國家和大劇院給了兩(liang) 支團體(ti) 這樣的平台與(yu) 機會(hui) ,就應該把這個(ge) 工作做好。“從(cong) 發展的角度看,能夠達到這個(ge) 量級確實也有難度。一方麵樂(le) 團與(yu) 合唱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如今從(cong) 人員的穩定到藝術水準的提升,兩(liang) 支團隊具備了一定的能力,能夠呈現出這樣一個(ge) 量級與(yu) 高水平的樂(le) 季,也更像是一次使命的實踐。”

  在國家大劇院“一院三址”新格局下,兩(liang) 支團體(ti) 都已啟動藝術家擴編,並用三至五年擴大到全新規模,以迎接城市副中心劇院明年開幕,進入“雙核”運行的“雙主場”時代,管理上也將謀劃不少優(you) 化升級,以“由內(nei) 及外”地煥發發展活力。任小瓏認為(wei) ,隨著規模的擴大,在藝術生產(chan) 方麵產(chan) 出的能力也會(hui) 進一步增大,現在正是擴建過程開始的階段,新樂(le) 季達到149場演出這樣的量級既是一種使命,也是“國際化”必須達到的水平。“不管如今有了這樣好的條件,讓我們(men) 努力去擴大自身量級也好,或是經過自身多年發展所達到量級也好,這都是國家大劇院以及下屬的這兩(liang) 支藝術團體(ti) ,反映在樂(le) 季中的一條精神主線索,這種發展與(yu) 擔當從(cong) 某種程度來講,可以說也算是一種‘時代精神’。”

  作為(wei)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與(yu) 合唱團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三個(ge) 樂(le) 季,新樂(le) 季顯示出更大的規模、更多的品類,也刻畫出兩(liang) 支團體(ti) 在兩(liang) 年多疫情中卓爾不凡的發展之路。身為(wei) 樂(le) 團的音樂(le) 總監,呂嘉在藝術上不僅(jin) 要起到引領者的作用,同時也是樂(le) 團的靈魂。其實從(cong) 2012年首次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首席指揮的身份登台以來,十年間,呂嘉內(nei) 心非常清晰自己所要履行的責任與(yu) 使命,同時,他也深知這是時代所賦予的機遇。

  為(wei) 踐行今年的樂(le) 季主題“時代精神”,呂嘉覺得,在堅持以藝術為(wei) 本的前提下,還要通過不斷地排練和演出來提升樂(le) 團的整體(ti) 水平,同時發揮好樂(le) 團服務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作用,其中既包括提升觀眾(zhong) 文化藝術素養(yang) ,也包括引領高雅藝術普及與(yu) 青少年教育。“從(cong) 高度上來講,樂(le) 團要有勇攀藝術高峰的精神,通過演奏西方經典,奏響中國聲音,進一步提高觀眾(zhong) 的欣賞品位與(yu) 音樂(le) 鑒賞能力。從(cong) 廣度上來講,樂(le) 團的演出麵向不同的社會(hui) 階層,尤其麵對年輕人,當他們(men) 第一次進入音樂(le) 廳去聽一場音樂(le) 會(hui) 時,音樂(le) 會(hui) 的整體(ti) 質量會(hui) 對他們(men) 的人生產(chan) 生巨大的影響,往往這一時刻,更能體(ti) 現出一個(ge) 藝術團體(ti) 與(yu) 文藝工作者,對於(yu) 社會(hui) 的責任與(yu) 擔當。”

  新樂(le) 季裏成板塊、係統化、大麵積地上演世界當代佳作、民族器樂(le) 協奏,這在國家大劇院管弦樂(le) 團曆史上尚屬首次。麵對這樣一個(ge) 149場巨量級的演出季,樂(le) 團首席李喆則認為(wei) ,這一量級也體(ti) 現出了樂(le) 團十餘(yu) 年間的勤奮耕耘與(yu) 兢兢業(ye) 業(ye) ,進而所展現出的一種匠人精神,也會(hui) 讓觀眾(zhong) 感受到一份誠意。回首個(ge) 人在樂(le) 團十年演奏生涯,李喆則希望將這次的樂(le) 季當做一次節點,在回顧以往樂(le) 團所演過的曲目同時,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不足,借此機會(hui) 回望,並繼續前進,為(wei) 的是能將未來的十年完成得更好。“十年對於(yu) 首席演奏而言非常簡單,就是認認真真地把每場音樂(le) 會(hui) 都準備的特別好,再帶領樂(le) 團所有的團員一起前進。”李喆認為(wei) ,這十年給予自身最大的感觸,便是與(yu) 一群技術出眾(zhong) 的團員一路走到今天,看著大家變得越來越穩重,遇到不同的曲子可以做不同的處理,進而呈現不同的音樂(le) 性,展現出日漸成熟的麵貌。“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我們(men) 隻有把‘藝無止境’四個(ge) 字牢記在心中,才能使我們(men) 不停地精進與(yu) 發展,才能讓觀眾(zhong) 、讓整個(ge) 文化市場產(chan) 生更多新的發現,讓整個(ge) 民族的文化市場變得更加繁榮,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ti) 現。”

  總監推薦

  1、係列民族音樂(le)

  在新樂(le) 季中,觀眾(zhong) 可以關(guan) 注民族音樂(le) 方麵,目前中國民族音樂(le) 已經到了提高的時候,國家大劇院有責任與(yu) 義(yi) 務對一些並不為(wei) 人知的民族音樂(le) 進行重新梳理,雖然其中難免良莠不齊,但也屬正常。

  2、和慧版《托斯卡》

  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已經在國外功成名就,但作為(wei) 本樂(le) 季駐院藝術家,她將在國家大劇院時隔十年、首度複排改版的《托斯卡》裏擔綱女主角,我二人還將攜手樂(le) 團在音樂(le) 會(hui) 裏演繹普契尼、瓦格納的經典歌劇篇章,用2套4場音樂(le) 會(hui) 和1部歌劇慶祝其亮相世界舞台25周年。

  3、布魯克納作品密集上演

  從(cong) 近幾個(ge) 樂(le) 季開始,布魯克納開始成為(wei) 我和樂(le) 團持續關(guan) 注的作曲家。樂(le) 團繼前兩(liang) 個(ge) 樂(le) 季好評如潮的布魯克納第六、第九交響曲後,我將在本樂(le) 季指揮上演他的第三、第七和第八交響曲,我們(men) 不僅(jin) 會(hui) 錄製和發行第三張唱片,還會(hui) 帶著第七交響曲再次踏上巡演,這個(ge) 樂(le) 季將成為(wei) 我們(men) 上演布魯克納作品最密集的一個(ge) 樂(le) 季。

  交響樂(le) 到最後,想要衡量一個(ge) 樂(le) 團或一名指揮家的藝術水準,就是要去演奏這些偉(wei) 大的作曲家的作品。從(cong) 巴赫、莫紮特、舒伯特、貝多芬到勃拉姆斯,最終讓浪漫主義(yi) 音樂(le) 達到巔峰是布魯克納。布魯克納的作品,非常訓練樂(le) 隊,尤其在第二、第三交響曲之後的那些比較重要的作品,對樂(le) 團的聲音和音色的要求非常高,每一組樂(le) 章都能訓練樂(le) 隊,但當它們(men) 合起來之後,又都很了不起。

  布魯克納的作品算得上是德奧浪漫主義(yi) 音樂(le) 中的典範,不僅(jin) 整個(ge) 篇幅很長,結構宏大,樂(le) 隊也龐大,他的作品留給指揮與(yu) 樂(le) 團展現的空間與(yu) 高度是無限的,這不僅(jin) 對藝術家而言是一種挑戰,也是自我提升的一次機會(hui) 。2024年恰逢布魯克納誕辰200周年,我們(men) 也希望在這個(ge) 節點來臨(lin) 之際,把之前沒有錄製的作品補錄完成。

  專(zhuan) 題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劉臻

  專(zhuan) 題策劃 田偲妮

  新京報2022年10月13日第B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