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內外兼修”邁出法治公安建設新步伐

發布時間:2022-10-13 11:14:00來源: 法治日報

  “內(nei) 外兼修”邁出法治公安建設新步伐【 公安機關(guan) 全麵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問題清單列出來了,就要馬上落實,確保整改到位,不能讓清單成為(wei) 一紙空文。”9月7日上午,福建省石獅市公安局法製大隊教導員林鴻陽在法製周例會(hui) 上講道。

  林鴻陽口中所說的“清單”,就是石獅市公安局推行的警情處置、案件結案、能力提升、場所管理、財物處置“五張清單”,是石獅市公安局深化執法監督管理機製改革和執法責任體(ti) 係改革的創新做法,旨在向執法頑瘴痼疾“亮劍”,化繁為(wei) 簡將“警情、案件、人員、卷宗、場所、物品”執法監督要素融入執法辦案實踐,全要素覆蓋執法監督各環節。

  執法規範化建設是公安執法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線。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guan) 聚焦執法規範化建設,對內(nei) 完善機製、優(you) 化流程、借力科技,對外建立聯動執法監督管理體(ti) 係,不斷推動法治公安建設邁出新步伐。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品澤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地公安機關(guan) 以法治公安為(wei) 目標,以執法監督為(wei) 抓手,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為(wei) 平台,以基層辦案為(wei) 重點,多路徑積極推動公安執法規範化的實踐做法,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與(yu) 理論研究價(jia) 值。

  “嵌入式”管理同步監督

  “李女士您好,我是吉林省敦化市公安局案件管理中心民警,請問您昨天報警的自行車被盜案,民警是否接處警?您對民警處警態度、案件受理、辦理情況是否滿意?對民警執法還有什麽(me) 意見?”9月3日,民警霍致敬通過電話對前一天“110”警情進行回訪。

  為(wei) 確保受立案質量,敦化市公安局建立案件每日回訪製度,確定3名民警專(zhuan) 門負責此項工作。此外,敦化市公安局36個(ge) 基層執法所隊均設立法製員,兩(liang) 年來共初審案卷7200餘(yu) 件,發現整改執法問題3650餘(yu) 處,以源頭“嵌入式”管理為(wei) 基層所隊執法辦案保駕護航。

  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guan) 通過推行“派駐式監督、嵌入式管理”製度,將監管觸角延伸到基層,及時在案件定性、調查取證、法律適用上提出指導意見,從(cong) 源頭上築牢執法“第一道防線”。

  湖北省公安廳在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中,向基層所隊派駐法製員221名,在基層派出所內(nei) 設專(zhuan) 職法製員193名、兼職法製員3044名,常態化巡查發現執法問題,並督促辦案民警整改到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組建“百日行動”法律服務隊,分成4個(ge) 小分隊赴全區各市提供法律服務保障,同時對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使用、執法責任體(ti) 係改革等進行督導。同時抓好執法規範性文件匯編,將186份相關(guan) 法律和規範性執法文件匯編成冊(ce) ,為(wei) 全區各級公安機關(guan) 提供精準執法指引。

  張品澤分析指出,“派駐式監督、嵌入式管理”的工作模式除了發揮同步監管職能外,還有助於(yu) 基層執法單位在接處警過程中遇到新型、疑難、涉眾(zhong) 型案件時,從(cong) 法律上準確把握案件定性,及時固定、收集容易滅失、毀損的證據,增強基層執法單位辦案能力。

  “一站式”辦案集約規範

  “堅持萬(wan) 無一失的工作標準,樹立一失萬(wan) 無的憂患意識。中心已規範安全運行1711天。”9月2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電子屏上,來回滾動著這行醒目的標語。

  按照日通報、周分析、月研判的工作機製,玄武分局定期通報執法質量情況,及時督促問題整改。截至9月2日,共編發日報992期、周報230期、月報56期,下發執法問題整改通知書(shu) 290張。

  前不久,玄武分局打掉一個(ge) 冒充防疫工作者、以推銷保健品為(wei) 幌子實施養(yang) 老詐騙的犯罪團夥(huo) ,抓獲涉案成員52名。“僅(jin) 用一個(ge) 半小時,涉案人員已全部安全入區。辦案民警進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後,隻需做審訊嫌疑人和報審案卷材料這兩(liang) 項工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負責人周桂華介紹,中心全麵承擔了嫌疑人看管、送押等各個(ge) 環節工作。

  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guan) 全力推進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信息係統的標準化建設,對各辦案崗位實現全流程、可視化監督,確保所有警情全量入網,並及時發現和糾正相關(guan) 執法問題。

  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在推進“一站式”辦案集約規範中,指定專(zhuan) 人緊盯受立案係統,對每月即將超期案件進行通報,指導辦案民警及時整改,確保不發生一起受立案超期問題。

  “通過加強監督,從(cong) 今年年初30餘(yu) 起超期預警案件降低至每月5起以下,辦案民警逐漸養(yang) 成良好的辦案習(xi) 慣,大部分基層所隊基本達到每月超期預警為(wei) 零的既定目標。”中原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在規範受立案的同時,加大對案件卷宗的管理,通過加強法製培訓、利用周通報、月總結加強監督,不定時開展專(zhuan) 項檢查活動,實現整體(ti) 卷宗質量問題數持續呈下降趨勢。

  “‘一站式’辦案集約規範,以案件全流程為(wei) 監管對象,以受立案為(wei) 重點,以定期通報方式,‘點’‘麵’結合,推進基層執法規範化建設,充分彰顯了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平台職能。”張品澤說。

  “大數據”賦能減負增效

  如何最大化發揮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效能?答案就是向“大數據”要戰果。

  走進廣東(dong) 省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綜合接待、執法辦案、檢法協同等功能區井然有序,攝像和音頻采集、智能警務綜合應用平台等設施科技感十足。

  坪山分局通過執法全要素全流程網上巡檢,實現了視頻音頻關(guan) 聯率、現場勘查率、警情及時正確分流率、已受理案件取證率、網上考評率、涉案財物入庫率、卷宗規範保管率等多個(ge) 100%。

  在注重推進執法辦案智能化運用的同時,坪山分局積極強化公檢協作機製,成立了“公檢偵(zhen) 查監督協作配合辦公室”,已累計集中辦理案件463宗,協助辦案單位配偵(zhen) 200餘(yu) 次。法製民警全周期審核、檢察官提前介入指導偵(zhen) 查,既讓辦案民警“少跑腿”,也為(wei) 執法辦案擰緊了“安全閥”。

  廣西公安機關(guan) 細化17項工作任務,改造升級執法監督平台,進一步強化與(yu) 警情、案件的關(guan) 聯,有力提升執法監督管理智能化水平。今年6月下旬以來,執法監督平台共向全區各級公安機關(guan) 推送問題5.8萬(wan) 餘(yu) 個(ge) ,督促整改落實5.3萬(wan) 餘(yu) 個(ge) ,整改率達95.7%。

  山東(dong) 公安機關(guan) 將執法辦案、執法管理與(yu) “魯警e法通”等係統的數據融匯互通,建立結構化處理數據的執法數據中心。去年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guan) 有效預警各類執法風險7萬(wan) 餘(yu) 次,自動推送違規提醒5萬(wan) 餘(yu) 條,人工巡查下發督辦單2萬(wan) 餘(yu) 件,自動預警督辦準確率達98%以上。

  “執法辦案智能化以執法辦案信息化為(wei) 基礎,以數據融合為(wei) 前提,以數據分析、研判為(wei) 核心,實現自動推送、預警,有效滿足了基層案多的監管效率需求。”張品澤評價(jia) 說,公檢協作機製,以檢察官提前介入指導偵(zhen) 查為(wei) 入口,借助外部監督力量,拓展、延伸監督主體(ti) ,既彌補了內(nei) 部監督的不足,也滿足了“捕訴一體(ti) ”機製的銜接需求。

  法治日報2022年10月13日第05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