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人》十年再回歸 獨特詮釋曹禺經典

發布時間:2022-10-24 11: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傾(qing) 斜的舞台,流動的人物,憂鬱又靈動的韻味,10月19日起,北京人藝曹禺經典名作《北京人》再次登上首都劇場的舞台。

  這部首演於(yu) 2006年的作品距離2012年上一輪演出後整整過去了十年。此次的重新排演,除了陣容上由一批新的演員擔綱,對人物的理解,作品的解讀,也同樣呈現出全新的麵貌。

  《北京人》是曹禺的經典名作,曹禺先生在談到為(wei) 什麽(me) 要創作這部作品時說,“當時我有一種願望,人應當像人一樣地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那樣活,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子來。”作品中既寫(xie) 出了封建社會(hui) 的腐朽黑暗,又寫(xie) 出了人性的善與(yu) 美。作為(wei) 一部經典,《北京人》從(cong) 1957年起在人藝舞台首演至今,久演不衰,可以穿越時間,激蕩人的心靈。“經典在於(yu) 有很多解釋。”李六乙表示,“曹禺先生的戲很安靜”,希望讓觀眾(zhong) 在安靜中沉澱下來,進而思考生命的意義(yi) 。

  此次上演的版本中,李六乙從(cong) 啟用全新陣容到進行全新解讀,都讓觀眾(zhong) 看到二度創作的再次創新。

  曾文清在舞台上的靜,是戲中人物的日常,也是演員塑造人物的一種內(nei) 心表現。在飾演文清的苗馳看來,曾文清這一角色台詞並不多,但即使是不說台詞的時候,整個(ge) 人物狀態仍然應是“像吞鉛塊一樣,吞進去之後,雖然表麵是鬆的,但內(nei) 心的沉重和困惑是可以讓人看到的。”從(cong) 16年前的曾霆到現在的曾文清,苗馳在《北京人》中的表現可以讓觀眾(zhong) 看到青年演員的舞台成長。

  而觀眾(zhong) 熟悉的演員盧芳,此次出演愫方這一角色,與(yu) 以往張力十足的角色不同,這次盧芳以內(nei) 化的表演方式,將台詞的韻律、時代的感覺表現出來,讓愫方的女性力量綻放於(yu) 舞台,“我在舞台上的台詞和思想是兩(liang) 個(ge) 空間的,台詞是有時間的,而思想的流逝沒有時間。”盧芳說道,她認為(wei) 自己在當下的年齡再演這一人物比別時更多感悟,“之前在中戲的時候也演過演愫方,當時這是我最不願意演的一個(ge) 角色,是因為(wei) 我性格是比較外放的,但是我覺得隨著慢慢年齡增長和有了生活閱曆以後,現在才真正理解了這個(ge) 女性角色的她的愛和她的美和她的偉(wei) 大之處。”

  而劇中其他演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作為(wei) 該劇的另一亮點,其獨具風格的舞台呈現方式從(cong) 首演之初就備受關(guan) 注。傾(qing) 斜的舞台,被白紙覆蓋而成的素白色院落,在舞台上營造出一種神秘詭譎的色彩。封閉的空間中,又延伸出時空的交錯,大麵積的傾(qing) 斜式舞台,暗含著這個(ge) 封建家庭搖搖欲墜的命運。全劇最後,當舞台裝置進行大幅度傾(qing) 斜,演員在舞台上以幾乎要傾(qing) 倒的姿態站立,再加上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所作音樂(le) 的烘托,作品給予觀眾(zhong) 一種內(nei) 心的極致衝(chong) 擊。

  該劇將上演至11月5日。(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