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疆音樂人吳俊德:融合多元民族音樂促跨國文化交流

發布時間:2022-10-24 14:40:00來源: 光明網

 

  “音樂(le) 沒有民族、國家的界限,世界各民族的傳(chuan) 統音樂(le) 多產(chan) 生於(yu) 自然、勞動和質樸的情感,能融合在一起並碰撞出新的火花。”近日,旅行者樂(le) 團創始人吳俊德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如是說。

  吳俊德1972年出生於(yu) 新疆烏(wu) 魯木齊,在天山腳下長大,學習(xi) 吉他、貝斯後全心投入音樂(le) ,於(yu) 20世紀90年代組建搖滾樂(le) 隊。“故鄉(xiang) 新疆的遼闊與(yu) 神奇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遼闊的天山草原、戈壁荒漠時時牽動著我,也深深影響著我的音樂(le) 。”

  2001年,吳俊德前往北京學習(xi) 冬不拉,接觸民間曲調和世界音樂(le) ,包括蒙古、哈薩克等民族,涉及非洲、南美洲等土著音樂(le) ,在多種民族曲風中感受到同樣對土地的眷戀,這與(yu) 他內(nei) 心深處的家鄉(xiang) 情懷不謀而合。

  世界音樂(le) 又稱民族流行音樂(le) ,廣義(yi) 的世界音樂(le) 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le) 。受到世界音樂(le) 的影響,吳俊德組建了旅行者樂(le) 隊,致力於(yu) 將中國西北、中亞(ya) 及至東(dong) 歐的各遊牧民族的民歌與(yu) 現代民謠嫁接,融合多種現代節奏、自由即興(xing) 和世界音樂(le) 等元素,創作來源於(yu) “古老”的“前衛”音樂(le) 形態。

  在吳俊德的音樂(le) 中,人聲吟唱與(yu) 器樂(le) 曲交替前進,有神秘震撼也有四季輪回的細膩,有傷(shang) 痛之愛也有人生頓悟,多民族、多流派的器樂(le) 巧妙搭配使音色超越了邊界,融合古典、民謠、鄉(xiang) 村、搖滾等風格獨樹一幟。

  “事實上,各民族音樂(le) 在互相融合中,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我們(men) 所做的就是加以呈現這種‘天作之合’。”在吳俊德看來,當代音樂(le) 創作離不開傳(chuan) 統音樂(le) 、民族音樂(le) 的根源,在傳(chuan) 承的基礎上展現個(ge) 人的精神價(jia) 值,賦予“前衛”音樂(le) 以深厚內(nei) 涵。

  從(cong) 2004年起,吳俊德同樂(le) 隊赴歐美多國進行音樂(le) 交流演出,參加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比利時等國的音樂(le) 節,將具有先鋒性質的民族融合音樂(le) 唱響國際。他回憶,“當我們(men) 在舞台上彈起冬不拉、都塔爾時,當地觀眾(zhong) 並不了解甚至從(cong) 未見過,卻依然能聽懂其中的情感與(yu) 力量,反響熱烈。”

  最近,吳俊德有了新的嚐試——參加中日合拍紀錄片《寶藏》的拍攝,同藏族音樂(le) 人熱西·才讓旦一起深入雲(yun) 南麗(li) 江、迪慶,一路尋訪民間傳(chuan) 承者,學習(xi) 東(dong) 巴文,渡過金沙江,走進傳(chuan) 統藏式民居,體(ti) 驗藏族樂(le) 器弦子製作,令他收獲滿滿。

  梅裏雪山北坡雪達湖畔,吳俊德彈奏冬不拉,同藏族民間藝人的弦子合奏,交織在一起兼具低沉婉轉與(yu) 高亢激越。“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聽見多元的民族聲音。”吳俊德表示,將持續探索海內(nei) 外多民族音樂(le) 的碰撞融合,促進跨國文化交流。(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