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劇本殺,謹防走火入魔
“醫生,我兒(er) 子最近走火入魔了,您救救他吧!”幾天前,50多歲的王女士帶著兒(er) 子,一臉焦急地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臨(lin) 床心理科主任蘇衡的診室。而導致她兒(er) 子小劉出現異常的,便是近幾年在年輕人中風靡的劇本殺遊戲。
“劇本殺這類線下遊戲容易讓人入戲,沉溺其中。我們(men) 科室每月都會(hui) 接診因劇本殺而產(chan) 生心理疾病的患者。他們(men) 或抑鬱或焦慮,有的甚至出現了幻覺等精神病學症狀。”蘇衡表示。
玩遊戲漸成癮
“我兒(er) 子現在學也不想上,不好好睡覺和吃飯,每天就是想著玩這個(ge) 東(dong) 西,正常的生活完全被打亂(luan) 。我和他爸爸稍微說兩(liang) 句,他就會(hui) 發火,昨天竟然說要殺我!”王女士說,她真的害怕孩子被這個(ge) 遊戲給毀了。
王女士介紹,兒(er) 子小劉今年21歲,上大學三年級,個(ge) 性比較靦腆,不愛說話。去年下半年,他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了劇本殺。一進入遊戲,他就像換了個(ge) 人似的,敢於(yu) 說話交流,精氣神都不一樣了,還交了不少朋友。
看到兒(er) 子的變化,起初王女士很高興(xing) 。然而,時間久了,她卻漸漸察覺到了不對勁。“話是多了,但他交流的話題都是劇本殺的內(nei) 容。”王女士說,“兒(er) 子通常會(hui) 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精神越來越萎靡。即便睡著了,有時半夜裏會(hui) 大喊大叫,可能是做噩夢了。”此外,小劉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不僅(jin) 聽不進父母的勸說,還經常大發脾氣。
詳細了解小劉的情況並進行相關(guan) 檢查後,蘇衡診斷這是一種遊戲成癮狀態,且伴隨明顯焦慮情緒。通過初步的心理治療,小劉認清了遊戲和現實之間的關(guan) 係。“但要讓他完全擺脫成癮狀態,任重而道遠,需要患者本人、家長、學校和醫生的密切配合。”蘇衡說。
避免“入戲太深”
劇本殺是多名玩家在實景場館共同參與(yu) 的一種推理性質的遊戲。玩家先選擇人物並閱讀對應劇本,再通過搜集線索和推理表演,揭開劇情謎底或找出遊戲裏隱藏的真凶。
“劇本殺雖然是遊戲,但參與(yu) 者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而且,劇本殺會(hui) 有很多戲劇衝(chong) 突,甚至暴力情節。”蘇衡表示,這些內(nei) 容會(hui) 給人的心理帶來明顯影響。有些劇本出現暴力、凶殺等血腥劇情,讓本來性格膽小、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錯把情節代入現實當中,受到驚嚇。
“偶爾玩玩劇本殺,體(ti) 驗一下別樣人生,無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握好度,長期沉浸其中易出問題。”蘇衡指出,隻要是遊戲就有上癮的風險。遊戲上癮具體(ti) 表現為(wei) 無法控製遊戲行為(wei) 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等,讓遊戲成為(wei) 生活中的優(you) 先事項,長此以往,必然損害身體(ti) 健康。上癮者易產(chan) 生精神心理問題。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臨(lin) 床心理科接診的因玩劇本殺出現心理問題的患者中,最小的15歲。專(zhuan) 家建議,對劇本殺遊戲分級管理,對於(yu) 未成年人限製遊戲種類。未成年人最好在家長的指導下參與(yu) 此類遊戲,以免“入戲太深”影響身心健康。(特約記者 宋黎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