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構建綠色技能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生態鏈”

發布時間:2022-11-01 16:0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趙璐(北京培黎職業(ye) 學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指出“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這一重要精神為(wei) 我國新階段經濟社會(hui) 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也為(wei) 職業(ye) 教育錨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實現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需要大批綠色技能人才提供強有力的專(zhuan) 業(ye) 支撐和保障,因此,職業(ye) 教育必須加快改革步伐,緊密對接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需求,構建產(chan) 教融合“生態鏈”,承擔起培養(yang) 綠色技能人才的時代重任,為(wei) 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貢獻“綠色力量”。

  實現培養(yang) 目標與(yu) 用人標準有效銜接

  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是一項係統性工程,涉及諸多環節。而培養(yang) 目標的科學設計,是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先決(jue) 條件,不僅(jin) 可以實現從(cong) 人才發展的高度定位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體(ti) 係規劃,還可以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層麵保障人才輸出與(yu) 綠色經濟轉型之間的有機承接。在實踐中,職業(ye) 院校的人才培養(yang) 目標必須與(yu) 產(chan) 業(ye) 的用人標準實現有效銜接與(yu) 協同,才能使培養(yang) 的綠色技能人才符合產(chan) 業(ye) 用人條件,實現產(chan) 教融合協同效應最大化,提高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

  開展綠色技能人才需求調研。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確定要遵循就業(ye) 導向,崗位需求調研是職業(ye) 教育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首要工作。職業(ye) 院校要深入產(chan) 業(ye) 一線,對綠色技能人才的需求現狀進行廣泛調研,並組織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技術人員進行職業(ye) 能力分析,明確產(chan) 業(ye) 對於(yu) 綠色技能人才的科學標準,分析、總結不同崗位應開發的綠色技能。

  確立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目標。在需求調研的基礎上,職業(ye) 院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定位,與(yu) 產(chan) 業(ye) 協同設置人才培養(yang) 目標,確保從(cong) 頂層架構上就與(yu) 產(chan) 業(ye) 的用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做到培養(yang) 目標既滿足綠色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遵循綠色職業(ye) 教育的發展訴求,又符合綠色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

  實現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發展需求有效銜接

  職業(ye) 院校要將契合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作為(wei) 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設置的組織邏輯,係統性地研判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專(zhuan) 業(ye) 變革,提高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的匹配度。這不僅(jin) 包括開設綠色緊缺專(zhuan) 業(ye) ,實現人才培養(yang) 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鏈的高度契合,而且包括在非綠色專(zhuan) 業(ye) 中係統性開發綠色技能,促進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綠色升級。

  開設綠色緊缺專(zhuan) 業(ye) 。綠色經濟的轉型發展催生了一批新業(ye) 態、新領域、新材料,職業(ye) 院校要對標新一輪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方向,實現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綠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動態對接,合理規劃專(zhuan) 業(ye) 布局,全麵審視專(zhuan) 業(ye) 建設,注意綠色專(zhuan) 業(ye) 設置的前瞻性、適應性和針對性,以綠色經濟、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風向標,及時調整專(zhuan) 業(ye) 結構設置體(ti) 係,設置綠色專(zhuan) 業(ye) 或綠色專(zhuan) 業(ye) 群。

  促進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綠色升級。想要全方位培養(yang) 綠色技能人才,職業(ye) 院校必須在傳(chuan) 統的非綠色專(zhuan) 業(ye) 學科中滲透綠色教育要素,圍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養(yang) 成、生態文明觀塑造,在鋼鐵、機械、紡織等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中融入環境倫(lun) 理學、社會(hui) 學、哲學、心理學等相關(guan) 內(nei) 容,融入綠色發展的新現象、新理念、新觀念,結合綠色發展拓寬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在專(zhuan) 業(ye) 建設中增加綠色成分,助推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的綠色升級,從(cong) 而使學生既有整體(ti) 的綠色發展視野、充實的綠色發展知識,又有精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術,實現專(zhuan) 業(ye) 教育與(yu) 綠色教育的統一,形成“綠色教育生態”,整體(ti) 提升學生的“綠色素質”。

  實現課程體(ti) 係與(yu) 職業(ye) 標準有效銜接

  為(wei) 了契合綠色經濟變革趨勢,職業(ye) 院校要根據需求變化、技術變革,合理、動態調整綠色課程的標準、結構、內(nei) 容,及時將產(chan) 業(ye) 的綠色理論、工藝、規範等元素融入課程體(ti) 係構建,著力進行課程改革,讓課程育人成為(wei) 鑄魂育人的“源頭活水”,從(cong) 而築牢高層次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主渠道”。

  設置形成綠色技能的專(zhuan) 業(ye) 基礎課。職業(ye) 院校要關(guan) 注國家、產(chan) 業(ye) 關(guan) 於(yu) 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綠色職業(ye) 標準,在專(zhuan) 業(ye) 基礎課程中引入綠色技能,確保課程內(nei) 容的更新速度與(yu) 技術、產(chan) 業(ye) 的更新速度、頻率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需要保持同頻,切實培養(yang) 綠色技能人才的綠色知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跟上時代發展與(yu) 綠色經濟的需要。

  設置運用綠色技能的專(zhuan) 業(ye) 實踐課。為(wei) 了實現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的雙向契合,在教學實踐中,職業(ye) 院校要增設有關(guan) 綠色技能開發的專(zhuan) 業(ye) 實踐課,廣泛開展以踐行綠色教育為(wei) 目標的課外實踐活動,設置貫通“產(chan) ”“教”的“混合式教學平台”,確保學校課堂、實踐平台與(yu) 企業(ye) 實訓的有機協作。一方麵,可以通過建立高標準的學生綠色技能實踐訓練基地,將綠色教育和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綠色知識;另一方麵,可以將一些具有綠色理念的企業(ye) 作為(wei) 學生的實習(xi) 基地,讓學生在生產(chan) 實踐過程中,將所學綠色知識運用其中,在實習(xi) 過程中學習(xi) 綠色技能。

  實現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有效銜接

  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有效銜接是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關(guan) 鍵環節。職業(ye) 院校要按照為(wei) 產(chan) 業(ye) “量體(ti) 育人”的標準,全麵實現“供需接軌”,以真實環境的要求推進教學過程的深度變革。

  推動教學流程的深度變革。職業(ye) 院校要基於(yu) 企業(ye) 的生產(chan) 過程,實現綠色教學流程的深度變革,按照企業(ye) 真實的技術裝備、專(zhuan) 業(ye) 實操,設計適配的教學空間、課程模塊。通過對綠色企業(ye) 研發、設計、生產(chan) 、運輸、售後整個(ge) 生產(chan) 周期過程的研究,將學生的綠色實踐教學過程還原於(yu) 企業(ye) 的實踐場景,依據綠色職業(ye) 資格標準、生產(chan) 過程完善教學流程設計和學時安排。

  推動教學方法的深度變革。傳(chuan) 統的職業(ye) 院校在教學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論與(yu) 實踐的脫節。因此,在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背景下,職業(ye) 院校要實現理論與(yu) 實踐兼修,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一體(ti) 化建設,積極推行教學方法改革創新,采用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精準地將通用和專(zhuan) 業(ye) 的綠色技能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從(cong) 而提高綠色技能人才的供給質量。

  當前,我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對綠色技能人才數量、質量的要求推向了新高度。總的來看,市場對綠色技能人才的需求與(yu) 職業(ye) 院校的人才供給呈現結構性矛盾,必須深化產(chan) 教融合,發揮協同效應,實現“產(chan) ”與(yu) “教”各要素、各環節、各領域的相互耦合。可以說,打通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供需“堵點”,促進綠色技能人才培養(yang) 供給側(ce) 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側(ce) 結構要素全方位有效銜接,已經成為(wei) 綠色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構建的基本趨勢和必然要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