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絡動畫劇從無到有的十年

發布時間:2022-11-03 16:03:00來源: 新京報

  2022年,中國動畫迎來百年,而其中一個(ge) 分支——網絡動畫劇也迎來第一個(ge) 十年。相比百年的尺度,這十年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不論是動畫類型、題材,還是呈現方式、技術,都呈現著百花齊放的態勢。互聯網改變了中國動畫的哪些方麵?新京報專(zhuan) 訪中國動畫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的諸多專(zhuan) 業(ye) 人士,一同探討我國網絡動畫劇的發展現狀,以及對產(chan) 業(ye) 未來的展望。

  【厘清概念】

  國漫?國創?番劇?

  在官方的一些文件裏,我們(men) 能看到對網絡動畫劇的不同叫法,比如叫網絡動畫片(《2020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ye) 統計公報》)、網絡動漫、網絡連載動畫、新媒體(ti) 動畫,與(yu) 它們(men) 相對的是“電視動畫”,這些叫法都是基於(yu) 傳(chuan) 播媒介。一些二次元用戶習(xi) 慣稱網絡動畫劇為(wei) “番劇”,這個(ge) 從(cong) 日本舶來的詞原指連續性的電視動畫,後來在中國傳(chuan) 播時,被擴展到線上。

  不同視頻平台叫法也不同,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的國產(chan) 網絡動畫分區叫“國創”,為(wei) 了與(yu) 日本動畫頻道“番劇”區分開;騰訊視頻把頻道分為(wei) “國漫”和“日漫”,國漫分類下還有動態漫這種新興(xing) 漫畫形式。

  可以看到,不論是監管方、動漫愛好者還是平台,對這些作品並沒有統一稱呼。為(wei) 了探討更方便,我們(men) 將在本專(zhuan) 題使用“網絡動畫劇”這一名詞。

  【迅速升級】

  網絡動畫填補市場

  媒介的變化,實際上是技術進步所致。2005年被稱為(wei) 中國在線視頻網站元年,優(you) 酷、土豆網紛紛建立,2009年至2011年,在線視頻網站如井噴般湧現,直到今日,形成了“優(you) 愛騰芒”的主要格局。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資費降低,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不斷攀升。

  平台的出現對網絡動畫劇的影響是顯著的,它們(men) 從(cong) 單純的播出平台,到成為(wei) 動畫創作的投資者和參與(yu) 者,連接了產(chan) 業(ye) 的上下遊。一方麵為(wei) 自己開拓內(nei) 容,另一方麵也在培育著更加具有專(zhuan) 業(ye) 化,更具工業(ye) 生產(chan) 能力的創作隊伍。這些都有助於(yu) 產(chan) 業(ye) 規模提升,增強國產(chan) 動畫影響力。

  2012年,《十萬(wan) 個(ge) 冷笑話》出圈時,當年國產(chan) 網絡動畫的總產(chan) 值為(wei) 58.36億(yi) 元,隻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多8億(yi) 元。到2020年,中國在線動畫市場規模已達205.2億(yi) 元,超過了同年電影票房。

  【改變受眾(zhong) 】

  動畫不再是兒(er) 童專(zhuan) 屬

  在網絡動畫興(xing) 起前,市場上主要是低幼向的電視動畫。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麵是觀念所致,一些人認為(wei) “動畫是給兒(er) 童看的”;另一方麵也與(yu) 政策有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早年對動畫的受眾(zhong) 常表述為(wei) “未成年人”“少年兒(er) 童”,這直接影響到創作。此外,還有媒介因素,電視動畫受眾(zhong) 多為(wei) 未成年人,各種少兒(er) 頻道的開設便是這種現象的體(ti) 現。

  互聯網讓成年人也有了適合自己的動畫。Flash動畫時期的動畫題材五花八門,比如講述大學生活的《大學自習(xi) 室》,趣味講述三國故事的《大話三國》,這些作品從(cong) 題材到呈現方式都更加成人化。互聯網的傳(chuan) 遞性、開放性和自由性一下子讓創作變得自由,加之隨時能接收到的國外動畫影響,一時間創作蓬勃發展。

  到21世紀初,Flash動畫在視頻動畫的發展下逐漸式微,視頻時代來臨(lin) 。從(cong) 2012年《十萬(wan) 個(ge) 冷笑話》出圈,到十年後的今天,幾大視頻網站把動畫當做劇集、綜藝、電影外的第四大內(nei) 容呈現窗口,動畫受眾(zhong) 越來越多。

  目前在動畫行業(ye) 活躍的人,很多都是80後。采訪中,被問及影響他們(men) 最深的藝術家,日本的鳥山明、青山剛昌、今敏都在提及之列。在日本動漫影響下,最初的國產(chan) 網絡動畫劇不免帶有模仿元素,十年過去,越來越多有中國特色的作品湧現。

  2021年,中宣部正式印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國產(chan) 網絡動畫劇在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文化上必將承擔更多使命。

  專(zhuan) 題統籌/新京報記者 吳龍珍 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吳奇函 吳龍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