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物質基礎更堅實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十年來,我們(men) “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穩步從(cong) 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發展理念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nei) 容,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堅持從(cong) 根本宗旨、問題導向、憂患意識等方麵把握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
創新驅動取得突破性進展,創新成為(wei) 我國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十年間,我國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從(cong) 1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2.8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從(cong) 52.2%提升到超過60%;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三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國際專(zhuan) 利申請數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2021年9月,我國各學科“高被引”國際論文數為(wei) 4.29萬(wan) 篇,居世界第二位、占比24.8%;探月工程、火星探測計劃、載人航天工程等順利實施,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增材製造、激光製造等技術取得突破;數字經濟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接近40%。
協調發展取得長足進展,發展不協調問題得到緩解。我國基尼係數改變了過去的上升趨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得到有效遏製。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從(cong) 2012年的2.88∶1下降到2021年的2.50∶1。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從(cong) 2012年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cong) 2012年的53.1%上升到2021年的64.7%,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加速推進。
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各項指標發生轉折性變化。十年來,我國地表水質優(you) 良(Ⅰ—Ⅲ類)斷麵比例提升了23.3個(ge) 百分點,達到84.9%,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下降12.5個(ge) 百分點,2014—2021年年均下降1.4個(ge) 百分點,是曆史上下降最快的時期;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1億(yi) 千瓦,比十年前增長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的3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在建核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份額超過60%,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提高到87.5%,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4.8%;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近十年為(wei) 全球貢獻了1/4的新增森林麵積,森林麵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鋼鐵3億(yi) 噸、水泥4億(yi) 噸、平板玻璃1.5億(yi) 重量箱,為(wei) 降低能耗和排放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定提升。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在30%左右,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業(ye) 大國地位。2019—2021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速為(wei) 10.8%,高於(yu) 全球9.1個(ge) 百分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從(cong) 2012年的24.4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39.1萬(wan) 億(yi) 元,連續5年排名全球第一,占國際市場的份額從(cong) 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共享發展取得曆史性成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紮實推進。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形成超4億(yi) 人口的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wan) 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截至2021年底,全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分別達10.3億(yi) 人、13.6億(yi) 人,參加失業(ye) 、工傷(shang) 、生育保險人數比2012年分別增加7733萬(wan) 人、9277萬(wan) 人和8323萬(wan) 人。人類發展指數大幅提高,在1990年處於(yu) 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ge) 國家中,截止到目前,中國是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穩步從(cong) 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經濟基礎更加堅實
新時代十年,在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高質量發展特征更加明顯,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從(cong) 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腳步穩健有力。
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從(cong) 總量看,十年來,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相繼跨越60萬(wan) 億(yi) 、70萬(wan) 億(yi) 、80萬(wan) 億(yi) 、90萬(wan) 億(yi) 、100萬(wan) 億(yi) 、11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從(cong) 2012年的5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114萬(wan) 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計算增長了1.8倍,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8.5%,提高7.2個(ge) 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從(cong) 人均看,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宏觀經濟穩定性明顯增強。我國經濟經受住了中美經貿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的嚴(yan) 峻考驗,作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動力源,展現出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2012—2021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約6.6%,大大高於(yu) 同期世界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平均增長水平;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始終保持在3%以下,物價(jia) 水平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ye) 率保持在4.2%以下,城鎮新增就業(ye) 年均1300萬(wan) 人以上;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外匯儲(chu) 備穩定在3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穩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國際收支狀況最健康的國家之一。
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加速形成。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麵深化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逐步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cong) 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躍升至目前的第三十一位;登記在冊(ce) 的市場主體(ti) 總數由2012年的5494.8萬(wan) 戶增加到2022年6月份的1.61億(yi) 戶,增長1.92倍。
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cong) 2012年的55.4%上升到2021年的65.4%,上升了10個(ge) 百分點,經濟發展驅動力開始擺脫過去主要依賴出口和投資的局麵;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貢獻率從(cong) 2012年的45%提升到2021年的54.9%,提高近10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產(chan) 品的比重和國際競爭(zheng) 力也大幅度提升,2013—2021年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年均增速達到5.1%,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從(cong) 2016年的1409億(yi) 元提升到2021年的3469億(yi) 元,年均增速達到19.7%。
統籌發展和安全取得重大進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統籌發展和安全,下大力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經濟發展的安全性自主性得到明顯提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外貿依存度已從(cong) 2012年的45.3%降低到2021年的34.2%。我國還在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鏈安全、金融安全等領域展開專(zhuan) 項行動,逐步建立起一套嚴(yan) 密完善的法治體(ti) 係、戰略體(ti) 係、政策體(ti) 係、風險監測預警體(ti) 係和國家應急管理體(ti) 係,築牢了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屏障。
新時代十年,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取得突出成效的十年;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的十年;是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經濟治理能力全麵提升的十年;是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高質量發展特征更加明顯的十年;是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對世界經濟影響力和貢獻率持續提升的十年。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是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取得的。我們(men) 要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作者為(wei)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