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作者:歐陽輝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yu) 不斷創新。堅持理論創新,是我們(men) 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之一。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曆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不斷譜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莊嚴(yan) 曆史責任。”這對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於(yu)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並用以指導實踐。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概括為(wei) 一個(ge) 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社會(hui) 發展的規律往往隱藏在紛繁蕪雜的社會(hui) 現象背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僅(jin) 需要實踐的不斷推進和積累,而且需要艱苦的思想理論探索和概括。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屬性,黨(dang) 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我們(men) 黨(dang) 善於(yu) 把握客觀情況變化、善於(yu) 總結人民群眾(zhong) 實踐經驗,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讓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現實中,問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往往是老問題還在應對中或剛剛解決(jue) ,新問題又出現了,呈現新老問題交織纏繞的複雜局麵。其中,有些問題可以憑老經驗、用老辦法加以解決(jue) ,但也有不少問題是憑老經驗、老辦法難以應對的。我們(men) 必須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dang) 的建設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jue) 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隻有增強問題意識,著眼解決(jue) 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認真研究解決(jue) 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曆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yu) 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理論的先進是最徹底的先進,思想的主動是最大的主動。擁有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men) 黨(dang) 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曆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引,離不開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勇於(yu) 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ti) 現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這一科學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是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智慧結晶,彰顯了黨(dang) 的基本理論和指導思想與(yu) 時俱進。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以思想的力量激揚奮進的力量,以理論的主動把握曆史的主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讓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歐陽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