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鯨類百科》:遨遊壯麗的鯨魚世界
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高凱)它們(men) 雖然是哺乳動物,卻一生都生活在海洋與(yu) 河流之中,它們(men) 壯麗(li) 而神秘,盡管正處於(yu) 滅絕的邊緣,但也有讓人興(xing) 奮的新物種發現,它們(men) 就是鯨類。
海洋哺乳動物研究領域的權威專(zhuan) 家、美國古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安娜麗(li) 莎·貝爾塔的《圖說鯨類百科》近期推出中文版,書(shu) 中,這些壯麗(li) 且獨具魅力的鯨類哺乳動物逐層逐層揭開麵紗,展現真實自我。
據介紹,《圖說鯨類百科》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鯨類動物演變史、解剖學與(yu) 生理學特征、行為(wei) 、食物與(yu) 覓食、生活史、分布範圍、棲息地、保育與(yu) 管理等內(nei) 容。
第二部分在鯨類生物信息知識基礎上,通過引入識別工具和地圖,介紹如何鑒別鯨類,以及海表行為(wei) 是什麽(me) 、何時何處觀賞鯨類等知識。
如何辨別鯨類?書(shu) 中介紹了通過鯨類體(ti) 型大小、體(ti) 色、標記、尾鰭、鰭肢形狀辨別的技巧與(yu) 方法。如何賞鯨呢?空中、陸地、海上不同視角會(hui) 有不同的觀感。“海表行為(wei) ”描述了如何通過鯨類躍水等獨特表麵行為(wei) ,輔助識別鯨類,並列舉(ju) 了賞鯨工具以及部分世界範圍內(nei) 的最佳賞鯨地點。
第三部分是鯨類物種名錄,也是全書(shu) 的主體(ti) ,細致講述了每個(ge) 鯨類物種的基本信息、種群特征、全球分布、典型外形、潛水次序及海表行為(wei) 、體(ti) 形大小、可辨識特征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附錄之中還有鯨類動物分類名錄和鯨類研究術語清單。
作為(wei) 一本鯨類百科全書(shu) ,《圖說鯨類百科》用大量的篇幅介紹了鯨類的主要物種,包括亞(ya) 目與(yu) 科這種等級分別,以及60個(ge) 物種。
與(yu) 此同時,這部科普作品也涵蓋了鯨類的生活史,介紹了不同鯨種的交配係統、行為(wei) 、繁育季、哺乳期、斷奶過程以及壽命。為(wei) 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該物種,每個(ge) 物種信息頁還配以物種明顯特征的簡短描述以及其他有趣的特征或者變化;顯示物種的已知分布區域,包括水深以及棲息地信息;潛水次序以及海表行為(wei) 、典型外形特征、物種輪廓體(ti) 型等內(nei) 容。
鯨類作為(wei) 生物學概念,詳解起來容易流於(yu) 枯燥,《圖說鯨類百科》引用了100多幅各種鯨種實拍圖片和500多幅鯨魚手繪圖,讓嚴(yan) 肅知識變得更具趣味性。
100多幅鯨魚實拍圖以鯨魚在深海裏、水麵上跳躍、鯨魚群、鯨魚個(ge) 體(ti) 等不同視角,身臨(lin) 其境地將讀者帶入海洋,凝固鯨魚不同時間段的壯觀景象。
不同鯨魚物種的介紹頁,則使用彩繪手法,首先畫地圖表示該鯨種的分布地域,並在某鯨類的分布區域手繪式放大凸顯。通過彩色手繪將一條長長的鯨魚放置頁麵固定位置,劃出引導線,分別介紹鯨魚的不同身體(ti) 部位,長寬度等信息。對於(yu) 需要突出的重要部位,則將該部位放大,進行手繪臨(lin) 摹,使讀者更清晰地觀察到該部位的細節。在表示不同鯨魚的潛水序列時,通過繪製鯨魚的黑色剪影,在一片空白中清晰地演示鯨魚海表活動的全過程,以及鯨魚激起浪花的大小程度,具有十足的戲劇感。
此外,書(shu) 中還使用了三維立體(ti) 模型表達知識。比如,在講解鯨魚的泥環進食法時,通過三個(ge) 立體(ti) 透明手繪模型,形象生動地呈現了泥環的形成、被困住魚群的狀態、鯨魚捕食獵物的場景。更有意思的是,在表達海豚頭部構造時,書(shu) 中使用了彩繪的海豚頭部透視圖,如“庖丁解牛”般地為(wei) 讀者講解了海豚頭部細節,以及海豚如何通過頭部實現聲信號的發射和接受的全過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