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綠色遺產”傳下去
【一線講述】
把“綠色遺產(chan) ”傳(chuan) 下去
講述人:河南省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ti) 育局工作人員 靳紅軍(jun)
河南登封嵩陽書(shu) 院裏早先有三棵古柏。傳(chuan) 說,它們(men) 是當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山時“冊(ce) 封”的三位“將軍(jun) ”。這個(ge) 故事,吸引著很多人前來感受千年古樹的魅力。
現在,經曆了滄桑變遷後,三位“將軍(jun) ”隻存活下來兩(liang) 棵,“大將軍(jun) ”長勢較好,“二將軍(jun) ”主幹已被劈裂,活體(ti) 組織不到整體(ti) 的十分之一,卻仍然蒼勁挺拔。2004年至2007年期間,我成了這兩(liang) 棵柏樹的專(zhuan) 職保護員。
剛開始,我對古樹保護的知識了解不多,隻能邊摸索邊積累經驗。2006年春夏之交,我發現“二將軍(jun) ”主幹西側(ce) 枝的葉片明顯比去年黃。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身邊沒有古樹專(zhuan) 家可以請教,我便白天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情況,認真做好記錄,晚上上網查閱資料。最後,我終於(yu) 找到了枝葉發黃的原因,對症下藥後,“二將軍(jun) ”重新煥發了生機。這次經曆讓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從(cong) 那時起,我便下定決(jue) 心為(wei) 古樹保護做更多實事。
2008年,我有幸參與(yu)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的名木古樹保護工作,其中一項任務,是護理嵩院寺西嶺的一棵檜柏。當時還沒有通往山上的公路,我便帶領幾位工友肩挑背扛,將護理設備和材料一件件運送上山。為(wei) 了節省工期,白天我和工友們(men) 駐紮在山裏,渴了喝泉水,餓了啃方便麵。晚上,我不放心將設備和材料留在山裏,便搭了一座臨(lin) 時棚獨自住下。沒想到,有天晚上風雨太大,臨(lin) 時棚倒塌了。我隻好用雨布包住身體(ti) ,在山上瑟瑟發抖地坐了一夜。類似的經曆真不少。好在,曆時三年,“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名木古樹保護任務如期完成,為(wei) 建築群成功申遺奠定了基礎。
二十多年來,我通過各種方式保護古樹兩(liang) 萬(wan) 多棵。人們(men) 問我有啥經驗,我說,隻有六個(ge) 字:“人養(yang) 樹、樹養(yang) 人。”我想呼籲更多人參與(yu) 到古樹保護中,把祖先留下來的“綠色遺產(chan) ”傳(chuan) 下去。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李慧、吳春燕、崔誌堅、趙秋麗(li) 、馮(feng) 帆、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任曉盈、張緒令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2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