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竺綜保區政策優勢持續釋放 北京成海外文物回流主要口岸

發布時間:2022-12-02 15:45: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申彬 蘇大江徐婧)借助北京文化資源優(you) 勢以及天竺綜保區的區位優(you) 勢和政策優(you) 勢,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已成為(wei)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的重要窗口。目前,天竺綜保區通過首都機場口岸進口的保稅藝術品在全國占比接近1/3,文物進口數量占全國的一半,北京已成為(wei) 海外文物回流的主要口岸。

  近日,在位於(yu) 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nei) 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北京海關(guan) 所屬天竺海關(guan) 關(guan) 員正在對“朱利安·奧培個(ge) 展”“轉角見!2022藝術青年獎”等多個(ge) 展覽的展品進行現場監管。據了解,這些展品涵蓋了國際著名藝術個(ge) 展及藝術家群展的眾(zhong) 多珍貴文物及藝術品。

  “自從(cong) 我司入駐天竺綜合保稅區以來,海關(guan) 就派出專(zhuan) 人對接,提供24小時快速通關(guan) 服務和入場監管,還牽頭協調多個(ge) 部門實施藝術品入場布展、文物鑒定等全鏈條服務,為(wei) 我們(men) 拓展經營規模、節省運營成本帶來了很大幫助。”北京博樂(le) 德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小紅在展櫃前說。

  談及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發展,北京文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海紅介紹,在海關(guan) 各項政策措施支持下,基地運行7年來,已有約500餘(yu) 個(ge) 展商在基地開展“國際文物藝術品博覽會(hui) ”“國際藝術貿易論壇”等重要展覽和活動120餘(yu) 場,參展文物和藝術品約1萬(wan) 件,總價(jia) 值150億(yi) 元,為(wei) 企業(ye) 釋放資金成本數千萬(wan) 元。

  境外文物的大規模展出,得益於(yu) 綜保區的保稅政策——海外藏品在綜保區展覽展示,不用再繳納大量稅費和保證金,從(cong) 而大大降低了展出的成本。據介紹,天竺綜保區與(yu) 首都機場口岸無縫連接,展品從(cong) 首都機場提貨至區內(nei) 展館用時僅(jin) 15分鍾。目前,天竺綜保區通過首都機場口岸進口的保稅藝術品在全國占比已接近1/3,文物進口數量則占到全國的一半,北京已成為(wei) 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外文物回流的主要口岸。

  “結合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定位和需求,天竺海關(guan) 打造形成‘區內(nei) 倉(cang) 儲(chu) +區外展拍’‘區內(nei) 展示+線上交易’和‘保稅展示交易’三種支持服務文化保稅業(ye) 態發展的海關(guan) 監管模式,鼓勵海外文物回流。2022年前10個(ge) 月,天竺海關(guan) 共監管實際進境文物、文化藝術品2370件,貨值9434.96萬(wan) 美元。”天竺海關(guan) 關(guan) 長胡旭介紹。

  此外,北京海關(guan) 還發揮綜保區政策優(you) 勢,入區展覽的文物、藝術品可免於(yu) 提交監管證件,與(yu) 文物部門在文化保稅監管方麵建立長期合作機製,對參展的文物及藝術品創新開展海關(guan) 現場監管、文物現場鑒定,幫助企業(ye) 在縮減辦事環節的同時節省擔保資金,大幅提升企業(ye) 獲得感。

  結合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liang) 區”政策疊加紅利,北京海關(guan) 充分發揮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優(you) 勢,簡化綜保區藝術品審批及監管手續,創新開展海關(guan) 與(yu) 文物部門聯合入場監管、鑒定,建立以人工智能加模式化識別技術的“雲(yun) 管”藝術品數據庫,助力天竺綜保區在藝術品貿易、文物回流等領域開放創新水平領跑全國。

  目前,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已擁有1萬(wan) 餘(yu) 平方米的保稅藝術品倉(cang) 庫,同時具備與(yu) 海關(guan) WMS倉(cang) 庫管理係統對接、24小時視頻監控和分類倉(cang) 儲(chu) 功能。基地已引進國內(nei) 優(you) 秀文化與(yu) 貿易企業(ye) 20餘(yu) 家,開展集約化、國際化的文化產(chan) 品研發、加工、展示等服務,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