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傳統製茶技藝申遺成功 “富春茶點製作技藝”位列其中

發布時間:2022-12-02 15: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揚州11月30日電 (記者 崔佳明)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政府間委員會(hui) 第17屆常會(hui) 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30日,揚州市文廣旅局非遺處處長苗芹告訴中新網記者,在“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中,揚州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富春茶點製作技藝”項目位列其中。這也是繼古琴、雕版印刷、剪紙之後,揚州第四項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揚州既是中國首個(ge) “淮揚菜之鄉(xiang) ”,又是中國第四個(ge)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美食之都”。而中華老字號富春茶社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以其獨有的經營特色和企業(ye) 文化享譽中外。

  “富春茶點製作技藝的誕生,離不開揚州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孕育,離不開茶社經營者的孜孜追求,也離不開眾(zhong) 多食客的關(guan) 心和嗬護。富春創立之初,最早以花養(yang) 局,後以茶會(hui) 友,再以點饗客。”揚州富春飲服集團總經理徐穎宏告訴中新網記者,揚州“富春”始創於(yu) 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是首批“中華老字號”“國家特級酒家”“中華餐飲名店”。2008年國務院公布“富春茶點製作技藝”列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富春茶,便因其獨到的技藝,堪稱拚配茶的標杆,在中國茶葉史上,獨占一席之地。富春茶是富春茶社獨創的“魁龍珠”。由安徽的魁針、浙江的龍井、富春自家種的珠蘭(lan) 兌(dui) 配窨製而成,取魁針、龍井、珠蘭(lan) 的前三字合為(wei) “魁龍珠”,因三種茶分別來自皖、浙、蘇,故有“一壺水煮三省茶”之說。

  “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閑、靜、雅、適兼優(you) ,這是專(zhuan) 屬於(yu) 富春的意境。”徐穎宏如是說。

  據了解,本次入選的“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共涉及15個(ge) 省(區、市)的44個(ge)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涵蓋綠茶、紅茶、烏(wu) 龍茶、白茶、黑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和徑山茶宴、趕茶場等相關(guan) 習(xi) 俗。(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