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加碼穩增長 力促工業量質齊升

發布時間:2022-12-19 16: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中國加碼穩增長 力促工業(ye) 量質齊升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劉育英)工業(ye) 是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盤”。本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經濟穩增長做出部署,突出穩中求進,這將推動2023年工業(ye) 經濟各項指標保持合理增長,並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2022年前10個(ge) 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0%,工業(ye) 經濟保持總體(ti) 平穩。同時,工業(ye) 結構升級態勢未變,新動能繼續成長,裝備製造業(ye) 快速增長彰顯工業(ye) 經濟韌性,新興(xing) 產(chan) 品、新動能產(chan) 品不斷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11月,受疫情短期衝(chong) 擊加大影響,中國工業(ye) 生產(chan) 有所回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2%,較10月份回落2.8個(ge) 百分點;製造業(ye) PMI降至48.0%,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低於(yu) 臨(lin) 界點,製造業(ye) 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情況下,中國工業(ye) 增長麵臨(lin) 壓力。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dong) 表示,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明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推動工業(ye) 經濟整體(ti) 好轉。

  具體(ti) 而言,財政政策方麵,預計赤字率將被上調,更有力地提振總需求;貨幣政策方麵,預計總量型工具和結構性工具組合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產(chan) 業(ye) 政策方麵,將狠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尤其強調了擴大內(nei) 需,“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恢複和擴大消費,不僅(jin) 是短期內(nei)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提振市場信心的關(guan) 鍵,也是中長期改善需求結構、促進國內(nei) 大循環的重要基礎。”高瑞東(dong) 說。

  在經濟穩增長同時,會(hui) 議提出,產(chan) 業(ye) 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ju)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yu) 實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厲克奧博表示,這是新時代對經濟發展提出的一個(ge) 全新要求。這主要是基於(yu) 當前國際環境出現了重大深刻的變化,正如中共二十大報告所指出,“來自外部的打壓遏製隨時可能升級”,“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這要求必須把安全統籌在發展的每一個(ge) 環節裏。

  在發展與(yu) 安全主基調下,補齊產(chan) 業(ye) 鏈短板是重要抓手。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提出圍繞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找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you) 質資源合力攻關(guan) ,保證產(chan) 業(ye) 體(ti) 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高瑞東(dong) 表示,預計產(chan) 業(ye) 和科技政策將進一步紮實落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化、智能化深入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端化、集群化加速發展。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雙輪驅動下,“卡脖子”環節有望被加快突破,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進一步穩固,經濟發展新動能將不斷湧現,與(yu)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逐步完善一同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還提出,“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對於(yu) 新動能,厲克奧博表示,隨著全球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的調整所出現的新機遇可以分為(wei) 三大領域,一是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芯片、量子計算等;二是綠色領域,包括新能源、低碳科技等;三是麵向老齡化社會(hui) 的健康領域。

  高瑞東(dong) 認為(wei) ,新動能在於(yu)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加快建設。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要兼顧經濟“壓艙石”和雙碳“排頭兵”作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則要繼續發揮其在產(chan) 業(ye) 升級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同時,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繼續從(cong) 擴大市場準入、保障外資權益、提供便利等方麵,吸引和利用外資。(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