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相互贈藥”折射守望相助鄰裏情

發布時間:2022-12-26 17:08:00來源: 光明日報

  目前,受新冠毒株奧密克戎影響,不少地方感染人數迅速增加,有些家庭缺少對症治療的藥品,尤其是退燒藥。媒體(ti) 報道,除了衛生健康相關(guan) 部門采取多種措施,盡力提供醫療服務,在全國各地的很多社區,居民們(men) 都自發行動起來,左鄰右舍互幫互助,共渡難關(guan) 。

  “誰家有退燒藥?家裏老爸發燒了。”“我家有,給你一半。”“藥不用錢了,直接給你。”……一粒小小的退燒藥,平日裏也許不算什麽(me) ,但特殊時期,尤其對患病的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人群而言,卻無異於(yu) “雪中送炭”。在藥物供應緊張的背景下,在跑了很多家藥店還是沒買(mai) 到急需藥品的情況下,左鄰右舍伸出的援助之手,就顯得格外有溫度、有力量。

  常言道:“遠親(qin) 不如近鄰。”遇到急事,鄰裏間的互幫互助往往來得更及時、更有效。然而,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城市裏鄰裏之情被有意無意地衝(chong) 淡了,“對門十年不相識”成了普遍現象,“各人自掃門前雪”趨於(yu) 常態,大門一關(guan) 、心牆高築,導致彼此相疏,人情味越來越淡,這種人與(yu) 人之間的疏離絕非城鎮化的本意,更非城市發展的必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種美好除了居住環境的改善,也包括精神文化的提升,和諧友愛的鄰裏關(guan) 係無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何打破“陌生人社會(hui) ”的隔閡,構建更加溫馨、互信、互助的城市鄰裏關(guan) 係?一方麵需要有關(guan) 部門、基層組織積極開展活動、熱心促成;另一方麵也應鼓勵鄰裏間主動交流、相互幫助。此次“互相贈藥”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鄰裏互動。盡管這種互動可能是因為(wei) 實在買(mai) 不到藥的“無奈所致”,但在微信群裏、在平台上張口求助,很快就獲得回複,或有人提供緊缺藥物,或有人熱情支招,無疑會(hui) 使鄰裏之間更加親(qin) 近。

  生活在同一片區域乃至同一個(ge) 小區,人們(men) 對彼此的遭遇和焦慮更能產(chan) 生共情。彼此之間的互助,一旦公開傳(chuan) 播、得到肯定就可能形成守望相助的氛圍,而這恰恰是城市人情味的基礎。

  費孝通先生在《鄉(xiang) 土中國》中將傳(chuan) 統鄉(xiang) 土社會(hui) 精辟總結為(wei) “熟人社會(hui) ”。那是因為(wei) 傳(chuan) 統的鄉(xiang) 土社會(hui) 是基於(yu) 血緣、地緣關(guan) 係形成的。大家彼此熟悉意味著彼此的信任成本低,相互之間能夠形成一種遵守規則、褒善貶惡的輿論約束,一種相互幫助、抱團取暖的行為(wei) 自覺,並由此產(chan) 生濃鬱的人情味,而這恰是鋼筋水泥的城市難以具備的。現代化的城市並不是一個(ge) 熟人社會(hui) ,而是陌生人社會(hui) 。但陌生人社會(hui) 並不意味著必定冷漠疏離。人海茫茫中,很多人都會(hui) 有個(ge) 體(ti) 的孤獨感、無助感,也正因為(wei) 如此,人與(yu) 人之間更需要互相配合、互相關(guan) 愛、互相救濟。

  “相互贈藥”折射出守望相助的鄰裏之情,它讓人們(men) 在化解一時之難的同時,也會(hui) 讓更多過去“相見不相識”的人彼此熟絡起來,讓更多人願意彼此走近。對於(yu) 現階段的抗疫而言,這種“鄰裏互助”具有重要意義(yi) ,這種“治愈感”彌足珍貴。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