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鮮花雅樂懷詩聖

發布時間:2023-01-29 11:17:00來源: 光明日報

  【紅紅火火鬧新春】

  本報成都1月28日電(記者周洪雙)“文起八代,詩盛漢唐。杜甫詩篇,璀璨其光。入蜀圖經,備載其詳。歲行四役,離苦何傷(shang) ……”1月28日,農(nong) 曆正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人日遊草堂”活動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如期舉(ju) 行,社會(hui) 各界群眾(zhong) 齊聚草堂大雅堂前,誦讀祭文,祭拜先賢,緬懷詩聖,傳(chuan) 承中華文脈精神,弘揚民族道德華章。

  相傳(chuan) 女媧創世之時,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yu) 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為(wei) “人日”。至宋以來,文人墨客紛紛來到草堂祭拜詩聖杜甫。至清代,人日祭杜已成為(wei) 成都的一大風俗。特別是清代四川學政何紹基題下“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一聯後,使得這一活動流傳(chuan) 更廣。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恢複“人日遊草堂”活動,迅速成為(wei) 成都市民重要的新春文化活動,每年這一天,成都群眾(zhong) 扶老攜幼,相偕憑吊詩聖,吟唱杜詩,賞梅祈福。

  癸卯人日的杜甫草堂,陽光明媚,紅梅吐蕊。上午十時,在盛裝儀(yi) 仗的帶領下,伴著古樂(le) 聲,莊嚴(yan) 肅穆的祭祀隊伍緩緩走向大雅堂,在完成淨手、奠帛、舞祭、禮祭、樂(le) 祭等環節後,主祭人誦讀祭文,並帶領各界群眾(zhong) 在司儀(yi) 的唱禮聲中向詩人塑像三鞠躬,以表達對詩聖杜甫的深深敬意。

  祭拜儀(yi) 式結束後,“人日遊草堂”的另一重要活動“草堂唱和詩會(hui) ”隨即展開。今年詩會(hui) 前期特別走進學校,征集詩歌故事視頻參賽作品,將詩歌故事進行線上傳(chuan) 播,激發青少年及其家庭對詩歌文化的興(xing) 趣和熱愛,現場以詩歌朗誦、詩歌講解、詩歌故事解讀等形式分享詩歌趣味故事,引來大批觀眾(zhong) 駐足欣賞。

  此外,在高適與(yu) 杜甫酬唱佳話的另一所在地——成都崇州市還同時舉(ju) 辦了“人日遊草堂”分會(hui) 場活動,以詩歌吟誦、詩書(shu) 畫展覽、詩意歌舞表演等形式,共續詩壇佳話。

  杜甫客居成都4年間,創作出240多首詩歌,深刻影響著後世。在工部祠杜甫塑像前,還特別布置了供桌,備齊鮮花、文房四寶和大量紅梅枝,群眾(zhong) 紛紛取來鮮花,祭拜詩聖。在杜甫草堂百年老照片展的留言簿上,人們(men) 默寫(xie) 出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杜詩,表達著無限的崇敬。

  “每年的今天,我都帶著孩子來參加‘人日遊草堂’活動,希望她能從(cong) 中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感悟杜甫的家國情懷。”帶著孫女專(zhuan) 門坐了好幾站公交前來參加活動的退休老人沙雲(yun) 說。

  “詩聖杜甫是大雅文化的代表,詩聖祭拜儀(yi) 式是後人表達對先賢尊崇的一種方式;草堂唱和詩會(hui) 則是傳(chuan) 承詩歌文化的具體(ti) 表現形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說,“今日的人日遊草堂活動不僅(jin) 是一場歌頌友誼、傳(chuan) 承文化的節日盛會(hui) ,更是一個(ge) 弘揚中華民族魂魄、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和優(you) 秀平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