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票時代”客運服務升級 “售票狀元”變身“導購明星”
春運的一天夜裏,剛下夜班的李靜突然接到旅客張桂香的求助電話,對方的語氣很焦急。
起因是張桂香將13歲的兒(er) 子送上D5341次列車獨自回老家,並讓家人在站台接站。但在火車即將到站時,家人告知張桂香因故要遲到一會(hui) 兒(er) 。她趕緊撥打孩子的電話進行告知,結果始終無人接聽,慌了神兒(er) 的她看到車站的提示,撥打了李靜的手機。
李靜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南)站客運車間副主任,從(cong) 事客運服務30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李靜導購台”是太原局集團公司“黨(dang) 字號”優(you) 質客運服務品牌。隨著列車客票的更新換代,原本因“導購”而生的團隊如今將工作重點轉為(wei) “服務”。
“我馬上聯係列車長幫助查找。”李靜結束通話後隨即聯係D5341次的列車長吳瓊,挨個(ge) 車廂尋找,很快在車廂連接處找到孩子,讓母子取得聯係,隨後將孩子安穩交給了接站的親(qin) 人。
類似的事情,李靜在職業(ye) 生涯裏經曆了無數次。她說每到春運,團隊成員平均每人每天要接到數十個(ge) 求助電話。
今年是太原局集團公司“黨(dang) 字號”服務品牌、“李靜導購台”創立的第十年,其中骨幹大多為(wei) 90後。作為(wei) 帶頭人的李靜,從(cong) 一名“售票狀元”到“導購明星”,經曆了鐵路售票服務的迭代升級,更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
1997年,全國開始推行電腦售票,粉色軟紙票逐漸取代“硬板票”;2006年,李靜走上售票崗位,此時國內(nei) 已全部實現電腦售票。為(wei) 了更好更快地幫助旅客買(mai) 票,從(cong) 那之後,《全國鐵路客運結算站示意圖》成為(wei) 李靜每天的必修課。為(wei) 了提高售票速度,練就耳口眼手的協調一致,她練習(xi) 盲打,敲壞了好幾個(ge) 鍵盤。
為(wei) 了滿足旅客需求,李靜練就了能隨口說出100多個(ge) 車次停站的站序和數百個(ge) 車次、到站的票價(jia) 的功夫。她曾以平均21秒售出一張車票,春運40天共售出40254張車票、票款總額191.7萬(wan) 元的驕人成績,成為(wei) 太原局的“售票狀元”。
2012年5月,為(wei) 了更好地服務大眾(zhong) ,太原站成立了以李靜名字命名的“李靜導購台”,她的服務從(cong) 窗口“走”到了售票大廳內(nei) 。
為(wei) 了服務好外賓和聾啞旅客,李靜利用休息時間自學英語和啞語,並將服務由站內(nei) 延伸到站外,將流動售票車開進社區、景區、校園……定好聯係點、聯絡人,掌握人口密度以及出行需求。
3年來,李靜聯合當地6家交通類媒體(ti) ,每日3次播報車站餘(yu) 票信息和出行提示,累計發布5萬(wan) 餘(yu) 條信息,並常年與(yu) 山西交通廣播FM88合作開辟專(zhuan) 題連線欄目“李靜說票”,累計連線3000餘(yu) 次,實現了售票空中服務定製化。
“聽眾(zhong) 朋友們(men) ,今年起鐵路部門對兒(er) 童票優(you) 惠不再按身高,改成按年齡了……”春運期間,“李靜導購台”熱鬧非常,李靜一會(hui) 兒(er) 錄視頻,一會(hui) 兒(er) 接電話,一會(hui) 兒(er) 發微信,一會(hui) 兒(er) 解答旅客谘詢,忙得不亦樂(le) 乎。
“如今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對購票、補票辦法都有了新規定,我得趕快把這些新服務告訴大家。”李靜一邊忙碌,一邊解釋,盡管鐵路技術日新月異,“無票時代”為(wei) 大家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但客運服務沒有止境,“我們(men) 能做的還有很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誌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