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他創造了電影《流浪地球2》的機器人演員

發布時間:2023-02-07 11: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現實已然很科幻了!”電影《流浪地球2》導演郭帆在拍攝時指著16台機器人說。

  90後創業(ye) 青年張朝輝格外激動,這些炫酷的機器人就來自他創辦的公司。這是他們(men) 第一次將機器人產(chan) 品搬上大銀幕。

  當科幻照進現實,機器人“出圈”了。

  從(cong) 一個(ge) 想法到產(chan) 品誕生,僅(jin) 用了14天

  “以前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活躍在工業(ye) 領域,隻有客戶熟知我們(men) 。現在,連親(qin) 戚家的孩子看完電影都說,‘有時間要去你的公司實習(xi) ,近距離接觸一下機器人’。”張朝輝2017年創立優(you) 艾智合機器人,應用激光SLAM移動機器人及軟硬件一體(ti) 化的解決(jue) 方案,幫助企業(ye) 進行智慧工業(ye) 物流建設,以及高危複雜環境中的智能巡檢運維,目前已廣泛應用於(yu) 半導體(ti) 、新能源、電產(chan) 廠等眾(zhong) 多工業(ye) 領域。

  3年前,張朝輝和他的團隊15天快速打造的“複工神器”就已走進人們(men) 的視野。

  那時新冠肺炎疫情剛暴發,整個(ge) 機器人行業(ye) 都在關(guan) 注疫情發展,很多企業(ye) 做起了機器人配送。可張朝輝不願意再去同質化競爭(zheng) “浪費資源”,他想著,何不利用自己製造工業(ye) 機器人的優(you) 勢去填補其他需求?

  “那時大概是大年初五,本來是初七上班,後來複工時間推遲到了2月10日。和我們(men) 一樣,客戶也會(hui) 遇到複工的問題,我們(men) 便想到,是不是可以做一個(ge) 無人移動殺菌消毒的機器人,來保障最關(guan) 鍵的複工安全。”從(cong) 一個(ge) 想法到產(chan) 品誕生,張朝輝和他的團隊僅(jin) 用了14天。

  沒想到,這款機器人很快受到了國內(nei) 外媒體(ti) 的關(guan) 注。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中提到,“雖然疫情蔓延並不是什麽(me) 好的事情,但我們(men) 可以發現,一些產(chan) 業(ye) 開始聚焦新的解決(jue) 方案了”。“複工神器”的幕後故事也被《紐約時報》商業(ye) 板塊進行了頭條報道。這成為(wei) 他們(men) 打開海外市場的“敲門磚”,產(chan) 品遠銷20多個(ge) 國家,公司處於(yu) “爆單”狀態。

  直麵挑戰,一切才剛開始

  張朝輝是看著各類與(yu) 機器人相關(guan) 的影視作品長大的。後來他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從(cong) 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都在做機器人相關(guan) 研究,接觸機器人領域前沿科技後,便越發熱愛了。

  科研領域充滿了無數未知挑戰,“有一種‘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感覺”。從(cong) 認知其中的複雜係統,再到分解做成單一的機器人產(chan) 品,然後把產(chan) 品整合成為(wei) 複雜功能的係統,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jue) 問題,“過程很有意思”。

  小時候張朝輝也夢想成為(wei) 一名科學家,大學時發現實驗室裏的研究和行業(ye) 真實需求有脫節,“我還是喜歡從(cong) 需求中來,到需求中去”,萌生了創業(ye) 推動機器人產(chan) 業(ye) 化的想法。但當他跟導師交流後,導師覺得是“年輕人一時衝(chong) 動,還需要沉澱”。

  隨後兩(liang) 年間,我國掀起了創新創業(ye) 浪潮。更難得的機會(hui) 是,作為(wei) 全球新興(xing) 市場的工業(ye) 機器人需求不斷增加,國內(nei) 製造業(ye) 企業(ye) 對機器人的需求場景也越來越多。想清楚了市場後,他堅定地對導師說,“我希望能夠身體(ti) 力行地將自己科研成果和對行業(ye) 的看法,轉化成真正的生產(chan) 力”。

  2017年5月,在校友基金的支持下,張朝輝一邊攻讀博士,一邊和同實驗室的4名同學一起創辦了西安優(you) 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我們(men) 都很熱愛機器人事業(ye) ,都充滿信念感。”

  “剛開始創業(ye) 的時候我們(men) 是‘拿著錘子找釘子’,隻懂得技術,卻不懂得產(chan) 業(ye) 。”張朝輝稱之為(wei) “科學家式創業(ye) ”,“那時隻是帶著機器人技術找行業(ye) 切入,找到一個(ge) 場景就敲下去,不對就再換下一個(ge) ,實際上並不高明”。他坦言,直到3年後才找到行業(ye) 創新點和公司主攻方向。

  團隊研發的第一款機器人是“輪胎檢查機器人”。他們(men) 在客戶停車場裏待了半年,每天都在觀察工人完成輪胎巡檢的標準作業(ye) 程序。“往往第一款產(chan) 品不一定會(hui) 成功,這款產(chan) 品與(yu) 現在的產(chan) 品也完全不同。”但對張朝輝來說,他接觸到了“真實需求”。

  那段時間,他們(men) 經曆了所有創業(ye) 公司經曆過的難題,但從(cong) 沒想過放棄。幾個(ge) 團隊成員天天開會(hui) ,最終敲定了工業(ye) 物流和巡檢運維兩(liang) 大業(ye) 務線,“回頭看慶幸團隊當時對市場的洞察以及反應能力”。

  作為(wei) 公司CEO,張朝輝還要完成從(cong) 一名工科男到一家公司管理者的“華麗(li) 轉身”,不斷學習(xi) 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了。“即便學習(xi) ,也無法做到一個(ge) 人全能,公司管理等很多方麵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於(yu) 是,他們(men) 不斷邀請在管理、運營等崗位經驗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加入公司。

  2018年,張朝輝作了一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接過了深圳拋來的橄欖枝,將公司總部從(cong) 西安搬到深圳。在他看來,“在供應鏈上,整個(ge) 華南地區相對全麵,在人才供給和營商環境上也更好。西安有自己的母校,我們(men) 把更多研發工作放在了那裏”。

  年輕團隊往往充滿驚喜

  張朝輝還要麵對來自客戶、投資人和供應商等質疑。

  一個(ge) 大型企業(ye) 客戶雖然對他們(men) 提出的產(chan) 品方案十分滿意,也覺得公司技術能力很強,但還是發出了“靈魂拷問”:“你們(men) 的公司經營能力怎樣?會(hui) 不會(hui) 產(chan) 品做著做著,公司就沒有了?”

  當時他們(men) 的競爭(zheng) 對手還有更加成熟的企業(ye) ,張朝輝隻能真誠回複說:“年輕團隊往往充滿驚喜,也希望您能夠給年輕人、給新的科技公司一次機會(hui) 。”就這樣,他贏得了機會(hui) ,也回饋給客戶更好的服務。3個(ge) 月後,這家企業(ye) 又向他們(men) 下了第二個(ge) 訂單,至今,他們(men) 已經合作了十幾個(ge) 項目。

  年輕人的衝(chong) 勁兒(er) 和真誠讓他們(men) 贏得了不少客戶的青睞。“很多客戶都是技術狂熱者,有時候不僅(jin) 要通過技術打動客戶,還需要通過我們(men) 的創業(ye) 熱情讓客戶理解我們(men) ,進而支持我們(men) 、選擇我們(men) ”。僅(jin) 2019年,他和銷售總監一起出差談合作,“一年就飛了近100次”。

  如今,優(you) 艾智合員工數突破了500人,不僅(jin) 有廣闊的國內(nei) 市場,還有大約15%的出口業(ye) 務。張朝輝在公司新年致辭裏寫(xie) 道:“這一年,我看到研發中心的燈火晝夜通明,我看到業(ye) 務同事在城市間輾轉奔赴,我看到項目經理和技術應用工程師們(men) 在客戶現場攻堅克難,我看到我們(men) 每個(ge) 人對於(yu) 機器人事業(ye) 的熱忱……每個(ge) 畫麵,每個(ge) 片段,都是一段故事,匯聚成一股洪流,激蕩著充滿變革的智能化時代。”

  張朝輝也常遇到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壓力,“成長之路上多有困難,但隻要我們(men) 還在解決(jue) ,我們(men) 就會(hui) 有更多方法讓公司渡過難關(guan) ”。作為(wei) “先天樂(le) 觀派”,他笑稱,“遇到壓力特別大的時候,那就喊幾個(ge) 創業(ye) 者一起出來聊聊,然後把遇到的困難交流一下,發現大家都遇到過,那就互相鼓勵一起解決(jue) ”。

  不過,他也坦言,公司接下來麵臨(lin) 的挑戰是解決(jue) 批量生產(chan) 的問題,“以前是生產(chan) 幾百台,現在是生產(chan) 幾千台,之後要到上萬(wan) 台,公司要應對並不完全熟悉的供應鏈和交付問題。但目前看來解決(jue) 問題的進展不錯”。

  新年伊始張朝輝又恢複到了忙碌狀態,公司也收到了來自不同行業(ye) 的新需求。但一有時間,他還會(hui) 在知乎平台分享自己的行業(ye) 觀察和感悟。最近他寫(xie) 道:“今年剛步入而立之年,回顧過往,大約三分之一的生命都和機器人事業(ye) 相關(guan) ,也是一件非常令人感慨但又很自豪的事情,畢竟專(zhuan) 注做一件事是很難得的。機器人時代來了嗎?一切才剛剛開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實習(xi) 生 馬源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