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十二類基本氣象數據對社會開放
光明日報北京2月7日電(記者袁於(yu) 飛)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hui) 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chan) 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chan) 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風雲(yun) 氣象衛星數據等各行業(ye) 需求最大最迫切的高質量、高價(jia) 值數據和產(chan) 品均納入其中。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yu) 網絡司副司長張洪政介紹,此次發布的新版《目錄》,在2015年版本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升級。數據種類由5類17種擴充至12類52種,新增全球海洋氣象數據、實況分析和再分析產(chan) 品及台風海洋、強對流等天氣預報產(chan) 品等。
據介紹,隨著技術不斷升級,大批高質量、高價(jia) 值數據產(chan) 品進入《目錄》,例如,可用預報天數最長8.2天的中國全球天氣數值預報模式產(chan) 品,以及填補我國再分析產(chan) 品領域空白的中國全球大氣再分析產(chan) 品。《目錄》中的數據產(chan) 品時序更長,部分產(chan) 品覆蓋時間長度超過40年,能夠為(wei) 氣候變化相關(guan) 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據了解,新版《目錄》數據服務將於(yu) 2月15日正式上線。屆時,用戶可以通過中國氣象數據網及其App、微信小程序獲取各類數據產(chan) 品。在獲取數據的同時,用戶還將收到一份數據服務碼,相當於(yu) 為(wei) 每一位用戶每一次數據需求匹配的氣象數據身份證,包含數據提供者、使用者、內(nei) 容、使用權限等信息,用於(yu) 保障數據的權威性和獲取使用的合法性,確保數據質量放心、使用數據安心。
此次發布的是新版《目錄》的第一批數據和產(chan) 品。據了解,2015年,中國氣象局率先發布《基本氣象資料和產(chan) 品共享目錄》。7年多來,累計支持各類項目11639項,其中國家重大科研項目6300項,支撐取得的科技成果超過4050項;累計向21個(ge) 行業(ye) 45.9萬(wan) 個(ge) 注冊(ce) 用戶提供了2055TB的氣象數據。根據對1839個(ge) 企業(ye) 注冊(ce) 用戶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氣象數據為(wei) 這些企業(ye) 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效益累計超過14.2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