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走上高原
27歲的西藏軍(jun) 區某特戰旅副連長張歡看上去已和剛下部隊時大不一樣。這個(ge) 1996年出生的小夥(huo) 子猛一看比實際年齡“老得多”,皮膚被曬得黝黑,雙手布滿老繭。連隊訓練時,他的身影永遠衝(chong) 在第一個(ge) ,被戰友稱為(wei) “拚命三郎”。
5年前,初上高原的張歡還是一身“書(shu) 生氣”。2018年夏天,這個(ge) 剛從(cong) 國防科技大學畢業(ye) 的高材生戴著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背著一書(shu) 包書(shu) 走上西藏高原,來到西藏軍(jun) 區某特戰旅。
“5年時間,讓我從(cong) 一名‘書(shu) 生’成長為(wei) 真正的特戰隊員。”站在訓練場上,已成為(wei) 副連長的張歡鏗鏘有力地說,“但我的理想始終沒變,作為(wei) 一名軍(jun) 人,我要到一線去、到戰場上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
成為(wei) 一名軍(jun) 人,是張歡從(cong) 小的夢想。他的老家在陝西洛南秦嶺深處,兒(er) 時看過的軍(jun) 旅題材電視劇裏,那些熱血沸騰的衝(chong) 鋒畫麵讓他心動不已。高三那年,高考成績出來後,他的分數超過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20多分。
高中班主任在報喜電話中說,“你小子真行啊,明天趕緊來學校,高考誌願一定要好好填……”父親(qin) 趕忙放下手中的農(nong) 活,騎上摩托車就要把他往縣城送。“爸,不用去了,我報了提前批,我想上軍(jun) 校。”張歡說。他的話讓父親(qin) 愣了一下,父親(qin) 突然高興(xing) 地說:“上軍(jun) 校好!”張歡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雖然不懂什麽(me) 是“提前批”,但似乎感覺到兒(er) 子將要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
那一年,他收到了全縣唯一的一份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sh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得知他要去當兵,都來道賀慶祝。8月臨(lin) 近開學,張歡坐上開往長沙的火車,這個(ge) 從(cong) 小在陝西“山溝溝”裏長大的孩子,第一次走出了大山。
在這所全國知名的軍(jun) 校裏,張歡度過了4年大學時光。2018年,即將畢業(ye) 的張歡麵臨(lin) 工作分配。由於(yu) 成績綜合排名位列全校第三,他原本可以選擇留校考研繼續深造,但校園裏的一條橫幅改變了他。
“到基層去、到邊防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橫幅上,簡短的標語一下“點燃”了張歡。這個(ge) 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在學員隊帶頭寫(xie) 下申請書(shu) ,申請到西藏邊防一線去。
“這是我人生中的兩(liang) 次重大轉折,現在回想起來,我一點都不後悔。”如今已在西藏生活5年的張歡笑著說。他已習(xi) 慣這裏的缺氧與(yu) 日曬,能夠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地區跑步、攀登,完成一係列高難度課目訓練。然而初來西藏時,這些都讓“初出茅廬”的張歡感到不適應。
一級軍(jun) 士長陳源至今記得第一次見到張歡時的情景。那天他負責去機場接站,看到這個(ge) 年輕的小夥(huo) 子戴著一副眼鏡,有些靦腆,居然還背了一書(shu) 包的書(shu) 本。“白白淨淨的,書(shu) 生氣太重。”陳源說,當時也曾心裏犯嘀咕,“這麽(me) 文質彬彬的,訓練打仗能行嗎?”
但後來,陳源很快從(cong) 這位“文質彬彬”的排長身上看到了那種熟悉的精氣神。初來不久,連隊組織樓房滑降訓練,那是張歡第一次滑降。作為(wei) 新任排長,不少戰士都等著看張歡的成績,這讓張歡感到“壓力山大”。
“第一次跳,說不緊張害怕是不可能的。”張歡笑著承認,第一次站在4層樓樓頂向下看去,也曾“腿軟”。但看到戰友們(men) 一個(ge) 個(ge) 幹脆利落地飛身躍下,破窗快速突入,張歡知道,“必須逼自己一把了。”他向連長和一些老班長請教,學習(xi) 模擬訓練技術要領。在輪到自己小隊時,張歡第一個(ge) 邁上平台,咬緊牙關(guan) 一躍而下,帶頭順利完成滑降突入。在他雙腳落地的瞬間,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戰友們(men) 紛紛鼓掌稱讚,“這個(ge) 戴眼鏡的新排長還不錯”。
往後的日子裏,張歡成了訓練場上的常客。為(wei) 了盡快趕上連隊訓練進度,達到特戰隊員的標準,在短暫的適應期過後,張歡開始自行加練。午休和晚飯過後的休息時間,在訓練場遇到他是常有的事。
“他太拚了,不怕苦,就是為(wei) 了把成績提上去。”陳源說。他不止一次看到張歡獨自在操場上跑步,或利用休息時間找連隊老兵請教訓練要領。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張歡在午休時向他請教攀登技巧,練到掌心都被磨破流血,卻隻是匆匆貼了個(ge) 創口貼,便又握住了攀登繩。
在張歡看來,要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特戰隊員,就必須對自己狠一點。“將來要是領兵上戰場,自己技能不過關(guan) 怎麽(me) 行?”張歡說,“當兵就是要吃苦的,訓練時苦點沒什麽(me) ,打仗時能贏最重要。”
2020年,上級單位組織編寫(xie) 高海拔地區遠距離狙擊課目訓練教案,張歡憑借出色的訓練成績被選為(wei) 主教員,帶領課題小組研究高原條件下的遠距離狙擊。他們(men) 的目標是在遠距離射程下,確保狙擊手運用教案所教方法快速找到合適的角度和射擊方式,通過一塊A4紙大小的鐵框,射中隱於(yu) 其後的靶標。
一個(ge) 半月時間裏,張歡帶領小組成員“泡”在了射擊場上,反複測算數據。他充分發揮學曆優(you) 勢,利用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結合氣壓、風速等因素綜合考慮,設計出一條條射擊路徑。隨後,他又組織人員反複驗證,有數據偏差就立即推倒重來,單是教案大改就修改了五次。
“不怕麻煩,但一定要找出最合適的訓練方法,重要的是要找到在戰場上能一擊製勝的射擊本領。”張歡說。最終,經過一遍遍調整,他們(men) 編寫(xie) 出一套適應高原環境、便於(yu) 快速掌握的遠距離狙擊訓練教案。不久後,上級單位組織射擊比武,旅裏一名狙擊手采用他們(men) 的訓練方法,在比武中拿到優(you) 異成績,榮立二等功。
這是張歡的驕傲,“一個(ge) 人的出色不算什麽(me) ,帶領大家都能打贏才是本事。”但他也承認,“除了比武場,更希望能到一線去,到真正的實戰環境裏去。”
二
去年年初,張歡終於(yu) 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春節過後,連隊受領高原駐訓任務,張歡與(yu) 戰友們(men) 一起,走上了海拔超過4500米的邊防一線。
張歡至今記得在奔赴駐訓區域時,要經過一段高山路段。那裏被稱為(wei) “25道拐”,以曲折的山路和陡峭懸崖著稱。當時擔任排長的張歡帶隊前進,坐在車裏蜿蜒而上,車門外就是懸崖峭壁。張歡一邊提醒著駕駛員小心前進,一邊指揮後續車輛,等到走過那段路,才發現手心裏濕漉漉的都是汗水。
“但當時真沒覺得害怕,反而挺激動的,真有一種奔赴前線的感覺。”如今回憶起來,張歡仍覺得興(xing) 奮。
隨後的4個(ge) 月裏,在海拔47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張歡帶領戰友們(men) 訓練、巡邏,走上邊防線。原始森林裏寸步難行,張歡就帶頭砍斷荊棘為(wei) 戰友蹚路。他們(men) 手拉手在邊防線上留下腳印,宣告“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隻有站在這裏,你才會(hui) 知道什麽(me) 是軍(jun) 人的使命和光榮。”張歡說。每天晚上,他們(men) 輪流站崗放哨。一次淩晨5點,張歡站在營區前,望著綿延的雪山和靜謐的星空,禁不住熱血沸騰。那一晚,他在日記本上鄭重地寫(xie) 道,“祖國的邊防線正是一代代邊防軍(jun) 人用雙腳丈量出來的。這樣的大好河山,我一定要誓死守護她。”
4個(ge) 月後,旅裏組織高原地區傘(san) 降全員普跳訓練,張歡再度打起背囊奔赴訓練場,他希望這次能克服自己的恐高症。在他看來,隻有完成最後一項傘(san) 降訓練,才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特戰隊員”。
7月的西藏清晨仍然寒冷,高原天氣多變。跳傘(san) 那天,飛機升空途中受到氣流影響不斷顛簸起伏,張歡緊張得臉色煞白。但當飛機到達預定點位,艙門打開,作為(wei) 排長的張歡深吸一口氣,帶頭躍出了機艙。
“怕什麽(me) ,不能慫!真打起仗來還能猶豫嗎?”張歡說。躍出艙門的瞬間,失重感襲來,讓張歡的心髒狂跳不止。幾秒鍾後,降落傘(san) 順利打開,他看到腳下成片荒涼的雪山,忽然熱淚盈眶。
“那一刻,我知道,我終於(yu) 成了一名真正的特戰隊員。”張歡激動地說。
三
如今,來到特戰旅5年的張歡身上已看不到“書(shu) 生”的影子,他的臉頰被曬出了“高原紅”,雙手上布滿老繭。他變得更適應高原的環境,反而休假回家時會(hui) 感到不適應。“氧氣太充足了。”他開玩笑說,“我已經是半個(ge) 西藏人了。”
但有些在學校的習(xi) 慣,張歡至今保留著。他業(ye) 餘(yu) 還會(hui) 讀很多書(shu) ,喜歡研究問題,非常關(guan) 注國際局勢,每天還會(hui) 將所思所想記錄在冊(ce) 。不同的是,閑暇時他會(hui) 主動把這些感想見解分享給戰友,和大家一起討論鑽研。張歡常說,要隨時為(wei) 打仗做好準備,“守在邊防,就要隨時準備上前線,打勝仗,保家衛國。”
入藏5年,張歡的春節都是在連隊裏度過的,婚期也因為(wei) 任務一拖再拖。盡管高原上環境惡劣,但張歡沒有想過離開這裏,“等到實在幹不動、不能幹了,再回去”。不久前的春節,張歡又一次主動申請留守,在除夕的晚上值守營區門口的崗哨。
看著營區外的寬闊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遠處萬(wan) 家燈火,張歡想起第一次離開家鄉(xiang) 的那個(ge) 夏天。得知自己當兵,村子裏家家戶戶都來祝賀。開學前夕,全家人提著大包小包踏上開往長沙的火車。就是從(cong) 那天起,走出大山的張歡暗下決(jue) 心,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幹。
“我從(cong) 不後悔我的選擇。作為(wei) 軍(jun) 人紮根高原,我感到使命光榮。”張歡說。除夕下了哨,他在日記本上謄寫(xie) 下幾天前送給連隊戰友們(men) 的一句話,“萬(wan) 裏山河壯麗(li) ,軍(jun) 人當為(wei) 家國天下之堅盾,我願如此,人人皆然。萬(wan) 家燈火輝映,軍(jun) 人當為(wei) 執劍守衛之衛士,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通訊員 王述東(dong)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